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01 奉献的定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时代楷模—雷锋的先进事迹,文学诗句中的奉献的体现、共产党人的精神体系等引出“奉献”含义,同时辨析当代社会对于奉献的一些错误理解</p> <p class="ql-block">02 为什么要提倡奉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个人、社会、传统文化、现代生物进化论等四个维度论证“为什么要提倡奉献”</p> <p class="ql-block">03 奉献是一种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革命烈士陈树湘同志,抗日英雄杨靖宇同志,时代楷模王继才同志,人民公仆张富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个人先锋模范先进事迹,以及在国家面对重大困难和险情涌现的大批最美逆行者来论证,在奉献者的天平上,吃亏与回报是可以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的。从而引出奉献是一种精神。</p> <p class="ql-block">04 奉献是一种行动,要做新时代快乐的奉献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时代的前行,离不开付出,更离不开奉献。在同学们青春飞扬,扬帆起航之际,勿忘树立报国之志、练就实干之功、常怀感恩之心,做新时代快乐的奉献者,在奉献中提升人生的境界,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在奉献中成就非凡的事业,在奉献中让生命闪光!</p> <p class="ql-block">05 雷锋活动的起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锋同志入伍当年的1960年11月,他为灾区和人民公社捐款以及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等先进事迹,由沈阳军区《前进报》以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学雷锋活动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06 全国范围兴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锋因公牺牲后,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第五、六期合刊出版“学习雷锋同志专辑”,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广泛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p> <p class="ql-block">06 注入新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改革开放热潮,共青团中央提出在全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上百万青少年走上街头,维护公共秩序,打扫环境卫生,为群众做好事,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倡导文明、助人为乐的新风尚,逐步形成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核心的全民文明礼貌活动。</p> <p class="ql-block">07 进一步提倡和弘扬</p><p class="ql-block"> 1990年3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雷锋团”干部战士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 1993年3月4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进一步将雷锋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优良作风,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的“螺丝钉”精神。</p> <p class="ql-block">08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寄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28日,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参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11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作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4日,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左权县职业技术中学校团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