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文参加辽宁省散文学会课题研讨获奖</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7年我来到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旅游,当时他们有一个优惠政策给东三省免票。当我走到景区门口的时候,我看到大电子屏幕上介绍的是雷锋,振奋人心的解说词伴着十分唯美的画面: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斗向前……接着画面又出现郭明义团队,雷锋精神的传承,做好事帮助困难群众无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要知道黄果树大瀑布虽是全国著名景点,但地处偏僻山区,而且少数民族居多。在这样的景区门口没有介绍景区却介绍雷锋事迹,鞍山郭明义团队,我心情是何等激动,我对同团的队友说:这是我的家乡辽宁,它是雷锋精神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伴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成长的。</p><p class="ql-block">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爱劳动,爱学习,帮助有困难的老奶奶擦玻璃,把丢在地上的螺丝钉捡起来,互帮互学,爱校如家……这些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光荣传统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上旬,当我顶着烈日炎炎来到抚顺雷锋纪念馆时,雷锋的事迹,再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向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行注目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一座白玉石塑像映入眼帘,它的前边写着时代楷模,永恒的精神,塑像周围的墙壁上雕刻着一座座巍峨的群山,象征着雷锋精神像群山一样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顶部有一个圆形的流动画面,蓝天白云,象征着雷锋精神如同蓝天白云那般纯净。</p><p class="ql-block">  随着解说员的讲解饱含深情地讲解,和电子屏幕上的影视资料介绍,一个鲜活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形象栩栩如生出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七岁的雷锋就成了孤儿,不得不乞讨度日,还常常受富人的孩子欺负。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是毛主席共产党给了雷锋第二次生命,他被免费送进了上车庙小学读书。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非常努力读书,特别爱读战斗英雄的故事。他还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冰天雪地背患病的同学,帮助老人挑柴火,挑水。他是在学校第一批就加入了少先队员,他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来学校建了一个图书馆,雷锋自告奋勇当了图书管理员,每天准时开放叫同学们阅览。他工作认真,把撕坏页的书都修补好!雷锋在这里时,没有丢过一本书,没有损坏过一本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雷锋非常爱读革命故事,夜晚用不起煤油灯,他就常用香火的微亮看书。他是第一批加入少年队员的。1956年夏天,他以优异的成绩,在荷叶坝小学毕业,因生活困难没有继续求学。</p><p class="ql-block"> 小学毕业后,雷锋做了三个月征收公粮工作,被调入乡政府做通讯员。由于他工作十分出色,秋收过后,乡政府又推荐他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他干一行爱一行,由于工作努力本职工作完成特别好,县委书记珍惜一颗颗螺丝钉的事深深地打动了他。1957年2月,雷锋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p><p class="ql-block">  1957年夏天,雷锋担任望城县治沩工程部的通信员。他除了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外,还主动担任最困难最危险的工作任务。在一次与洪水搏斗、抢救国家财产的斗争中,哪里最危险他就在哪里,直至圆满完成任务,他被评为劳动模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58年春天,团县委提出要捐献一台拖拉机给团山湖农场,雷锋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20元钱全部交给团组织,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献最多的一个。县委知道后,决定派他去学开拖拉机,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后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仅一个星期,他就可以单独驾驶了。他写了一篇小文《我学会了开拖拉机》在《望城报》上发表。这年秋天,鞍钢到这里招工人,雷锋报名了。经过考试被录取,在填表时,他请县委张书记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雷锋(原名雷正兴),意思是说“要到鞍钢去打冲锋”。离开家乡之前,他特意去一韶山,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主席旧居。</p><p class="ql-block">  到鞍钢后,雷锋被分配开小型推土机,车间领导看他个子小,开大车有困难。但雷锋不怕困难,坚决要求开大型推土机。领导同意后,他十分热爱本职工作,很快掌握了驾驶修理推土机的技术,成了一名出色的推土机手。仅仅几个月时间,他就成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1959年,鞍钢党委在弓长岭矿山新建一座焦化厂,要调一些人到那里去参加基本建设。</p><p class="ql-block">那里是大山沟,条件较差,雷锋主动要求前往。</p><p class="ql-block">到了那里,没有厂房,没有宿舍,没有娱乐。但雷锋不怕苦,他全力以赴扑在工作上,他光着脚板在寒冷天气里踩泥浆,他卷起裤腿,踏进没膝深的河里捞石头。一天晚上,天突然下雨,雷锋想到停在工地火车上还有7200袋水泥,雷锋赶紧叫了20几个青年工人,冒着</p><p class="ql-block">风雨给列车上的水泥盖席子和雨布。可是,席子和雨布不够,雷锋回屋卷起自己床上的棉被,盖住了最后几袋水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雷锋在鞍钢的一年多时间里,曾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p><p class="ql-block">标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0年1月,部队到弓长岭招兵,雷锋参军了,被编入新兵连。当天晚上,雷锋把一幅黄继光的头像(从画报上剪下的)珍爱地贴在自己的笔记本扉页上。并写道:我永远向您学习,英雄战士黄继光。</p><p class="ql-block">   在新兵连,雷锋刻苦训练,虽然碰到了很大困难,但他从不示弱。他个子小,投弹总是</p><p class="ql-block">不合格,臂力不够,于是他下决心刻苦训练,经过十几次苦练,胳膊都练肿了,终于合格。</p><p class="ql-block">   训练结束后,雷锋被分配到了运输连当汽车兵。然而,因为参加文艺演出耽搁了学习。雷锋利用了所有的时间,一边刻苦钻研《汽车驾驶》课本理论,一边实践。他一边把汽车的构造,各种机件的性能的操作方法,同拖拉机推土机比较,找到和汽车相同点和不同点。</p><p class="ql-block">他还提出要用废旧材料造一个汽车教练台的建议,得到了排长的支持。