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十二部分:村庄选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井镇地处深山区,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各村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石井村、郭洼村、介庄村在社会经济发展、村庄建设等方面比较突出,走在全镇各村的前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石井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井村位于石井镇政府所在地。由黄河小浪底库区原石井村部分村民组和原石井乡的下石井村后靠安置村民组,计9个村民组搬迁安置组成新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石井村位于新安县城北47公里龙角坡下青河北岸,石井街为石井乡人民政府驻地。村庄坐北向南,东与下石井村相连,西与前口村接壤,南隔青河与西沃乡安桥村相望,北与潭上村为邻,庙(庙头)石(石井)公路穿村而过,新峪公路在龙角坡跟傍村而过,有班车通新安县城和洛阳市。村域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3公里,2012年总土地面积312.2公顷,其中耕地133.3公顷,林地53.3公顷,牧坡地133.3公顷,15个村民组,村民462户,2384人,村民姓氏中于、徐两姓居多,有200余户,其余为张、王、赵、李、谢、高、崔、马、郑、陈、孟、韩、闫、曹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井村名的由来,一说是村北大街通往南后街的胡同内,有一眼15米深的古井,水从石窦涌出,可供全村人畜用水,井水甘甜,常年不涸,井满外溢且顺村而流,而得名石井。一说是在于、徐两族之前,村中曾居住过“井姓、洛姓”人家,据传有“井家扢瘩山,南北洛家湾”之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时,石井村属海拔235米~265米淹没区,为新安县第二期移民搬迁范围。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全村为整建制出县安置,但在安置过程中,部分村民强烈要求留新安县安置。为尊重群众意见,经规划部门统一调整,石井村613户、2227人到孟州市化工镇安置;有107户、304人投亲靠友安置;有378户、1357人在石井新乡址东南谢岭点、西坡点、下湾点后靠安置,与下石井村后靠安置的村民组建成移民新村,仍沿袭石井村名。3个移民点从2001年1月开始建设,2002年6月完成搬迁。村庄占地16.3亩,建房377所。共打井2眼,建水塔2座(下湾暂用新乡址水源),安装变压器3台,新建交通希望小学1所,村委会办公楼1座。组组户户通电通水,电视电讯网络配套齐全。民房均为三室一厅砖混结构独居小院。为做好移民生产开发,共划拨生产用地96.7公顷,村投资建成黄牛饲养场1座,黄牛交易市场1处,临街门面户16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建成的石井村地处北纬34°54',东经111°55',平均海拔310米,东临万山湖,西接黛眉地质公园,南与北冶镇高庄、崔沟两村隔湖相望,北与潭上村、庄头村相邻。村域面积9平方公里。2010年,除滩湖面积外,山坡面积246.7公顷,耕地面积123.3公顷,退耕还林40公顷。在农业生产中,除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玉米、红薯外,还适宜发展林果业。石井村村民自古以来就有栽种果树的习惯,多在地边、山地零星种植。种有桃树、梨树、杏树、樱桃树、核桃树、柿子树、红果树、苹果树、花椒树等。尤以柿子树种类最多,品种多达24种。由于地理位置和温度条件,养殖业是村民增加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养殖牛、羊、猪、狗、鸡、鸭等。小浪底水库库区蓄水后,该村有十几户发展水上网箱养鱼,效益很好。2000年后,养殖专业户发展较快,至2012年,全村462户、2384人中有养牛专业户1户、养羊专业户15户、养猪专业户30户、大型养殖场1家、中型养殖场2家,养殖业年收入120万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郭洼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洼村位于石井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4公里,东至安里村,西至小浪底库区,南至西岭村,北至莲花村,与黄河搭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6年~2011年,获得扶贫资金1000余万元,征地3.3公顷,新建住宅楼6栋13个单元、面积7万平方米,建成郭洼村新型社区,村民住进社区住宅楼。社区内道路、绿化、卫生整洁,村容村貌焕然—新。文化大院、超市、卫生室、图书室、健身器材、篮球场、娱乐广场、游园等设施配套齐全。村民开始使用电磁炉、液化气、空调、太阳能等,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2007年,郭洼村自筹资金30万元,注册成立洛阳老山根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加工品种有合欢芽、珍珠花、山韭菜、山香椿、洋槐花、银千菜、柿子醋、柿饼、蜂蜜、鸡蛋、杂粮等绿色食品10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创纯利润20万元,日安排劳动力20人,每人年均收入1万余元。到2010年,村域面积410公顷,其中农户住房占地面积10公顷,耕地面积74公顷,荒山林地面积320公顷。全村有10个村民组(沟北、坪上、坪下、上地、后沟、前坡、后坡、前沟、郭西、郭东),248户、940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介庄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介庄村位于石井镇政府驻地东北部11公里处。东临拴马村,西接山头岭村,南至万山湖库区,北与安里村接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古以来,介庄村民有栽种果树的习惯,介庄村种植有杏树、桃树、梨树、枣树、石榴树、核桃树、柿子树、红果树、苹果树、樱桃树、葡萄树、无花果树、栗子树等果树。特别是角角岭大黄杏、杨沟花红栗子历史悠久,远近驰名。绿化覆盖率90%以上。1992年~2012年,介庄村已发展杏树果园8座,栽培杏树3200棵,形成独有的“万山湖”品牌,其经济收入年均在50万元以上。每到6月杏熟季节,介庄村车水马龙,买杏和观光者络绎不绝。2009年村“两委”多方筹资建文化大院1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多媒体电教器材1套,光盘200片、科技图书5000册,科技培训教室1个。2010年,全村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0公顷,村庄占地面积150公顷,耕地面积70公顷。下辖西沟、甘泉、介庄、角岭、南岭5个自然村,278户、990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1年年初,介庄村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此项目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至2012年年底,建成介庄中心小学、休闲广场、生活超市、集贸市场、卫生所、文化大院等。筹建高位蓄水池、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等。