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影视 这样看更有效 <p class="ql-block"> 优秀的电影作品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寒假到来,很多同学会选择观影来丰富自己的寒假生活,其中,也会有不少同学选择观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然而,不少同学存在观影的误区,例如,用观影取代原著阅读,观影仅仅是为了熟悉情节等。怎样观影才能更有效?如何展开更多思考?收好资源大礼包,给你支招!</p> 观影指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1. 观影不能取代阅读</u></b></p><p class="ql-block"> 面对厚厚的名著,部分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出于节省时间和应付考试的目的,会选择用观影取代阅读。然而,观影不该也不能取代原著阅读。一方面,由于时长的限制,影视作品往往会对原著情节进行删减,无法展现名著原有的完整丰富的世界;另一方面,从接受信息角度来看,阅读文字需要主动转码,抽象的文字存在大量的空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而观看影视作品更多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说原著所创造的想象空间远比影视画面广阔丰富得多。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相当于导演看完名著后所“写”的“读后感”,我们不应让导演对名著的理解,取代个人的阅读体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2.带着问题来观影</u></b></p><p class="ql-block"> 已经看过原著,为何还要看电影?这可能是不少学生会问的问题。实际上,看完名著后带着问题看改编电影,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故事背景、加深对经典情节的熟悉度,还能够促进我们对文本的理解。读过原著后,我们肯定会对作品、人物、主旨等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此时,不妨化身为“导演”,进一步设想一下,假如你要将该著作改编为影视作品,你会如何选角?如何设计妆造?如何选择情节?如何设计结尾?带着自己的想法观看影视作品,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影视作品进行对比。在交流碰撞中,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也会更加多元和深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3.视听要素细品味</u></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布景</b>。由于小说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时期和人文地理环境距离学生的生活遥远,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可能会因为生活经验不足而产生难以进入小说情境、难以共情等问题。影视作品十分注重客观环境的呈现,导演会尽力还原名著中所描写的人文地理环境,真实再现一些特殊历史时期特有的风貌和社会环境。因此,学生可以细细品味影视的布景,沉浸于特定年代的文化语境中,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p><p class="ql-block">电影《骆驼祥子》着力展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老北京的种种风土人情,电影中杂乱无章的大杂院、热闹的鼓楼集市、弯弯绕绕的京都小胡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旧北京的风貌,这种地道的“京味儿”能迅速将学生带入小说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配乐</b>。影视之所以有强大的感染力,配乐有着很大功劳,关注影视的配乐也是影视鉴赏的重要角度。以电影《骆驼祥子》为例,它在乐器、旋律、节奏的选择和运用上,表现了影片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色彩,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相呼应,展现一个人力车夫波折悲惨的命运,使观众更能与人物共情。</p><p class="ql-block">比如,电影采用大三弦来衬托祥子的憨厚,用二胡表现小福子的善良和悲情,而片首和片尾的驼铃声凸显整部影片的怀旧、悲情的风格,奠定整部电影的基调。</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176, 79, 187);">4.关联对比促深思</u></p><p class="ql-block"> 申斯基曾说,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影视作品和原著的相同之处可以强化学生的体验和印象,而两者的差异则会成为学生思考的生发点,促使学生在比较中深入对小说文本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关注人物塑造</b></p><p class="ql-block"> 选角。角色的选择基于导演对作品人物的理解,我们在评价影视的选角是否恰当时,其实也在表达对人物的理解。除了评价某一影视作品的选角,我们也可以对比不同版本影视作品的角色。</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关注对话</b></p><p class="ql-block"> 对话。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途径。文学改编影视作品往往会再现丰富的人物对白,演员们出色的表现会使学生对人物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3)关注情节变</b></p><p class="ql-block"> 关注情节增删,体会情节改动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从而触摸作者创作的初心和影视导演的意图,在矛盾对比中实现对作品人物和主旨的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佳片有约</p><p class="ql-block">祝各位同学度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寒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