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里的故事——中二班课程故事

L&L

<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过后,很多小朋友分享了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游玩的经历,他们看到了正在秋收的稻田,大家对水稻非常的好奇和感兴趣,一连好几天,都能在班里听到孩子们对水稻的讨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幼儿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于是,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我们班《锄禾里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p> 初相见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开始了关于水稻的大讨论,也提出了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经过老师的整理,孩子们想了解的内容大致是:“水稻是怎么生长的?”“黄黄的水稻怎么变成白白的大米?”“怎么收割水稻?”“大米可以做成哪些好吃的?”。于是,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关于“水稻”一系列的大调查。</p> 大调查 <p class="ql-block">  根据调查表,孩子们对水稻的生长过程、种植条件、种植方法、工具以及稻子能长多高等展开了探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过调查,孩子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水稻的种子播种到土壤中,会抽出胚根,冒出土壤长成幼苗。秧苗生长一段时间后进行移栽,然后就会不断地拔节。从开始拔节到幼穗长出来,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穗子抽出来之后,茎部会生长拔高,开花并慢慢结出的充实谷粒。还要施肥、治虫、除草,最后才能收割、晒谷、脱粒……大家感叹,我们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真不容易啊!</p> 闻稻香 <p class="ql-block">  《指南》指出:“通过观察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p><p class="ql-block"> 沉甸甸的稻穗在农田里压弯了腰,飘散着醉人的芳香。远离农耕时代的孩子们很少亲眼见过稻田到底长什么样,几乎没有亲身感知稻香是什么味道以及稻子拿到手里刺不刺人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从田间带回了一束稻谷,孩子们用自己的鼻子感受稻谷的清香,用手摸一摸成熟的稻穗,感受稻谷硬硬刺刺的触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水稻是一串一串的,像葡萄一样!”</p><p class="ql-block"> “稻谷闻起来香香的!”</p><p class="ql-block"> “稻谷摸起来刺刺的!”</p><p class="ql-block"> “稻子是黄黄的,两边尖尖的,它的叶子是长长的!”</p> 识工具 <p class="ql-block">  “老师,稻谷是怎样变成大米的呢?”</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动手实验。他们发现一颗颗地把稻谷拔下来非常费力,要拔很久才能凑够一碗米饭。现在的我们有先进的机器,那么以前的人们是怎么才能吃到米饭的呢?于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又走进了从古至今的农耕用具……</p> <p class="ql-block">  其实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对爷爷奶奶那一辈的农耕用具几乎从不了解。这些凝聚了农民们智慧的工具也是我们的农耕文化重要的缩影,农耕用具的变化发展史何尝又不是现代社会的文明进化史?</p><p class="ql-block"> 我从乡下的亲戚家借来许多农耕用具,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他们的名字和用途。有锄头、铁耙、竹耙、钊耙、镐头、扁担、推把,还有风车、以前装米饭的竹编饭篮等等……</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这些几乎从没见过的农耕用具很感兴趣,除了用画画的方式,大家还一起动手试验,感受了这些工具的使用过程。</p> 品稻味 <p class="ql-block">  大稻谷变成香喷喷的大米,还可以吃出什么花样呢?在幼儿园每周五的“好享时光日”,孩子们一起一起开启品稻味美食之旅,制作美味可口的饭团。</p> 感恩 <p class="ql-block">  通过绘本故事,我们知道了了解水稻,我们国人的脊梁挺直,让我们的肚子吃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知道了每一粒米饭都来之不易。从小小的种子到我们的餐桌,这一路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和辛劳,我们的每一顿饭都应该做到光盘,把爱惜粮食坚持到底!</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本次课程,正是源于孩子的日常,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了解水稻,既积累了孩子的生活经验,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懂得了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孩子在自由、自主、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相信这是一场是秋天里最美的邂逅!</p><p class="ql-block"> 秋天过去了,原本金黄的稻田已经光秃秃地只剩下短短的杆子了,散落在田里的碎稻子和大地正准备进行下一场“轮回”,孕育着下一场丰收。但是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期待我们更多的故事吧…</p>

孩子

水稻

稻谷

农耕

我们

幼儿

用具

稻子

米饭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