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知道一年里每个月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吗?</p><p class="ql-block">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纪念日,甚至同一天,就有多个节日纪念日,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这些节日纪念日看似不起眼,但千万不要小瞧它们。它们有的历史悠久,已延续数千年,有的新近设立,成为这个家族的新成员时间不长;有的起于传说故事,相沿成民俗,有的源于历史事件,前事可为师;有的弘扬正气,缅怀仁人志士,有的揭露罪行,警醒重蹈覆辙;有的倡导某种观念,传播知识技能,有的唤起大众觉醒,鼓励身体力行。这些节日纪念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识信息,也蕴含着人们极为鲜明的爱憎好恶,也饱含着大众极为挚诚的祈盼向往。为了响应设立者们的苦心呼吁,扩大这些节日纪念日的影响,也为了便于学习了解掌握关于节日纪念日的一些知识和查找资料,下面我整理了一些本人感兴趣的,或者觉得重要的那些节日纪念日资料,愿与同好共享。</p> <p class="ql-block">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春节前一夜叫“除夕”,全家人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互致美好祝愿。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得差不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五月初五抱石自沉汩罗江的中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四溢,万古流芳,粽子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p> <p class="ql-block">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p><p class="ql-block">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据说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元旦,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最早见于《晋书》。不过,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元旦”在我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盲文日,1月4日。联合国2018年11月设立,旨在促进人们认识到盲文作为交流手段对于充分实现盲人和弱视者人权方面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被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这对于推动人民警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增强广大民警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激励全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具有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人民警察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仅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就有1.4万余名民警英勇牺牲,10余万名民警负伤,3700余名民警被评为烈士。</p><p class="ql-block">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率先建立我国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1996年,公安部全面推广“漳州110”经验。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110已经成为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1月10日这一日期具有极高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教育日,1月24日。由第73届联合国大会第44次全体会议决定设立,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又名“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也称“缅怀纳粹大屠杀受难者国际日”,即每年的1月27日。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决定设立。这是为纪念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二战期间,110多万人在这里遭纳粹屠杀),提醒世人牢记大屠杀教训,不能简单地让它成为历史并遗忘,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警醒人们珍爱和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麻风日”,又称“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1953由法国律师佛勒豪发起并经由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世界湿地日,2月2日。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决定设立,旨在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癌症日,2月4日。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的,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豆类日,2月10日。联合国大会设定,为增进人们进一步认识豆类营养效益及其对可持续粮食体系和无饥饿世界的贡献提供了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气象节,2月10日。1991年,第一个国际气象节在法国巴黎附近举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妇女和女童参与科学国际日,2月11日。是为争取妇女和女童充分与平等地参与科学的权利,由联合国大会2015年12月设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无线电日,2月13日(联合国电台于1946年这一天成立)。2013年1月1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旨在宣传无线电作为通信载体,在促进教育发展、信息传播以及自然灾害中重大信息发布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社会公正日,2月20日。联合国设立,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消除贫困、实现男女平等和促进社会公正等。2009年2月20日是第一个“世界社会公正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母语日,2月21日。199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宣布从2000年起设立,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罕见病日,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2008年2月29日,欧洲罕见病组织发起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罕见病日。2009年2月28日,欧洲、北美、拉丁美洲等30多个国家的罕见病组织参加了第二个国际罕见病日的活动,其后在各国的一致拥护下,将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国际罕见病日。截至2022年2月,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中国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p> <p class="ql-block">国际海豹日,由拯救海豹基金会定于每年的3月1日。因滥捕乱猎,海豹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月3日。为提高人们对世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八届会议于2013年12月20日决定设立。1973年3月3日正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通过的日子。该国际日让我们更加关注和了解野生动植物有固有价值及各种贡献,包括其在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及审美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的贡献。同时,也提醒我们,加大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迫在眉睫。希望全社会和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不滥食野生动植物,积极举报乱捕、滥猎、乱采、滥挖、非法经营野生动植物的不法行为;做文明旅行者,不恐吓野生动物,不污染、不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积极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知识,促进人与野生动植物和谐相处;积极参与并倡导身边的亲人、朋友共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公益行动,为保护野生动植物作出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爱耳日。中国残联、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并于2000年3月开展第一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这对减少耳聋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人的正常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为各类残疾人的首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原名雷正兴,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劳动妇女,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三八妇女节”,节3月8日,旨在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植树节,3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2月设立。这一天,也是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多个省市根据本地气候条件规定了本地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消费者权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幸福日,3月20日,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确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3月21日。1960年3月21日,在南非的沙佩维尔,警察开枪杀害了69名参加反对种族隔离“通行证法”和平示威的人。1966年,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号召国际社会加倍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p><p class="ql-block">3月21日,也是世界诗歌日、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国际森林日(世界森林日)、世界睡眠日(2001年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水日,3月22日,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3月23日。 </p><p class="ql-block">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旨在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1月19日,出席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382名代表一致表决通过《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59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国务院命令,维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西藏地方政府被解散,揭开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序幕。一场规模空前的废奴运动席卷了西藏这片古老的土地,民主改革的浪潮唤醒了百万农奴,他们从“会说话的牲畜”,变成了有家、有业、有尊严的自由公民。</p> <p class="ql-block">国际爱鸟日,4月1日,《世界保护益鸟公约》规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日,这天是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生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卫生日,4月7日,1948年6月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也叫世界航天日,4月12日,联合国大会2011年4月7日决议设立。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飞行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也是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创意和创新日,每年4月21日。2017年4月27日联合国大会根据已成为中国全民共识的“双创”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所做的决定,旨在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各国实现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凝聚新动力,为包括妇女和青年在内的所有人创造新机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合国中文日,每年农历谷雨。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现全球传播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这一倡议以庆贺多种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官方语言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为目的。