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香的美篇

涵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元旦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不同,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日期也有不同。关于元旦还有这样的传说,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古代中国元旦指的是夏历,即农历(阴历)正月。1911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在就职誓词中,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是中国现代“元旦”的来历。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明确区分了农历和公历第一天, 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并列为法定假期。所以,“元旦”一词虽然在中国农历中已经沿用了4000多年,但公历的“元旦”从1949年到2023年,才仅仅70多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气象,2023元旦了,在这里老师祝大家元旦快乐,生活圆圆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