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毫无疑问,尼康105mm/2.5是一是支伟大的镜头,这支人像镜生产期长达46年。最早1959年105/2.5(白口)采用的是典型的Sonnar结构,Sonnar结构能大幅校正球差,非对称型结构另一个好处是逆光时不见耀斑,其缺点就是近距拍摄像差波动较大,这也是非对称型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从1972年起,重新设计的P105/2.5以5片4组结构(类似英國Wray公司在1944年提出的简化双高斯设计,另一种说法属Xenotar结构)替代了流行了十一年的5片3组Sonnar结构,近距成像质量得到改进,这一光学方程式一直延续到2005年Ais105/2.5停产。</span></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85年,自由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在阿富汗拍得一幅阿富汗少女像登上《国家地理》封面而产生广泛影响,尼康105/2.5镜头从此也被摄影人称为阿富汗少女镜。</span></h3><font color="#010101"> 手头这只P.C105/2.5大约在1973年出厂,由于年代久远,镜头内阻尼脂已干枯,对焦时手感变差,镜头需要拆开将镜腔多头螺纹洗净,再涂上新阻尼油脂,重新获得丝丝入扣的柔顺手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白口105/2.5在极端光照下也不见弦光和紫边,这可是1959年的光学技术。</font><div><font color="#010101"> 下面分别介绍该镜头的拆解保养、微创改囗和在数码相机上的成像效果</font></div> <h3>提示:拆不同螺丝,一定要用大小合适的螺丝刀,否则很容易拧坏螺丝!</h3> <h3>提示:先拆下保护圈,再拆光圈拨杆弹簧。</h3> <h3>提示:在分离多头螺纹时,一定要做好记号!多头螺纹镜腔内污垢要彻底清洁,用7106镜头专用润滑脂。</h3> <h3> 用在尼康单反上,需要在光圈环上锉个小凹口,凹口位置要准确,以确保光圈环上数字和显示屏上数字一致,A档和M测光才能正确。如用于微单,无需任何改动。</h3> <h3> 下面是105/2.5在单反和微单上的成像,机身为D2X、D3、D3s、NEX-6、A7R、A7S。</h3> <h3> 尼康在当时产品目录中对105/2.5镜头这样写道:“该镜头由于是非对称型结构,因倍率变化会导至像差变化,拍摄时距离千万不要过近”。这里要特别指出,上世纪60年代厂家对镜头存在弱点毫不隐晦,对消费者如实坦言产品优缺点,予于用户正确使用信息,令人倍感亲切,那个时代厂家真老实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