同年,经过国内专家论证之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建议,将中文日定为每年中国传统节气“谷雨”这一天,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中文日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中文的优美、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美丽的语文之一,同时也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因为有了中文这一载体,才能源远流长和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地球日,又叫国际地球母亲日,4月22日,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于1970年设立,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之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p><p class="ql-block">4月22日,还是世界法律日,世界法学家协会于1963年设立,旨在帮助创建“一个新的法治社会:强者面对公正、弱者得到保护、和平得以永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图书日,4月23日,希望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所有人都能够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3日,是新中国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之日和渡江战役胜利日,因此这一天也成为了渡江战役胜利纪念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日,4月24日,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p><p class="ql-block">4月24日,还是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号召人们反对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防治疟疾日,4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2007年5月设立。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目前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的全国疟疾日为4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4月26日设立,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我国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前身为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一般始于每年4月20日,于4月26日即世界知识产权日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工作安全与健康日,4月28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4月29日,这天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日,为悼念化学战受害者并增强国际社会对化学武器危害的认识而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不打小孩日,又叫“无巴掌日”“国际反体罚日”,4月30日,1998年发起,目的是声援体罚受害者,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权利。</p> <p class="ql-block">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5月1日。1889年由第二国际决定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新闻自由日,5月3日。联合国1991年创建,旨在提高新闻自由的意识,提醒政府尊重言论自由的权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四青年节,又称中国青年节,5月4日,源于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会决定设立,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确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红十字日,又叫“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5月8日,这一天正是红十字创始人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分种族、宗教及政治见解,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我国2022年发起设立“5.8人道公益日”。</p><p class="ql-block">5月8日,也是世界地中海贫血日(简称“世界地贫日”)。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因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贫血,难治可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在国外,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p><p class="ql-block">在我国,因孟子母亲仉氏教子有方,留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佳话,也把仉氏诞生孟子之日,即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品牌日,5月10日,国务院2017年决定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护士节,5月12日,现代护理学科创始人佛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月12日也是中国防灾减灾日,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旨在增强全面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共造成8.7万余人遇难和失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家庭日,5月15日,联合国1993年设立,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我国家庭教育宣传周。</p><p class="ql-block">5月15日,也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2000年5月15日设立)和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也叫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国务院1993年设立,原定于每年5月5日,因与五一长假冲突,自2000起改为5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和平共处日,5月16日,联合国设立,旨在努力促进和平、容忍、包容、理解和团结,构建一个和平、团结、和谐的可持续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电信日,又叫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5月17日,这一天是国际电信联盟成立日,国际电信联盟1969年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1977年发起创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旅游日,5月19日,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设立。这个节日与我国名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有关。《徐霞客游记》开篇《游天台山记》记载“癸丑之三月晦”正是1613年5月1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民营养周,每年5月第三周。</p><p class="ql-block">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联合国2000年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预防中风日,5月25日,设立于2004年,目的是提升人们对中风相关问题的认识,并识别早期症状,预防中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助残日,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月经日,也称为世界经期卫生日、世界月经日、国际经期卫生日,5月28日,呼吁人们彻底结束月经羞耻、月经禁忌等世俗观念,破除月经污名化。有关月经的特别节日,还有“国际姨妈节”,别名舒适女王日,定于9月20日,“920”,谐音“就爱你”,是全球女性对经期护理的关爱宣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5月29日,联合国大会2002年设立,目的在于纪念为联合国维和献身的维和人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国务院2016年11月设立。</p> <p class="ql-block">世界无烟日,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设立,最初时间为4月7日,从1989年开始改为每年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造成全球800多万人死亡。吸烟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众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同时,二手烟对健康的伤害也很大。此外,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5月11日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新冠病毒影响的人群中,吸烟者发展为重症和出现死亡的风险更高。</p> <p class="ql-block">全球父母节,6月1日,联合国2012年设立,感谢普天下所有父母为子女无私奉献终生不怠。</p><p class="ql-block">6月1日,也是国际儿童节,又叫儿童节,为了保障儿童权利,改善儿童生活麻烦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于1949年设立。与这一节日相近的还有联合国1982年设立的,定于6月4日的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p><p class="ql-block">6月1日,还是世界牛奶日。200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经征求其他国家的意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环境日,别名世界环境保护日、世界环保日,6月5日。我国2015年1月1日生效的《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2022年6月5日,成都将每月5日定为“绿色低碳出行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海洋日,6月8日,联合国2008年12月设立,旨在告诉公众,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推动公民守护蔚蓝海洋,并动员和团结世界人民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我国的全国海洋宣传日也是同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档案日,6月9日,2007年11月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无童工日,6月12日,国际劳工大会2002年6月决定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献血者日,别名世界献血日,6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22004年设立,目的是鼓励更多的人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规划的实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次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6月15日。每年6月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联合国1994年设立,旨在进一步提高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难民日,6月20日,联合国2000年确立。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年度报告,2020年逃离战争、暴力和迫害的难民约8240万人,全球每100人中有1人流离失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但大陆民众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台湾地区定于每年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奥林匹克日,又叫奥林匹克日或运动日,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948年设立,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土地日,6月25日,1991年5月国务院决定设立。1986年6月25日,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施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禁毒日,全称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又叫国际反毒品日,6月26日,联合国1987年设立,同一天的还有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联合国1997年设立)、国际宪章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小微企业日,6月27日,联合国2017年4月设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反欺诈宣传日,6月29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务院食安办于2011年确定在每年6月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号召全社会携手维护舌尖上的安全,共创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节能宣传周,1990年国务院确定于11月,为了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形成强大宣传声势,2004年起改为6月。2012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以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