初步建成200户居民社区,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连同生产生活用房预计总面积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二期建成100户居民住宅楼、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居民生活用房、社区道路、给排水等设施;三期建设100户居民住宅楼,完成果蔬种植合作社、特种养殖合作社、沼气节能工程、采摘观光旅游农业生态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十三部分:红色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井镇区域是革命老区,1944年2月,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窨头成立,并将石井划为第一区。一区民兵非常活跃,不但打击地方上的反动势力,而且还狙击国民党的正规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莲花寨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2月23日,一区民兵及武工队在莲花寨高地上,狙击裴昌会所部骑、步兵及地方土顽的强大攻势,创造了民兵战胜国民党正规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20日,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兵团司令裴昌会率骑、步兵6个旅,为援救洛阳,由灵宝县东进,到达新安县。国民党新安县县长郭质率“清剿大队”及壮丁、庙道数百人,加上卫安生的“济源大队”一部,配合裴昌会部向县北解放区进行“扫荡”。解放区党、政、军人员奉命暂向黄河北转移。21日,裴部进犯新安县民主政府所在地刘黄村,在大山头遭韩沟民兵阻击,打退其6次进攻,为县民主政府的转移赢得了时间。22日,裴昌会部继续向石井方向进犯。一区民兵在龙角坡大摆石雷阵,炸死、炸伤敌军数人及军马数匹。九大队民兵在石井北坡、潭上、山头岭等地3次狙击敌人。傍晚,一区民兵八、九两个大队,加上区干队及洛阳武工队—部共600余人,先后在黄河南岸的莲花寨高地会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莲花寨位于新安北部边境,背靠黄河,地势险要。退守于此的各路民兵,在中共区委书记安畏、副书记孟韬的统一指挥下,连夜做好应敌准备。23日晨,孟韬等率区干队、八大队民兵和韩林率领的洛阳武工队,守卫莲花寨正面高地及西部的后靴迄塔;王振铎、于平华率九大队民兵守卫东部的梁均塔;娄清新率西沃民兵守卫更东部的中木迄塔。上午9时左右,裴昌会部骑、步兵及庙道共约1000余人,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向莲花寨发起进攻。民兵居高临下,用机枪、手榴弹将敌人压了回去。12时许,敌人发起第二次进攻,壮丁、庙道在前,正规军在后,冲到半山腰,被民兵打退。下午2时至4时,敌发起第三、第四次进攻,均被民兵击退。这时,民兵的8挺机枪已打坏4挺,弹药也不多了。安畏、孟韬等指挥部队在傍晚时主动撤出阵地,安全转移到黄河北岸。敌军从东西两侧迂回到山顶时,一无所获,当晚即撤回石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战斗,一区民兵仅以牺牲2人的代价,毙、伤敌100余人,俘敌4人,获步枪4支,打死军马数匹。更重要的是牵制了敌人,掩护了解放区党、政、军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撤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十四部分:姓氏分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镇共有52姓氏:陈姓1456户,李姓1024户,张姓676户,赵姓438户,王姓394户,于姓291户,崔姓289户,高姓240户,姚姓224户,卫姓148户,刘姓121户,常姓118户,杨姓101户,徐姓96户,齐姓82户,尚姓56户,何姓61户,郭姓57户,周姓51户,谢姓49户,杜姓44户,田姓40户,梁姓38户,韩姓37户,范姓33户,付姓30户,魏姓26户,郅姓24户,白姓24户,石姓24户,单姓21户,敖姓20户,关姓17户,廉姓15户,董姓9户,卢姓9户,左姓8户,牛姓8户,宋姓8户,芦姓8户,樊姓7户,壬姓7户,丁姓6户,裴姓6户,宗姓4户,孟姓3户,曾姓3户,靳姓2户,闫姓2户,冯姓2户,上官姓1户,乔姓1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陈姓629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1.4%;李姓460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5.7%;张姓32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的11%;赵姓19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的6.5%;王姓1701,占全镇总人口的的5.8%;于姓1354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6%;崔姓157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5.4%;高姓106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6%;姚姓1040人,占总人口的3.5%;卫姓92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1%;刘姓78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7%。</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姓南宋时期从银川迁到客头,祖坟在井沟村前沟,陈姓主要分布在音头村、郭洼村、庙上村、山头岭村、潭上村、胡庄村、南腰村、山沃村、太平庄村、杨家庄等11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姓据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洪洞迁入新安县北冶骆岭村。于明崇祯九年(1636)从骆岭村迁入栗园村。李姓主要分布在太平庄村、石井村、胡庄村、山头岭村、郭洼村、香头庙村、潭上村、窨头村、龙潭沟等8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姓由济源市邵源北寨村迁入西沃村后到山头岭村,部分是山西洪洞县大移民迁入。张姓主要分布在山头岭村、太平庄村、山沃村、石井村、潭上村、胡庄村、元古洞等7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姓由北冶镇王岭村及山西洪洞县迁入,王姓主要分布在东山底村、寺坡山村、拴马村、潭上村、龙潭沟村、王家沟村等6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姓是“于太公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移而来,先到新安县白墙村,后到大章村,三迁峪里村,四迁胡庄村,五迁栗园村,最后定居石井村”(摘自于氏家谱记)。