<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为进一步提高薛晓燕名班主任工作室人文素养,2023年1月11日下午三点,临颍县樱桃郭学校薛晓燕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线上读书交流会。会议由梁璐老师主持,在场教师的交流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温情。</p> <p class="ql-block"> 读书分享活动,不仅是交流书籍,更重要的是交流思想,传递书香文化。老师们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p> <p class="ql-block"> 各位班主任教师各抒己见,充分从本人的独特视角,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切身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p> <p class="ql-block"> 薛晓燕老师分享:“您首先是个光荣的教育者,其次才是管理者,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千万不要主次颠倒。”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教育经验和智慧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和更新,很多时候或许会以工作忙、孩子多为借口而成了一个纯粹的管理者。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放慢教育生活的脚步,多俯下身子看看孩子们斑斓的世界,让自己管理中的教育因素更多一些,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型的管理者,成为一名专业型的班主任。</p> <p class="ql-block"> 梁璐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享: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班级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而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班的发展,关系到育人工作的成功与否。</p><p class="ql-block"> 一、了解新时期学生心理,掌握教育艺术。</p><p class="ql-block"> 二、注重师德修养,身教重于言教。</p><p class="ql-block"> 三、搞好班级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p><p class="ql-block">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的艺术性,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 晁淑红老师通过读书思考分享感悟:班主任不但是教育型的管理者,而且是一个知识传播者,一个教书的人,不是单纯做管理工作的人。因为教育与教学关系太密切了。中小学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进行的,而不是在教学之外单独进行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能再简单地当“知识传播者”和“教书匠”,要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要增长本领,提高沟通能力和教学情境策划能力。</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学习指导者是班主任必须演好的主要角色之一。但有一点要注意:不要企图以教育手段解决教学问题,也不要企图以教学手段解决教育问题。二者虽然关系密切,毕竟不是一回事,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知识问题用知识手段解决,纪律问题用管理和教育手段解决,二者不能混用!</p> <p class="ql-block"> 张梦婷老师分享: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层的精神生活!我们要用真情创设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学深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充满自信的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和学生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一个班集体要成为学生心中的“乐园”,而不是“地狱”。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因素在于作为班主任是否具有人格魅力,这个班集体是否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所要努力的方向。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那就是“多一点投入、多一点学习、多一点反思、多一点执着”!</p> <p class="ql-block"> 张晓鹤老师分享:班主任的专业化是一个目标,是一种追求,也是一个过程,既需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体会和感悟,还需要班主任个体的素质建构、内涵提升、自主发展和自我超越,更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保障制度,学会精神关怀、学会班级建设、具备教育信条,更能促进班主任形成自己的专业角色意识。</p> <p class="ql-block"> 赵丽宏老师分享:纪律是班风的重要方面。中国人观察一个班的班风,第一印象是纪律。作为班主任,没有不重视纪律的,纪律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严格的纪律会严重损害学生成长,也是大批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培养真正的纪律意识,应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是更重要更根本的事情。作为班主任,所教班级的班风应朝适度纪律,自觉纪律,张弛纪律这个方面发展。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尽量使纪律变成一个动态的、发自学生内心的要求,而不是静态的、老师塞给他们的禁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每个孩子的学生时代除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学校成长的过程中,知识的心灵不断充实,身上永远散发着自律的青春阳光之气。</p> <p class="ql-block"> 李亚锦老师:评比是进行比较,评议高低或优劣。定了规矩之后,怎么落实呢?班主任的首选措施往往是评比。评比将分出好学生坏学生,同时也会把班级分成三六九等,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封建等级观念的色彩,因此过度的使用评比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评比只是形式目的是教育,抽去内容,空洞化形式毫无意义。虽然评比活动有一定作用,但一阵风似的评比之后,不良习惯顽疾的死灰复燃如何克服,仍然是个大问题。所有评比都是对少部分人的短期激励,对大部分人的压抑,是权力对人的分化。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孩子表面上会为了得到奖状而努力学习。但是一方面,这种激励难以持久,另一方面这种评比也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孩子的学习乐趣。而且,每一次评比都是在减弱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机制在学校中越少越好。</p> <p class="ql-block"> 杜会芳老师分享:教师总是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 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最后使“活到老,学到老”沦为一句虚伪的谦辞。教师应该是学习者,而且是比学生“更加没有把握”的学习者。在班主任的各色角色中,学习者是基础角色,是底色。如果一个班主任平时经常处于非学习状态,他的其他角色都演不好,他的生活会越来越单调,他的灵魂会越来越干枯,他的心态会越来越疲劳、焦虑,他的面孔会固定成那种令人生厌的“教育脸”。他会感到自己“机器化”了,失去了生机,所以学习者这个角色非常重要,而这又是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的。希望每位班主任都成为真正的“学习者”。</p> <p class="ql-block"> 张辉老师分享:教师为什么非要做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呢 ?如果教师不与学生平等对话, 师生之间只有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 ,学生就不会对你讲心里话 。教师不掌握学生心理 ,工作就是盲目的,无的放矢的,说教味儿十足,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反感。如果老师承认学生的主体性, 主张师生平等对话 ,这将会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班主任要真正进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 ,不但要有平等意识, 而且要有学习和探究的心态,具有真正开放的现代人的心态 。</p> <p class="ql-block"> 各位教师发言都独具特色、精彩纷呈、启迪思考、引发共鸣!</p> <p class="ql-block">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此次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意义非凡,不仅为班主任们搭建了互分享、互学习、互促进的交流平台,还为班主任们的未来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提供了不竭动力,进一步促进了班主任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读书交流会既有读书分享,也有互动交流,为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奠定了基础,这场具有高度、深度、温度的读书交流会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是对教育的一次新认识。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定能多读书,读好书,用书本为我们的人格加分,为教育添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