雷锋在很短的时间内</p><p class="ql-block">成了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兵。</p><p class="ql-block"> 在实践过程中,雷锋又努力钻研修理技术,他认为会开车会修理才能更全面当好汽车兵,他出色地掌握了修理技术。</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雷锋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日记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心得,孜孜不倦。他把毛著比作“粮食、武器、方向盘”。</p><p class="ql-block">雷锋学到做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更好地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化为行动。</p><p class="ql-block">1960年8月的一天,营区外街道工厂失火了。雷锋最先跑到现场,参加救火战斗,大火扑灭后,雷群才发现鞋子烧坏了,衣服烧破,手也烧坏了。几天后,当时的抚顺下暴雨,闹洪灾,雷锋所在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命令,由于雷锋受伤,让他留家值班,但他坚决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刚到那里,看到洪水咆哮,马上就要漫过大坝,情况十分危急。指挥部决定连挖溢洪道,在挖掘过程中,坝上滚下的黏土砸了雷锋一身,手中的铁锹也砸“飞”了,没有锹,雷锋用手挖,鲜血直流,领导让雷锋去广播站休息,他找来锹继续挖。天亮后,雷锋包扎好伤口,休息了半天,又来到工地继续战斗,经过七天七夜的奋战,抗洪抢险胜利了,雷锋被记二等功。</p><p class="ql-block">  1960年7、8月间,部队收到两封表扬雷锋的信。一封寄自是抚顺望花区人民公社来的,感谢雷锋支援100元钱,另一封是辽阳市委寄的,雷锋支援灾区100元。雷锋平时十分节俭,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补了多少次穿了多少年,他的搪瓷杯脸盆已经用得很旧了,也舍不得买新的。他还做了一个“节约箱”,把平时捡到的破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牙膏皮、破手套都装里面……雷锋还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参加义务劳动,做了许许多多好人好事。</p><p class="ql-block">  部队领导知道后,决定树立雷锋为全团节约标兵。雷锋按要求写了一份《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接着,政治处又整理了一份近万字的《雷锋同志模范事迹材料》,部队领导看后十分感动。</p><p class="ql-block">1960年11月,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雷锋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以《苦孩子_好战士》为题在报刊上发表。接着,不少单位邀请雷锋做报告,介绍经验,雷锋的事迹感人,很受听众欢迎。同时,雷锋被聘为抚顺市望花区建设小学校外辅导员。他多次为学校做</p><p class="ql-block">报告,把艰苦朴素的精神传递给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党和人民给了雷锋很高荣誉,但他仍然很谦虚,雷锋在“雨夜送老大娘回家,出差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许多事情当时部队不知道,都是在他的日记中找到的。入伍两年多,雷锋记过2等功一次,3等功两次,受团营嘉奖多次,</p><p class="ql-block">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任务途中,指挥战友倒车,车后轮不慎撞到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柱上,木柱倒了,砸到雷锋头部,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 当时抚顺只有70万人口,为雷锋送葬的人达到了十万人之多,他们有的胸戴白花,有的臂戴黑纱,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沉重哀悼党的好战士雷锋。</p><p class="ql-block">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举办了雷锋事迹展览。《抚顺日报》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社论。</p><p class="ql-block"> 接着抚顺市举办了雷锋事迹展览,全市人民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p><p class="ql-block">沈阳部队组织了雷锋事迹报告团,足迹遍布全东北。雷锋所在的班命名为“雷锋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雷锋牺牲后,沈阳军区做出了“开展学习雷锋运动的决定”。《前进报》发表了题为《雷锋同志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的社论。</p><p class="ql-block">1963年1月,《辽宁日报》陆续刊登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和雷锋日记(摘抄)。</p><p class="ql-block">1963年1月,辽宁省军区、共青团辽宁省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行各业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了雷锋生平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做巡回报告,并举办了展览。全省共有28万人,参观展览23万人。</p><p class="ql-block">1963年3月5日,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各大报刊也纷纷报道了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摘抄。从此,全国开展了学雷锋热潮。</p><p class="ql-block">所以,辽宁也被称为“雷锋精神发祥地”。</p><p class="ql-block">在宣传雷锋的事迹时,我特意要写一下宣传雷锋第一人原沈阳军区陈广生伯伯。我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伯伯,是因为他是我父亲的老战友、老同事。我小时候,父亲带我去过陈伯伯家,亲自听他讲雷锋的故事,他还逗我玩,留我们吃饭。后来,父亲给我拿来一本书《雷锋的故事》,这是第一本全面展示雷锋事迹的书,它的作者就是陈广生伯伯。原来陈伯伯和雷锋曾是战友,他当时是部队文艺俱乐部主任。在一次连队晚会上看到了雷锋,正好他们要排练节目,他就把雷锋选了进来,雷锋勤奋好学,助人为乐,一切听指挥,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的热情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与雷锋共同战斗生活了两年多。</p><p class="ql-block">雷锋牺牲后他为了写好雷锋,他走遍了雷锋童年、少年、鞍山、弓长岭等所有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光雷锋家乡就去过13次……在全国机关厂矿做过上千场报告。</p><p class="ql-block">  58年来,陈广生伯伯一直在写雷锋、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的路上前行,创作出《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雷锋传》等17种体裁的几十本雷锋专著,发表了宣传雷锋事迹的作品千余篇,被誉为写雷锋“第一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