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5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寒假线上专题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是围绕《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变革》展开。通过专题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了新课程标准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实现四个变革:变革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变革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变革教学方式,把知识与学科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变革教学评价,以评价优化教学生态,促进学生学习。</p> <p class="ql-block">因此,核心素养下的新教学也应该有四个特点: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实现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上,强调学科实践,构建实践性的育人方式;在知识内容上强调,以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这些都为我们日后的教育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还继续深入学习了《课程思政,启智铸魂》《五育融合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方案的具体实践》专题讲座,更加认识到思政教学要遵循思政教育的根本规律,设置层次鲜明的思政教学流程。</p> <p class="ql-block">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思政教学资源,从整体布局上协调好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融合,建立动态化的思政教学发展体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教学引导价值。</p><p class="ql-block">同时,也认识到了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的能力,也是一种育人的实践。</p> <p class="ql-block">课程的综合化和跨学科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世界性走向。学校教育以课程为载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所有学科课程共同发力。因此,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要以育人价值和功能为导向,要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成长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的适应性。</p> <p class="ql-block">在讲座中,专家就如何统筹资源,强化实践性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和如何让原则转化为真实、丰富、生动的实践,优化组织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合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析利用现有的资源,整体规划,强化实践性,加强课程综合性实施,形成立体化的资源,构建多元化的综合实践,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进行。在活动中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学生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让学生的能力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得以培养,让学生的素养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得以形成。</p> <p class="ql-block">《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区域》这一讲座为我们日后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在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一讲座,我认识到以后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在工作中要积极开展持续性、系统性的作业项目研究。作业的功能是巩固、加深、理解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时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表达交流的有效平台。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从单元的视角进行作业设计,围绕单元目标设计作业,突出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作业的形式也要丰富多样,可以设计小组活动、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等动手类的作业,以解决问题为目标。</p> <p class="ql-block">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科单元教学指南,从单元视角去整体思考每一课教学与课后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单元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p> <p class="ql-block">一路成长,一路芬芳。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有过彷徨,有过迷茫,有个惆怅,但更多的是破茧而出的喜悦。<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天的学习让我收获满满,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定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核心素养理论下的教育教育活动中不断成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