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嘉兴 把红船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风雨兼程

<p class="ql-block">初冬的嘉兴躲在秋日里久久不肯出来,簇簇海棠傲然绽放,蜂缠蝶恋争蕊夺香,绿橘、红枫、黄柚、白菊,相融交织,五彩斑斓,相映成趣,一脉风雅。在晃晃悠悠的乌篷船上,一摇一摆的摇橹在清澈的河里晕开了水波,就这样摇进了江南的冬,划破了水乡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摇曳出一幅绝色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江南嘉画 道不尽的红船圣地</b></p><p class="ql-block">嘉兴,别称禾城,地处沪浙苏三省(市)交汇处,东临大海,南倚钱塘,北负太湖,西接天目,运河抱城,大港小泾,九水连心,泼墨诗意。湖、荡、湾、港、漾、溪、汇、潭、浜、池“碎镜”般铺满大地,筑就了这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盛的风韵古城。嘉兴是山多地少的浙江唯一的大平原城市,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古老的稻作文化成就了嘉兴“天下粮仓”的美誉,嘉兴农民收入已连续19年居浙江首位。</p> <p class="ql-block"><b>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禾居中央。</b></p><p class="ql-block">漫步嘉兴,每走一段,总能迎头“撞”见些古风遗韵、旧日时光;每望几眼,便会心醉神驰于诗画江南、灵秀水乡。两千年前这里曾经是吴越争霸的主战场,一千年前车水马龙的浙西府,风流未被雨打风吹去,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一部《似水年华》带火了的乌镇,阶前流水桨声远的西塘让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遥看浙水吴山,清官廉吏辈出,仅监察御史就有156位之多,更有唐代贤相陆贽的清廉故事跃出纸面,走出高阁,流于街巷,传于众口。近看名湖绮园,中国科学院士汪胡桢、爱国人士沈钧儒、文学巨匠茅盾、著名学者沈曾植、一代宗师朱彝尊、国学大师王国维、现代画家丰子恺、现代诗人徐志摩、民国大师李叔同、武侠泰斗金庸、三毛之父张乐平、当代作家木心等名家故居、纪念馆比比皆是,遗迹灿若星辰。更让人永不忘却的,还有一群特殊重要之人,他们并非嘉兴居民,却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把最炽烈的红色写进这座城市的历史,让一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奋起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烟雨楼则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巨变。</p> <p class="ql-block"><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p><p class="ql-block">说嘉兴就不能不说南湖,中国多个城市都有南湖,其中最有名的非嘉兴南湖莫属。南湖是嘉兴的名片,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和“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烟雨景致成为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南湖是滋养嘉兴的母亲湖,她形成于汉代,三国时称陆渭池,亦称鸳鸯湖。北宋以后,湖畔陆续兴建园林,嘉兴诗人闻人滋《南湖草堂记》记载:“(嘉兴)东南皆陂湖,而南湖尤大,百二十顷。”到唐代改名南湖,明嘉靖年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河道,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岛,次年移楼于岛上,形成景观,环湖四周,亭台掩映,假山回廊,错落有致,桃柳相间,烟波渺渺,水波随风起伏,仿佛诗词中的一平一仄,带着独特的美感韵律。古城的悠悠水巷变得清澈澄净,枕水人家的生活过得恬淡惬意,成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倾心之地。清顺治七年,以吴伟业为首的江南士人在南湖举行十郡大社,名人云集,连舟百艘。乾隆六下江南,八登烟雨楼,赋诗作画,盛赞不已。民国元年10月,孙中山游览南湖,在烟雨楼假山前与各界人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一泓南湖水,几多烟雨情。</b></p><p class="ql-block">碧瓦飞翼,朱柱明窗的烟雨楼,点缀于青山碧水之间,本身就是一瀑凝固的千年诗意。烟雨空蒙,时隐时现,于光景散漫之时,宛如一道凝刻时光的历史剪影。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此后,历史沧桑,几经兴废,甚至很长一段时期销声匿迹,也未曾消减它对世人的吸引,反而成了不知多少人心头的朱砂痣。现存烟雨楼为嘉兴知事张昌庆在1918年“会绅募款重建”。烟雨楼前有两株高大的银杏树,与烟雨楼原构同庚,树龄已经超过450年。建国后,党和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渐成格局。烟雨楼作为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正楼两层,高约20米,重檐飞翼,典雅古朴,雕梁画栋,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楼下正厅内悬“分烟话雨”匾额,两侧梁柱上挂木雕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匾额的书写者褚辅成是嘉兴本地人,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细心的游客可能会发现,匾额中的“雨”字明显是少了两点。关于书写者故意少写两点的原因,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希望多雨的嘉兴能少下一点雨,减少洪涝灾害。楹联的撰写者是董必武,联、书俱佳,颇见功力。二楼正厅内悬篆书“湖天一览”匾额,题写者是著名书画篆刻家王个簃。两边有联“如坐天上有客皆仙烟雨比南朝多少楼台归画里;宛在水中方舟最乐湖波胜西子无边风月落樽前”。楼内四壁密布郭沫若、刘海粟、陈叔通、沈钧儒等名人为南湖题写的诗文作品,文采飞扬,蔚为壮观。楼中还有许多石刻,其中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的题刻,元代吴镇竹画刻石,近代吴昌硕所书的墓志铭碑刻等较为著名。在烟雨楼西南和东北各有一座御碑亭,两亭内石碑上分别刻有乾隆帝前四次下江南在南湖留下的诗句。烟雨楼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西北,亭阁错落排列,回廊曲径相连,玲珑精致,各具情趣。登楼望景,南湖波平岸阔,淡水碧林,相映成画,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霪雨霏霏,述说着无尽的缠绵悱恻。烟雨楼前,一条飞檐斗角的画舫静静地停靠湖边,向往来的游客生动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场景,来到这里的人大都会放慢脚步,用心地凝视,仿佛能听到船舱里传来一百年前那一声声庄严肃穆又振奋人心的声音,小小的一条船,富有理想的十几个人,在这里改写了历史,带领着这个东方大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薪火相传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b></p><p class="ql-block">历史的烟云,不会因岁月冲刷而轻易消散;精神的丰碑,只会在时间流淌中熠熠生辉。南湖革命纪念馆于1959年10月1日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当初,馆址设在湖心岛上,借用湖心岛古建筑作为举办党史展览的场所,人们习惯称之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旧址。