于姓主要分布在石井村、南腰村、黑扒村、山头岭村、前口等5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崔姓是从巩义白沙迁徙到井沟村,主要分布在井沟村、石井村、东山底村、潭上村、客头村、西岭村等6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姓均来自山西洪洞县,主要分布在潭上村、黑扒村、南腰村、太平庄村、山头岭村等4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卫、刘姓均由山西省英言乡无恨村迁入,姚姓主要分布在西岭村、郭洼村、香头庙村等3个村;卫姓主要分布在介庄村、峪里村、王家沟等3个村;刘姓主要分布在黛眉村、介庄村、庄头村、山头岭村、五顷村等4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十五部分:知名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井为新安县西北古镇,历史悠久,同时又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杰人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李兰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兰滨(1877~1945)字香圃,石井乡太平庄人,清末附生。民国年间以教书为业,曾应聘在新安和济源一些地方教私塾,并曾在庙头国学专修馆任教。他的门生甚多,其中不少人或在国民党为官,或参加共产党投身革命,而他自己则身居茅屋,辛勤执教,一生未涉宦途。1933年,县长李庚白主持重修《新安县志》,聘其为编辑,为主笔人之一。主编毕正纪(孟县举人)赞赏其文才,称其“饱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兰滨又擅吟咏,有《赏茅斋诗稿》1卷传世。卷中汇集其诗作200余首,深刻揭露了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兵匪为患,给人民群众造下的深重灾难;鞭挞了那个时代的种种丑恶世态;反映了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痛苦和自己安于清贫、乐为耕读的恬淡情趣。抗日战争期间曾咏诗多首,痛斥日本侵略者,歌颂英勇杀敌的前方战士。他献身教育,热心爱国的高尚情操,深为时人所敬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4年冬,韩钧奉命率部自延安回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过黄河不久,即专程前往太平庄拜望自己的老师李兰滨。离村10多里,韩钧即下马步行,来到老师的两间茅屋前。李兰滨涕零相迎,挑灯畅叙国家大事和师生情谊。第二天送别韩钧,咏诗相赠,以寄托自己对学生的嘉许和厚望。其一为:“边迪归来意气遒,年华方壮总貔貅。班超不及将军处,跃马还乡已白头。”其二为:“二十年来隶与戎,叫嚣隳突井闾空。凭君一使拨云手,放出青天满地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李兰滨病逝家中。临终前训嘱子孙:不置业,不当政。终年68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马克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逊:又名马文庄,石井乡寺坡山村人,1915年生。1938年到延安入“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嵩县县长、国营八四七厂及五二二八厂党委书记、陕西省文物管理厅副厅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绍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绍甫:本名张自立,石井村人,生于1918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下党支部书记。1940年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安徽省阜阳地区专署办公室主任、地质局物探队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张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忱(1919~2011.04.30),女,原名张希骞,河南新安石井乡龙潭沟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核工业部党组书记、部长,曾任<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六届全国人大财经委顾问,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河南开封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曾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9月参加革命,到敌后从事妇女工作和群众工作。历任河北曲阳县动员委员会妇女部副部长,唐县妇救会主任,晋察冀边区一分区妇救会主任、边区妇救会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北岳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宣传部副部长。此期间曾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高级班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妇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共松江木兰县委副书记、辽宁省委辉南县工作团团委委员、复县县委副书记等职。发动组织群众进行土改运动和支援前线作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起,历任中共武汉市企业党委组织部部长、纺织业党委书记,纺织工业部私营辅导处处长,天津国棉二厂副厂长,华北纺织管理局生产技术处处长,沈阳风动工具厂厂长,市计委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十三局、一局副局长,二机部基建组副组长、一局副局长和局长,核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顾问。1986年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顾问。1964年7月起,任二机部十三局、一局副局长,二机部基建组副组长、一局局长。1982年4月任核工业部党组书记、部长。1983年6月任核工业部顾问。1997年5月离休。2011年4月30日晚23点41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2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姚学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学智:西沃乡安里村人,生于1919年。194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岳区武工队指导员、新安县委秘书、河南省农工部办公室主任、商水和尉氏县委书记、开封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姚学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学信:西沃乡安里人。1945年1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科长、团政委、师政委、军副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姚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光:西沃乡安里村人,生于1921年8月。