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说琼崖史(其一)

仁风慈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海南简称“琼”?我们读好多现代的文学作品时,也常见以琼崖、琼州来当作海南别称的。譬如:琼崖纵队,琼州海峡,琼州大地等名词。想弄清这一问题,先要说一说海南久远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在秦朝时期,始皇帝嬴政派兵南下,以公元前214年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个行政管理区划。海南岛当时为象郡之外缴(或属象郡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秦末群雄争霸时,驻守在岭南龙川县的秦朝县令赵佗,趁机起兵吞并岭南三郡,在公元前206年自立为南越王,成立了国都在今广东番禺的南越国。是时,南越国势力遍及海南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朝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朝廷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兵南下,平定了南越国。原隶属于南越国的海南岛,也从这一年开始,随南越国一同并入大汉,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汉朝把南越国的版图分成九郡,其中海南岛就占有两郡——珠崖郡和儋耳郡。据史料考证两个郡名称的来历——珠崖郡的治所在今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的旧州村,其地处海南东北部的崖岸一带,且沿海多产珠宝,因此得“珠崖”其名;儋耳郡的治所在今儋州靠近洋浦港的三都镇内,居住在洋浦一带的原先民,耳大得下垂三尺,故取名儋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南并入大汉后,朝廷派来的官吏把海岛视作化外的蛮荒之地,鄙视土族黎民,对百姓剥削压迫,激起岛民反抗,致使珠崖太守孙幸被百姓杀害。为此,到了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朝廷下旨废儋耳郡并入珠崖郡;至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又罢废了珠崖郡,转而只在海南岛设立朱卢县,归广西的合浦郡管治。名义上海南还存有这一个县的建置,可朱卢县的官员基本都在岛对面的雷州办公,早期移民也撤出了海岛。这便说明汉朝当时已放弃了对海南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经东汉、过三国和两晋,直至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之前,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历代大、小朝廷对海南只是“遥领”而已,实际上未能施行有效的治理。从而,海南岛回到黎人自治的部落生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南北朝的南朝梁、陈时代,岭南高凉(今广东高州)出现了一位“巾帼英雄”——冼太夫人。在那动荡的年代,她带领岭南一带的各族人民平叛乱,安抚百越各部,还兴教育,修水利,教百姓耕织。使岭南渐成富庶、安宁之地,赢得了各部族人的拥戴,成了岭南各族人民德高望重的首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他的感召下,海南儋耳一带的千余峒部落纷纷前来归附,渐渐地,海南各部族百姓也成了梁、陈政权的子民。于是,在梁武帝大同(公元535—546年)年间,冼夫人请命于朝,在儋耳义伦县(今儋州西北部)设立了行政机构——崖州,并由冼夫人的势力,管辖海南全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581年,大一统的王朝——隋朝建立。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地区的稳定,冼太夫人率领包括海南在内的属下各州县归顺了隋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隋朝初期,借用冼夫人和岭南豪族冯氏的力量,朝廷在海南岛儋耳义伦县的崖州设总管府,统管全岛军民两政。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随着全国行政机构的改置——罢诸州总管府,把州改为郡,形成郡县两级的管理体制,海南也将崖州改为珠崖郡(郡治还在儋耳的义伦县),又在南边沿海处(今三亚崖城)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机构——临振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过几年,到了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又重新调置了海南的管理机构:将珠崖郡迁到海岛北面原汉珠崖郡旧址(今海口市旧州镇旧州村),在汉儋耳郡故址(今儋州三都镇)重新设置儋耳郡;保留南边的临振郡。从而形成了在全岛沿海边,环岛设立了三个郡来管辖十余县的格局。其中,珠崖郡管辖海岛的北部和东部,儋耳郡管辖岛西,临振郡管辖岛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618年隋朝灭亡,中原一个更加统一、强大的王朝——唐朝兴起。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3年),岭南地区的首领冯盎(冼夫人之孙子),率领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岭南各郡、县归降唐王朝。并受高祖李渊之命,把原先隋朝时海南岛上的三个郡改称为州——珠崖郡为崖州,儋耳郡为儋州,临振郡为振州(各州州治地址不变,管辖的范围也没变),三州的行政级别相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朝廷在崖州设置都督府,统领三个州及属下各县的军政,这是海南建制史上首次设立的统一全岛的行政领导机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王朝对海南的统治进一步加强,对海岛上的岛屿及中部腹地进行开拓。