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崔小如

<p class="ql-block">米开朗琪罗创作这幅穹顶壁画前后花了4年多,一举封神,击败了拉斐尔等竞争对手,成为湿壁画领域的“第一人”。湿壁画动笔之前要先在墙壁上抹一层灰泥,趁着灰泥没干时作画,湿壁画画面色彩更加鲜亮,不怕潮湿和风干,能够长久保存。</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在佛罗伦萨,15岁时就展露才华,先后学习了绘画和雕刻,不到30岁的时候就已经凭《圣殇》和《大卫》两件雕塑作品震惊了整个意大利,并且给当时的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教皇想请他为自己雕制陵墓,于是米开朗琪罗制定了宏伟的规划,订购了几百吨大理石运到罗马,为此向银行贷款,垫付了费用。这时教皇的兴趣转到了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上,没有跟米开朗琪罗打招呼,就终止了陵墓的修建,承诺给的报酬也不再提了。米开朗琪罗几次找教皇要钱,却连教皇的面都见不到。</p> <p class="ql-block">这时米开朗琪罗接到教皇的诏令,把他的工作从雕刻陵墓变成了绘制西斯廷教堂的穹顶壁画。米开朗琪罗想到他的竞争对手建筑师布拉曼特,此人是教皇的亲信,担任圣彼得大教堂重建项目的总工程师。米开朗琪罗想肯定是他向教皇进谗言,停了陵墓项目,又让我去画不擅长的穹顶画,目的就是要让我出丑。于是他变卖了工作室的所有物品,连夜离开了罗马。尽管他最后迫于压力不得不重新回到罗马给教皇画天花板,但是有了这样一段经历,罗马和西斯廷教堂在他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神圣庄严的宗教圣地,而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性格孤僻,暴躁多疑、好胜心强、固执己见却又容易自我怀疑陷入自卑的人。他很看重钱财,生活十分节俭,一顿饭就吃一块面包喝一些葡萄酒。不讲卫生,基本不洗澡,睡觉不脱鞋和衣服,几乎未曾换过衣服和鞋。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接近他,不懂社交没有朋友,他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真本事教给弟子,所以也没什么人要找他学艺。</p> <p class="ql-block">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三位伟大艺术家当中,达·芬奇相貌堂堂,力量过人,富有男子气概,他用一只手就能掰弯铁制的门环或马蹄铁。拉斐尔英俊、气质高贵,彬彬有礼八面玲珑,招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琪罗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关系:冲突、折磨、相似。在艺术史上,赞助者和艺术家之间,是非恩怨本就复杂,掺杂着名与利、爱与恨、压迫与成全、利用与背叛。艺术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政治、经济、生活乃至创作方面都受到赞助者的限制。米开朗琪罗大概是最不走运的艺术家,从头到尾都饱受教皇的压迫和折磨。</p> <p class="ql-block">尤利乌斯二世是历史上最不好惹、名声最糟的教皇之一,人送外号“恐怖教皇”。他虽然年过六十,但是身体健壮、脾气火爆,动不动就用棍子把手下人一顿毒打。教皇酷爱打仗,在壁画创作的四年当中,不停地外出征战,攻打邻国,想要最大限度地扩张罗马教廷在世俗层面的政治势力。在这些战争中,教皇有胜有败。打了胜仗米开朗琪罗要向他致敬,不情不愿地把教皇家族的徽章画在某些画幅的边缘作为装饰,还要把教皇本人画成先知、画进壁画当中。而当教皇吃了败仗时,城外刀兵相向战火纷飞,米开朗琪罗也必须坚持在脚手架上继续画画。一次,教皇得了急病,性命垂危,罗马已经开始酝酿政变和叛乱,这对米开朗琪罗来说是最大的危机,项目一度被迫停止,而当教皇最终神奇地恢复健康时,米开朗琪罗松了一口气,拿到了经费得以继续创作,这或许是他唯一一次真心实意地祈祷教皇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除了不断地发动战争、制造政治上的动荡与混乱之外,“恐怖教皇”也会时常给米开朗琪罗找不痛快。他不仅把米开朗琪罗最强劲的对手拉斐尔安排在隔壁的“签字大厅”画画,而且还一再通告拉斐尔的成就,不断扩大供拉斐尔作画的空间,这给米开朗琪罗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二人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也达到了白热化。在湿壁画领域,拉斐尔一向以优雅精致的“秀美”画风闻名,代表了当时壁画艺术的巅峰水准,而米开朗琪罗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风格,将人体雕塑特有的魁梧、健美和气魄等特点,引入了壁画创作,创造出雄浑伟岸的“壮美”画风。米开朗琪罗的这种风格创新后来令拉斐尔也不得不甘拜下风,甚至受到他的影响,对自己的名作《雅典学园》进行了修改,仿照米开朗琪罗的形象添加了一位沉思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此向米开朗琪罗致敬。</p> <p class="ql-block">除了打仗、引入竞争,教皇对米开朗琪罗的折磨还表现在欠薪这样的日常操作上。我们在米开朗琪罗的家书中经常看到他哭穷,不断抱怨教皇欠钱不发。最著名的一次欠薪事件发生在1510年,当时教皇亲率大军讨伐费拉拉,米开朗琪罗不得不离开教堂,追随着教皇的足迹一路讨薪。而就在他奔波于冰雪中艰苦讨薪的同时,拉斐尔正在罗马的豪宅里过着舒适的生活,用当时城里最美丽的一群女子们做模特,来描画《帕纳塞斯山》壁画中的女诗人萨福。</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作者采取了一种平行叙述的方式,在穹顶画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都分别向我们叙述了米开朗琪罗在做什么,教皇又在做什么,他们是如何在不同的领域呼应了对方,影响了对方。米开朗琪罗和教皇性格上其实非常相像,虽然教皇折磨米开朗琪罗许多年,却也真心欣赏他的才华。教皇在临死之前还发布诏书,希望由米开朗琪罗负责雕制自己的陵墓,并慷慨地拨下了一大笔经费,他还坚持陵墓建成后要安放在西斯廷教堂里面,希望自己长眠在米开朗琪罗的两件杰作下面。</p><p class="ql-block">穹顶画完工、教皇驾崩,教皇陵墓的雕制项目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十多年。教皇死后与两件米开朗琪罗的杰作相伴的遗愿未能实现。而对米开朗琪罗来说,他生命中将近四十年的时光都在为这位“恐怖教皇”服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