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穿越安康城中村,这是我四十年前的事,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兴安公园就是那个村子的主要部分。安康城临汉江,自古多水患,也因水运发达,在明清成为陕南山贷特产外售集散地。明代安康城在遭受一次洪水灭顶之灾后,在城南高地筑起一座新城,如今新城北门尚存(如图片)。新城成为老城人避水及仓储(解放后有粮库)、教育(文庙尚存)和军队驻地(今军分区在此)等功能,规模不大,只有一个十字路口。在新老城之间是古江道,地势低洼,成为菜农居住地之一。1984又恢复了原万春堤(老城水灾撒退通道),现叫东堤。</p> <p class="ql-block">1981年,我从农村考入安康师范学校。学校紧临文庙东边,那时繁华在老城,地委行署和县委政府及各机关单位大多在那里。我和同学周末去新华书店买书,或看电影,或进国营食堂吃饭或购物,都是穿越新老城之间的城中村。办完事,就逛逛东西大街。走村中路是捷经,那时新老城之间还有两条大路通车,有路灯又似公路。出了新城北门,就能望到安运司,安运司后面就是村子,那时叫双堤大队,都是菜农,是承担为城里供菜生产任务的大队之一。为了水浇菜,有东西2条蜿蜒且高于菜地房舍的水渠,我沿着西渠坎走。当时渠水清清,垂柳簇簇,菜地绿绿,村舍点点,走在其中十分的惬意(附三十年代传教士所摄安康菜农景象)。大路的北端是现在的白天鹅广场,当时那里有一个三层的楼房,是当时的地标:邮政局大楼,如今变成外贸大楼了。今双堤名字尚存,此片区叫双堤社区,但双堤已荡然无存了,今公园里的一泓小湖水像当年的渠水在这里汇集。</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兴安公园里倘佯,我常不油地想起四十年前此处的景象,感叹发展变化好快!今天,兴安公园四周楼房林立,新城老城已亲密无间,年轻人更不知当年双堤村的景象。今记之,拟出美篇书,让亲友们的后人了解安康城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兴安公园一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