此时,居于崖州南部,振州东北部(今万宁市,琼海市滨海至西南部的万泉、会山一带)这一广阔地带的土著部落,或被征服,或被感化,都成了唐王朝的编民。为了管制这一片先前游离于王朝统治之外的腹地,同时还能铲除冼夫人后裔在这一地带的势力,朝廷把这片新拓得的岛屿及中部腹地,再划出崖州以南,振州东北地区的一些属地,合并开置了一个新州——琼州,把同时成立的琼山、万安两县作为琼州的属县,州治设在琼山县内。始建的琼山县占地范围:包括今琼海市、定安县东南、屯昌和澄迈的南部这一片区域;万安县范围:振州的东北部(今万宁市一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年又割崖州的临机县(今临高县)来属琼州,这样琼州所管辖的范围,便从海南岛的东南沿海处(今琼海、万宁沿海)至西部海边(今临高沿海),斜横着连成了一个两头通海的行政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又把琼山县西北境分出,成立曾口县(今澄迈永发一带)和颜罗县(今定安县境);分东境置容琼县(今琼海市北,即元朝会同县境)。为此,琼山县境就剩下今琼海市沿海至西南部这片区域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又各析容琼县和颜罗县的一部分,建立乐会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把琼州属下的万安县及振州东北部一些属地(今陵水一带)划分出来,设置万安州,这样便填补了海岛东南部的空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此,海南岛共有五个州的建制——崖州(属下县:舍城、文昌、澄迈);琼州(属下县:琼山、容琼、曾口、乐会、颜罗、临机);儋州(属下县:义伦、昌化、感恩、洛阳、富罗);万安州(属下县:万安、陵水、富云、博辽);振州(属下县:吉阳、宁远、延德、临川、落屯)。这表明了唐王朝对海南岛的统治已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管辖范围从环岛沿海扩大到五指山腹地,完全把海南全岛纳入了掌控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健全的统治机构是设立起来了,可朝廷派来的官员,对岛屿腹地黎峒土著百姓的剥削还较严重,频繁引起中部黎人的叛乱,并在乾封三年(公元668年),琼州所领之县除临机县外都被黎人攻陷,还摧毁了琼山县城内的州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后,在长达120年的时间里,虽然唐王朝名义上还保留着琼州及其所属琼山县等建制,但琼州(除临机县外)已被黎人自控。这期间,没被黎人占领的临机县(公元713年改为临高县),重新划归崖州管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至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才由岭南节度使李复领兵收复了琼州城及其属县。然后,临高县又被拨回琼州管辖。为了加强对琼州黎人区的管控,朝廷应李复的请求,升琼州为都督府,统领全岛,崖州都督府同时废弃。此后,海南岛的政治、军事中心便由崖州移至琼州。持续到唐末,海南岛的行政机构少有变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又进入一段大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此时的海南归属岭南地区的割据政权——南汉,行政机构仍为五个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久必合,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统一了中原,建立宋朝(定都河南开封),并于公元971年南下灭了南汉。同年,海南归附宋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次年(公元972年)六月,太祖赵匡胤基于政治、军事上的考量,废了海南岛北的崖州,以其地归入琼州。以原崖州属县:舍城、文昌、澄迈;原琼州属县:琼山、乐会、临高(这时候,已把容琼和颜罗并入乐会,把曾口并入澄迈)共六县全归琼州管辖。同时改岛南的振州称崖州,保留儋州和万安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南岛的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心移至靠近南渡江入海口的岛北地区,而南渡江的入海口就处在舍城县最北面——今府城的北面(当时海口市称“海口浦”,还是个小渔村)。为此,迫于形势的需要,合并崖州后的新琼州,州治便迁到今府城的文庄路,舍城县治也从旧州村迁入府城地面(废弃后的崖州治,时人称之为旧崖州,简称旧州——这就是今旧州镇地名的由来)。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琼山县的区域没变,县治仍在原址(今琼海万泉一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十二月,舍城县并入琼山县,琼山县治才从琼海迁入府城,与琼州治所同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海南岛的行政机构又进行一次大改革,除保留琼州建制外,其他三个州均改为“军”。崖州改为吉阳军,儋州改为昌化军(在南宋年间改昌化军为南宁军),万安州改为万安军。行政管理上,以琼州管治下面的三个军。同时,在琼州设置琼管转运司,由琼州知州兼任转运司的公事,负责管理全岛的赋税征解;琼州知州还兼任琼州以及下面三个军的招讨游奕使,统领全岛的军政要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都由中原的汉人主宰。