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关心纪念馆的建设发展。董必武、宋庆龄、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等8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亲临视察,或题诗题词题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1990年6月,“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启动,300多万南湖儿女集资320余万元,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次年6月25日,在南湖东岸落成并对外开放,被人们称为南湖革命纪念馆老馆。自此,纪念馆成了能真正承担展览和宣传教育责任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改革开放催生南湖发展,2005年10月,中央批准建造纪念馆新馆,2011年6月30日落成开放,馆址在南湖南岸与红船隔湖相望。历经3年筹划6个月闭馆重妆,2021年6月,改版提升的《红船起航》主题展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正式亮相。从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再到党在重大历史时刻的关键抉择,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跨越,最终迈向世界引领未来的新时代大国气象……数以千计的文物资料、雕塑绘画、视频图片,在5600平方米的空间里多角度、全景式呈现,峥嵘岁月奔腾而来。</p> <p class="ql-block">新馆正南面为宽广的七一广场,占地总面积近600亩。新馆正前方,大型照壁、升旗台、圣火台形成一条直线,照壁上“开天辟地大事变”七个毛体大字揭示出建馆主题。该馆由一主两副三幢建筑组成,平面呈"工"字造型。建筑四周有56根檐柱,寓意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形象地烘托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深刻寓意。外墙采用大规格青面砖,使整座建筑既体现了庄重大气的风格,又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主体建筑俯瞰呈镰刀铁锤党徽形状,门媚镶嵌邓小平题写“南湖革命纪念馆”7个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11月22日,我们踏着初冬的脚步走进嘉兴。纪念馆分三层,主展陈分为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四部分,以及中共一大代表人生轨迹、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历程两个专题。步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央的红船浮雕,红船石破天惊地从历史画卷中冲出,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显示序厅“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的中心主题。序厅由上下两层大型浮雕组成,一层浮雕分别以由外向内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强调了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二层浮雕以景物为主体,具体反映了中共“一大”在南湖举行时嘉兴的城市风貌和风景名胜等社会背景。两层浮雕之间以6根巨大石柱贯通,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中流砥柱”之意。序厅顶部是一块约100平方米的超大型屏幕,一枚巨型党徽投射其上,熠熠生辉,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照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整个序厅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震撼,渲染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主题。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时,就是在序厅的位置发表了南湖重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救亡图存 内忧外患下的抗争与求索</b></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直至18世纪初,西方人仍在称羡中国。当历史走入近代,世界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清王朝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陶醉在“康乾盛世”虚幻的泡沫下,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生产方式凸显落后,土地兼并日益加剧,苛重的租赋和徭役负担使农民陷入难以生存的困境。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官吏贪污成风,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朝廷甚至公开卖官。为维护封建统治,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制度,大兴文字狱。在中国不断落后的同时,西方国家却开始飞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美法德紧随其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古老的中国遇到空前严重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1840年,一个民族屈辱记忆深刻的年份,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据统计,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共计343个。展厅内图表显示,自鸦片战争到清政府垮台的70年间,中国仅赔款一项连本带利总数达19.53亿银元,相当于1901年财政收入的16倍。19世纪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又通过修铁路、开矿产、办工厂等特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p> <p class="ql-block">思想在枪声里此起彼伏,人物在不同角落里一鸣惊人。</p><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叶起,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帝国主义侵掠攫夺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虎门销烟到三元里抗英,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民智开启到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再到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中国人民以大智大勇探索着民族的出路,最终却难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p> <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皇帝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从根本上摧毁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根基,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社会一直是在更为复杂的矛盾漩涡中挣扎和沉浮,在封建传统与近代文明的双向拉力中艰难迈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p><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在黑暗中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真理的仁人志士指明了前进方向。