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27日上午8点,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齐鲁科学大讲堂第89期在钉钉平台如约开展。</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为潍坊专场,由王琼老师主持。分享的三节课例分别是《植物对特殊环境的适应》、《动物的眼睛》和《动物的耳朵》, 潍坊市高新区教科院王国英老师针对这三节课例进行点评,最后由山东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卢巍主任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p> 课例展评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安丘市实验小学殷文华老师执教的《植物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本节课的学科核心概念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物体的稳定与调节。殷老师设计了两组实验进行科学研究,体现了科学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滨海区潍坊渤海实验学校的于淼老师执教的《动物的眼睛》,于老师本节课注重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的设计严谨。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的眼睛有感知环境适应环境的特点后有通过蝙蝠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动物的眼睛都可以感知环境。</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潍坊经济区锦绣学校靳雪执教的《动物的耳朵》。本节课靳老师注重学生评价且切合实际,具有指导意义。靳老师还提供了各种不同动物耳朵作用的视频,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潍坊高新区教科院科学教研员王国英老师针对三节课从学科核心素养、活动设计亮点、教学改进建议等多方面进行了精彩点评。</p> 卢主任总结 <p class="ql-block"> 卢主任对三位教师的课堂给予高度评价,指出三节课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活动,学生能有很多的收获。还对齐鲁大讲堂的每一位执教老师和点评专家给予高度肯定。给大家在教学上提供教学建议,并指明了科学教学的方向。</p> 教师学习风采 <p class="ql-block"> 在期末复习期间,我校老师通过直播积极参加学习,受益匪浅。在今后科学教学中学以致用,创新教法,创新学法,让课堂更充实。</p> <p class="ql-block"> 齐鲁科学大讲堂开展两年半的时间里,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平台,指明了科学教学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科学成就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华罗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