可发展到中、后期,时而也会被北方强悍的少数民族入侵、征服,致使北狄入主中原,称王于整个中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271年,南宋灭亡,由北方的蒙古民族古孛儿只斤氏在中原建立大统一王朝——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78年,南宋驻扎在海南的最后一个安抚使战死白沙口(今海口白沙门一带)。海南被攻陷,随即归并元朝统治。元初改宋琼州为琼州路抚司,管理整个海南的行政机构,其它各区域划分沿袭宋制,建制变化不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值得一提的是,在元朝中期,于元世祖28年(公元1291年)才割琼山县南境设置的定安县,被当朝文宗皇帝图帖睦尔下诏升为南建州。这其中缘由要从图帖睦尔之前被贬谪海南说起——元朝至治元年(1321年),因朝廷内的皇权争斗,十七岁的王子图帖睦尔被迫“出居海南”。刚到“荒蛮多瘴”的海南琼州,受到琼州都督府元帅陈谦亨的热情接待。他停留府上期间,偶遇美貌出众,又知书达理,能歌善舞的定安女子李青梅(其为陈元帅之侍女),一见钟情,便向青梅表达了爱慕之意,却被不事权贵的青梅婉拒,使得图贴睦尔十分沮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久,通过陈谦亨元帅的引见,图帖睦尔认识了定安县南雷(今岭口镇黄坡村)峒主王官。王官“事之以礼”,款待了来自京城落难的王子。郁闷的图帖睦尔向王官倾吐了“求爱不得”的苦恼。于是,王官“为之出三百金以聘青梅”,欲遂图帖睦尔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泰定元年(1324年)春,图帖睦尓被召回京,封为怀王。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图帖睦尔继位称帝,改元天历,为元文宗。当了皇帝之后的图帖睦尔,还有些许念着定安娘子青梅,并赋诗云:“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银杏弄金桃。溟南地僻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也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也思着峒主王官,在其落魄之时给他的厚爱和情谊,想予以回报。于是,在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下昭将原属琼州管辖的定安县升为南建州,直接隶属于海北元帅府,与琼州同级。并任王官为首任知州,给予王官“配金符,领军民的极高待遇,允诺王官子孙世袭知州。南建州一直存在至元灭明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朝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以朱元璋为首的起义军把蒙古人赶回大草原。尔后,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建立又一个大一统的明王朝。同年三月,明朝将领廖永忠率兵南征,攻下广州。六月,海南岛上的元臣陈乾富遣使来降,海南被纳入了明朝版图中。十月,朝廷将海南归广西统辖,改琼州军民安抚司为琼州,并恢复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还将南建州重新降为定安县,仍归琼州管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朝廷将海南改隶于广东省,并升琼州为府,统领崖州、儋州和万州。此行政建制一直持续至明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古代是一部朝代更替,王朝循环的历史。公元1644年,借机明末发生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北边的以爱新觉罗氏为首的满族部落,从山海关侵入中原,灭了明朝,建立清王朝,定都北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二月,总兵官黄恩、阎可义统兵渡海,攻入琼州,清朝开始了在海南岛的统治。清初,在建制上继续由琼州府管理属于二级行政区划的崖州、儋州、万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过多久,朝廷在琼州府加设监察机构“雷琼道”(广东省提刑按察使司的派出机构),监察海南各行政区划。清中叶后,雷琼道道员官品级别超过琼州府知府,其便逐渐成为海南岛监察兼行政管理的最高机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由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请,将琼州府属下的崖州升为直隶州,还将万州降为万县,与感恩、昌化、陵水四县归崖州管辖。自此,琼州府仅领儋州及琼山、文昌、定安、澄迈、临高、会同、乐会七县。整个海南岛基本上是以中部的五指山地带东西向的山峦为分界线,琼州与直隶崖州各管着南北一方。同年,改雷琼道为琼崖道,道所设在府城,管辖琼州府和崖州直隶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捋清了海南岛从秦朝直至清朝的发展变化,最后形成琼州与崖州一北一南的建置,我们便知道琼州、崖州在海南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致中原、内陆地区的人们把“琼”、“崖”当为海南的代称,尤其是琼州,从唐代成立以来,可谓后来者居上,行政级别、政治经济地位逐渐盖过崖州,为此,如今的海南省以“琼”简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海南各州县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还能明显的体会到,现今旧州镇的旧州村、府城的琼州古城所含有的历史厚重感,以及它们所蕴藏着的悠远的文化韵味。为此,我想着重诉说一下这两个古城遗址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仁风慈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1月11日于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