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愿归盘古序(中)

空山落叶

<p class="ql-block">李愿归盘谷序(中)</p><p class="ql-block">韩愈《李愿归盘谷序》写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这篇文章对于后世影响很大,书法家赵孟頫、董其昌都抄录过全文。之所以说《李愿入盘谷序》对于后世影响很大,主要原因在于韩愈在文中写出了读书人对人生的成功和不能成功,即遇与不遇的基本看法。</p><p class="ql-block">韩愈当时还没有做官,但对做官了会怎么样,不做官又会怎么样,有自己的独到见识。韩愈对当时己经存在的官场现实,看得入木三分,做官了就要摆谱,就要欺下瞒上声色犬马、就要贪图富贵恣意享乐。相反,不做官可以享受自然,生活得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从韩愈《李愿归盘谷序》一文可以看出,韩愈对能做官、不能做官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更加可贵的是,李愿当时已经隐居盘谷,已经没有出山做官的可能。但是,李愿对于做官了应该怎么样,不做官将会怎么样,和韩愈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两个人对做不做官应该怎么样的看法完全一致。</p><p class="ql-block">看起来,做官不做官都是要有预期的,做官不做官是小事,做人不做人是大事。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做官就要做一个坚守良心的官,不做官也可以做一个山中高士,他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决不会平庸。从古至今,韩愈写出了读书人为什么读书?读书做官要做什么样的官?韩愈在文中对这个普遍且终极的问题作出了回答。</p><p class="ql-block">看起来,古今中外做官不做官是要有心理准备的。有些人做了官,却声名狼藉甚至因官而丟了命;有些人没有做官,却成就了做人的盛名。</p><p class="ql-block">后来韩愈当上了官,却两次被贬谪,说明韩愈没有忘记初心。今人不能说韩愈在官任上没有什么政绩,韩愈写的文章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政绩。因为韩愈老实,一生的言行都实实在在。</p><p class="ql-block">读韩愈《李愿归盘谷序》,我们甚至对大唐时期对官员的宽容产生了好评。像韩愈这样在庙堂上不断激烈地抨击朝政的人,只是被贬谪了两次,并没有被问罪免官。韩愈卒后又谥“文”,追赠尚书,说明当时的政治是很宽容的。</p><p class="ql-block">生前有影响的官员死后,给他个谥号,追赠个更高的官职荣銜,这种盖棺定论的做法值得今天执政者效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