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在展厅内,你会看到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的胜利》,深刻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讴歌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p> <p class="ql-block">1919年5月4日,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新文化运动催生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马列主义在中国加速传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迅速结合,觉悟了的工人阶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急剧地积聚着阶级力量,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各地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的历史就改变了方向。1921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节点。由“南陈北李”递出的革命火种,被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们彻底点燃。夏季的上海,濡湿闷热,租界的洋人们沉浸在异域财富带来的快感与苦恼中,上海的小市民正在一如既往地终日劳作。没有人注意到,7月23日夜幕中的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开幕。国内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旅日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代表全国58名党员。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列席了会议。30日晚上8时许,第六次会议开始不久,因一法租界巡捕突然闯入而被迫中止,代表们陆续转移到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李达、王会悟夫妇的住所,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王会悟的提议下,大家决定到嘉兴南湖召开剩下的会议。</p> <p class="ql-block">8月3日10时13分,一列火车从上海驶入嘉兴,成就了一次看似平静却惊心动魄的抵达,一群人走出车厢,随即消失在人流中。在王会悟接引下,他们穿过宣公弄,跨过宣公桥,从春波门外的狮子汇渡口辗转湖心岛,登上画舫,荡舟南湖,船在湖里悠游了一圈,后停在距离烟雨楼东南约200米的僻静湖面上。11时许,大会在这艘游船里悄然开始。18时许,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领导机构和成员。最后,全体代表在船舱中,紧握右拳,庄严而轻声地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低沉而坚定的声音穿透了20世纪初中国的雾霭,在中华大地上久久回荡。这艘不起眼的小船,从此有了一个名扬中外的名字——红船。</p> <p class="ql-block">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专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吹尽狂沙始到金 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b>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年,13位代表满怀理想的年轻人,为完成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使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中国革命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谓大浪淘沙,根据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大致可以将他们分为五类。</p><p class="ql-block">1、坚定信仰,奋斗终身。第一类代表是坚定信仰,为革命奋斗终身,最后参加开国大典的两位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奠基人,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省立一中,他的这篇文章《商鞅徙木立信论》,受到了当时的国文教员柳潜的极力赞誉,称其为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五四运动前后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这是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会刊——《湘江评论》,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在全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而进行艰苦奋斗,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居住和办公地之一。江西宁冈县茅坪村的八角楼。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是矢志不渝,信仰坚定,他带领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1954年春,毛泽东视察海宁钱塘江海塘,1957年到海宁观潮是赋诗一首:“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走完了他83年的奋斗人生。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曾任国家代主席、副主席,是唯一一位重访南湖的中共一大代表。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重访南湖。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七绝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董必武早年留学日本,专攻法学,成为我国最早最优秀的无产阶级法学家。1945年4月25日,董必武作为中国解放区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宪章会议,董老在联大宪章上的签字,也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治大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作为一位忠厚长者,董老一生把自己视为人民公仆,以党和人民的“老牛”自勉,1975年4月2日董老逝世,享年90岁。</p><p class="ql-block">2、献身真理。第二类代表壮志未酬身先死,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四位代表,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和邓恩铭。3、初心未改。第三类代表初心未改,虽然离开了党组织仍坚持为党的事业奋斗一生的李达和李汉俊。4、迷途知返。第四类代表迷途知返的刘仁静、包惠僧。5、丧志变节。最后的这一类代表是在革命的过程中背叛了共产党,走向了革命的反面,丧志变节的张国焘、陈公博和周佛海。张国焘:一大的风云人物,另立中央的叛逃者。这个主持一大会议,并在一大进入中央三人局,出任组织主任的风光人物,最后却走到了另立中央与党为敌的境地。