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6

<p class="ql-block">介绍:</p><p class="ql-block">公元前 2 世纪的中国有大量的原始纸张类型的考古证据,主要使用大麻。人们相信,这种早期纸张的发明是偶然的,因为由大麻制成的衣服在洗涤后放置时间过长,并且在水中形成了残留物,然后可以将其压制成有用的新材料。发明更精致纸张的传统日期很长时间是公元 105 年。洛阳御作坊所长蔡伦,是将植物纤维浸湿后压制成纸,并在木框或屏风上晒成薄片。几个世纪以来,笨重的竹条或木条和昂贵的丝绸一直被用作书写表面 但是,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一种更轻、更便宜的替代品,那就是纸质卷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藤条取代了麻纸,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青睐,直到被竹纤维取代成为最常见的原材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尝试用不同的纤维来造纸,因此到汉朝末期(公元 206-220 年),纸张的质量大大提高。来自许多不同植物的纤维、草茎、植物物质、大麻、树皮甚至破布都被使用和混合,不断进行实验,以找到生产最高质量纸张的最便宜的材料组合。藤条取代了早期的麻纸,并受到了数百年的青睐,直到公元 8 世纪才被竹纤维取代,成为最常见的原材料。藤条被替代的原因之一是对纸张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中国某些地区的生长缓慢的植物几乎被消灭了。竹子比大麻长得快得多,因此是一种便宜得多的选择。来自宋代(公元 960-1279 年)造纸技术变得更好,主要原料现在是桑树的水煮树皮。中国的纸张质量如此之高,以至于它沿着丝绸之路被交易到外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纸张有各种尺寸和多种颜色。材料、技术和偏好因地区而异,但有关于这个主题的有用论文,最早是由苏益谦(公元 957-995 年)撰写的。具有吸引人的质地、图案或色彩的特殊纸张被保留用于书法和艺术。这些纸张类型是用大米、麦秆、檀香树皮、芙蓉茎甚至海藻制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人自然对他们的造纸技术相当保密,就像他们生产丝绸一样,但秘密很少永远如此。外部世界,或者至少是中国西部的世界,在公元 8 世纪(或更早)获得了造纸的知识。触发因素是在塔拉斯战役之后,一群造纸商被他们的 胜利者俘虏。很快巴格达将成为主要的纸张生产国,中世纪的欧洲也将最终生产出自己的高质量纸张。</p> <p class="ql-block">步骤:</p><p class="ql-block">1.切麻</p> <p class="ql-block">2.洗涤</p> <p class="ql-block">3.浸水</p> <p class="ql-block">4.蒸煮</p> <p class="ql-block">5.春捣</p> <p class="ql-block">6.打浆</p> <p class="ql-block">7.晒纸</p> <p class="ql-block">8.揭纸</p> <p class="ql-block">造纸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