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读《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心得体会——回民小学教师“作业设计”主题阅读

回民小学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回民小学以作业设计为突破口,开始了以作业设计为主题的教师阅读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钻研作业设计相关专业书籍,并结合教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以下是我的读书体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重作业要求与作业目标的一致性。一定要基于核心素养,因为素养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业活动作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衡量教与学的水平,对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改善与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命题设计,无论是大规模的考试还是平时教师教学中的自编测验,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命题设计这一环节,以编制出高质量的试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目标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细致分析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一课时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严格以课标为依据进行日常教学和作业设计。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再将细化的课程标准融入某一课时的学习目标,细化内容目标。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认知水平有准确的界定和科学的测量,从而增强作业的解释性和科学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实践表明,有一定难度,且作业量少的作业学生最喜欢。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作业要考虑,多元智能理论、认知迁移理论等,有适当的难度,并要有一定的思维量。打破学生在做作业时的机械、刻版思维,引发学生主动地认知与参与,有更积极主动的思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同样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目标和内容。2.确定重点、难点和程度的深浅。3.确定形式、种类和数量。4.具体编制作业。5.检验修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当然,教师也要树立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学业质量观,进行作业和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完成作业和命题时的效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性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而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地设计作业与命题,赋予作业与命题以趣味性和创新性。</b></p>

作业

设计

学生

命题

素养

教师

目标

每一

教学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