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反对中央北上抗日擅自率红四方面军南下,另立党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1938年4月18日被开除党籍。1949年移居香港,后定居加拿大。1979年12月3日病死多伦多。陈公博和周佛海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1946年2人以叛国投敌罪被判处死刑,周佛海后改为死缓,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狱中。</p><p class="ql-block">13位代表的人生轨迹,显示出了革命征途中的大浪淘沙,在革命的中心地带,有一部分人不过关,但更多的人却能为了当初的理想信念不懈奋斗,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坚持坚定坚守,才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演绎成了燎原之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光荣历程 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b></p><p class="ql-block">翻开史书,几乎所有的传奇故事和王朝兴亡,都和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27年大革命失败,神州大地陷入白色恐怖。新生的中国共产党遭受成立后从未遇到过的严峻考验,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八七会议召开,转折号角吹响,闯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炮声,震撼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蒋介石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忙于“剿共”,装备精良的东北军不战自溃,悲愤的控诉混合着反抗的呼声。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发出了第一份抗日宣言,抗日烽火遍燃白山黑水。为坚持北上抗日,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成为长期抗战的中流砥柱。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1947年3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势如破竹、秋风扫落叶般的三大战役诞生摧枯拉朽的奇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简洁有力、气势恢宏的口号,越过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跨过长江天险,迅速得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从此以后,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在了世界东方。</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年份;10月1日,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15时30分,人民领袖毛泽东用他那洪亮的湖南口音,响彻云霄的底气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声音传遍天涯海角,震撼神州大地。历史,从此掀开新的一页。1953年7月,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完胜,全世界都开始对新中国肃然起敬,用崭新的目光来重新衡量这个民族的分量和价值。从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在调整国民经济的同时,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下,以奇迹般的速度自主实现了两弹一星,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终结了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妄想。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p> <p class="ql-block">东方风来满眼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在希望的田野上遍地开花。1992年一曲《春天的故事》,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法英德,出口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走向复兴 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b></p><p class="ql-block">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十年来,梦想如号角,吹响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时代旋律;梦想如画笔,绘写民族伟大复兴的万千气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儿女凯歌行进,把光荣镌刻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非凡征程上。时间铭记梦想的足迹,历史镌刻奋斗的功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不论高铁、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还是天宫、玉兔、大飞机等创新型科技成果的取得,都彰显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活力。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历经8年精准扶贫,决战5年脱贫攻坚,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理念成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指南,创造了人类生态文明史上的奇迹,中国之治,风景这边独好。强军兴军波澜壮阔,崭新征程气壮山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大国外交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成就催人奋进,影响深远,意义不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专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历程</b></p> <p class="ql-block"><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p><p class="ql-block">一段段文字搭起记忆的桥梁,一张张图表揭开尘封的往事,一件件文物见证着沧桑巨变,一个个场景激活独特的时刻,一组组雕塑诠释着历史风貌,一段段视频感知变革的脉动,一幅幅绘画传递出时代声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回望一代人的选择,从北大红楼到上海滩“群英会”,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从党的一大到刚刚闭幕的二十大,从13到2296,从58到9671.2万,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这是跨越时间长河的变幻、壮大和震撼。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在奔流不息的浪潮下,在惊鸿一瞥的瞬间里,我们忆起了那颗闪亮的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