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觉察自己的能力与底蕴</p><p class="ql-block">~“存在深度层次图”感言</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人格三要素决定命运。从我自己的经历体会来看: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与家庭、环境等先决条件。比如我从小不善交往沟通,情感力成了主要短板;后天因素,也许压抑、不自在的反作用力,使得我比较能够主动寻求成长。</p><p class="ql-block">特别是由艺术修习涉及到心理学的学习,再到后来参加通心工作坊,通心力的增长使得我原先情感力的短板得到明显弥补增强。从人格力测量得分(88+95+84=267)来看,我原先最短板的情感力转变成了现在的95,长于另两项,这显示了近几年学习通心、参加工作坊的实际效果。比如,自身的变化成长能够较为明显地影响到家庭、周边相关人员的变化与成长。</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从“存在深度层次图”可以看到,人的生命状态好似一棵树木,根深才能叶茂。图的中段像树木主干,主干强而枝叶旺,就像人有了独立人格、主心骨。底层是与大道连接部分,其扎根的深度与坚实,好比人的生命底蕴、底气、格局。知识、能力的发挥,如若忽略了人道与大道的连接扎根的底蕴,就难免浅薄或短效。</p><p class="ql-block">现代人相信“知识即权力”,偏重智育忽略德育。为了一己之私投机取巧似乎理所当然,且还能得到注目赞赏。站在大道一贯和人类永续经营的立场,我们不妨经常提醒自己何德何能,再加谦恭与自省来提升觉知与悟性。</p><p class="ql-block">失却大道链接的所谓成长,难免被“小我”“自大”所牵绊。仅凭知识能力和一己之私,难成长久之务。惟有德能修行相进于道,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否则,能力知识用于尔虞我诈,就很快会乱象百出。</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人格三要素是个体心灵健康与人际交往、进德修业的基本素质。这三种人格力可以相互影响,互相转化。从主辅、层次、情景、平衡等人格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演绎衍生出众多不同的人格状态与境况。个体与艺术的个性风格多呈性,大致由此演绎推进。</p><p class="ql-block">艺术修习发现“基本态”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这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成长自己,以及艺术修习如何“得法、取用、整合”,如何因材为学,以艺合道进道,兼通多种风格特色的基因及其共通性、相融性,以及高度集约与多维拓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意义与作用。从而,远离常见的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模式,进入人生与艺术交相优化的最佳途径。</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人格力三条边长不同的情况下,增强短边,对整体面积贡献最大;增强弱项,对潜能发挥最有作用。</p><p class="ql-block">周长相同的三角形中,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人格力平衡协同,作用最大。如果一个人的三种人格力都长于一般水平且平均,可谓是“金三角”人格。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金三角,找到自己能力发挥的最佳方式。</p><p class="ql-block">从人格三要素,即智慧力、道德力和意志力的结构情况来看:</p><p class="ql-block">道德力最短,可能会成为自私偏狭凶险的野心家;</p><p class="ql-block">意志力最短,难保长期一贯,很可能一事无成;</p><p class="ql-block">智慧力最短,容易好心办坏事,或常效率低下。</p><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现有的普世价值发展了几百年,已经漏洞百出经不起考验。这反映了人容易自私,难于超越小我的天性。</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纪是个世象突变的世纪。说起来也是我们一味相信求新求变的结果,我们在自作自受之余,应该负起应变的责任与能力。社会需要有一部分人先成长起来,清晰自己,回归原点,重新出发。</p><p class="ql-block">“不道早已”“道乃大”“道乃久”(老子)。失却大道链接的所谓成长,难免被“小我”所牵绊。人性的原点,其实就是宇宙的原点。关于如何悟道进德不离大道,具体而言,即是一个“仁”字,亦即人格三要素与通心力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全人心理学认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人需要心理调整"。另外,成长以及成为一个"全人",是一个连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人可以终身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