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意渐浓,未能阻挡老师们共同教研助力成长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5日下午,广州市黄埔区与佛冈县的历史老师共聚云端,开展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学历史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黄埔区刘道梁老师策划,郭福生老师主持。广州市黄埔区各校历史老师、佛冈朱振华历史素养发展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活动。</p> 壹 阅读分享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新港中学刘诗君老师作了学期读书报告。刘老师的分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齐世荣,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了对齐世荣先生的一些著作的看法。第二部分是阅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系列,她向我们推荐了《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评价系列丛书,并在分享中为我们解答了一些困惑,如:关于汤因比、关于五段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第三部分是阅读萤火虫系列。</p> <p class="ql-block"> 广州科学城中学郑秋洁老师以“小人物,大历史”为主题分享了罗新著的《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一生》。郑老师在作了该书的作者和内容简介后,着重介绍了历史人物研究法:小人物大历史。分享了其优点及研究方法,介绍了小人物大历史的教学实践,如“巧用墓志铭,了解历史人物生平”、“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反映时代主题与特征”、运用小人物大历史进行课外实践研究等。并为我们介绍了自主设计的《历史人物研究报告》表。</p> <p class="ql-block"> 佛冈中学朱杏枝老师分享了金海年、顾强、巩冰等著的《大国的坎——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朱老师重点介绍了本书的基本观点,系统梳理和总结了五大类“卡脖子”问题(科技、资源、交通、规则、平台),初步建立了国家博弈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并谈到了该书对于我们教学的启发:在分析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美国、中国几个大国的博弈时,可以引用本书的第一章第二节国家竞争:科技与制造能力的博弈等。</p> <p class="ql-block"> 广州石化中学杨秋桂老师分享了许倬云著的《历史大脉络》。杨老师的分享从许倬云所写的序言开始,让我们了解了本书的安排,是把中国纳入世界:为了今日,理解过去,在世界史的大框架内,立足中国,关心世界!杨老师特别关注到本书关于台湾史的书写,专门用了八章来详论台湾史,对于理解今天的台湾,理解今日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不无裨益。另外,杨老师还从全球视野、对历史的反思、几个新角度、疑问商榷等方面对本书进行了解读。</p> 贰 论文宣读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玉岩中学周浩文老师宣读的论文是《营造历史情境,培育审美情趣——以<文艺复兴>教学为例》。周老师从课标的基本理念出发,从“历史教学与审美情趣”、“历史教学中开展审美情趣教育素材的来源与分类”、“历史教学中开展审美情趣教育的课程开发”、“历史教学中开展审美情趣教育的方式和效果”等方面探讨历史审美情趣的培养方式和效果。并以《文艺复兴》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如何挖掘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广州科学城中学张婷老师宣读的论文是《浅谈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张老师提出:生活化教学策略应包括“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语言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张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贯穿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语言、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都注重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更好地去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p> <p class="ql-block"> 佛冈一中朱振华老师宣读的论文是《一道高考题应具备的要素——清远市2022年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质量提升培训(历史学科)心得》。朱老师结合为期五天的培训感想,从“价值引领,素养立意”、“创设情境,指向清晰”、“史料鲜活,素材多样”、“设问精巧,逻辑严密”等角度分析了一道高考题应具备的要素。朱老师还谈到:一个命题者,必须要有责任感、敬畏感。往后,我们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努力迈进“能”命题的行列。</p> 叁 新书推荐 <p class="ql-block"> 刘道梁老师等著《历史解释与中学历史教育》一书于2022年11月正式出版。本次教研活动,也对作为黄埔区教研成果的新书作了推荐。</p> <p class="ql-block"> 佛冈一中朱振华老师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探寻正确解释世界的方法》为题,分享了《历史解释与中学历史教育》的阅读体会。朱老师认为:该书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是融入了历史教学伦理的思想,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历史解释的人性论原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指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就是引导学生探寻正确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方法。朱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教研实践,从“历史解释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归宿”、“历史解释要以历史情境作为依托”两大角度谈了自己的体会。朱老师认为:中学历史教育要把学生置于各类情境之中,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找到正确解释世界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刘道梁老师作了题为《中学历史解释的基本原理》的主题发言。刘老师指出:《历史解释与中学历史教育》一书源于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是黄埔区甚至包括佛冈县一众历史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刘老师强调:历史解释素养的形成在教学的过程性之中;历史解释素养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历史解释素养要具有情感属性;历史解释既要有思维逻辑,也要有伦理逻辑。此外,刘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历史解释的课程范式、历史解释的基本方法、历史解释的教学运用等等。通过刘老师的介绍,使我们对历史解释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们对本书的阅读兴趣。</p> <p class="ql-block">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在日后的教研之路上,我们定当砥砺深耕,躬身自省。</p> <p class="ql-block"> 撰文:孔灵敏</p><p class="ql-block"> 审编:朱振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