1938年10月到延安,入陕北公学,后转“抗大”一分校,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教导员、志愿军师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基础教研室副主任(正师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杨绍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绍春1922年出生,石井乡后教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炮兵四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职。离休后住昆明干休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李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瑞:石井乡太平庄人,生于1923年。1944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孟津县长、洛阳市农林局局长和农业委员会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于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川,1924年出生,石井乡石井村人。1944年7月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任中央芭董舞团党委副书记,行政级别十二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批判,1978年平反后任文化部电影出版局局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陈学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学华:石井乡庙上村中王沟人,生于1926年。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海军系。曾任海校教研室主任、海军重庆办事处副主任、党委常委,正师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高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昊:石井乡人,生于1926年。194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总参测绘局政治部处长、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赵振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振明:石井人,生于1926年。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安、渑池、汝阳等县县长、县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陈志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志平:石井乡胡庄人,生于1927年。1947年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安县粮食局局长、副县长,洛阳市化肥厂书记,洛阳市瀍河区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李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会,石井乡东坡村人,生于1927年。1945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洛阳专署人事科科长、文教局局长、洛宁县委副书记、河南师范大学(今河大)党委办公室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6.高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鹏,石井乡三王庄村人,生于1929年。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副书记、高中校长、县委宣传部长、洛阳地区水利局副局长、豫西农业专科学校副校长和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7.姚宗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宗化(1932~2008)石井镇郭洼村人。1951年参加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新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科委人事处秘书,磁涧公社党委书记,新安县卫生科科长,铁门公社社长,“革委会”副主任,石寺公社党委书记,县纪检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县纪检委书记等职。1984年5月和1987年5月,在新安县六届、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连续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0年5月在新安县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1987年11月,在洛阳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当选为河南省第七届人大代表。1993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姚学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学孟1938年10月出生,石井乡安里村人。1964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同年8月分配到新疆建设兵团五师工作。1965年~1983年,先后任农五师八十一团四连连长、八十一团磷肥厂厂长、八十一团生产科科长、八十一团团长等职。1986年到中央党校学习,1988年1月任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副师长、党委常委。1996年5月任正师级巡视员,1999年3月退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梁二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二军1956年出生,石井乡王家沟村人,1982年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同年到德国留学,后获博士学位。后任郑州大学教授、研究室主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侯占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侯占国,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河南新安县石井乡五顷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曾任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22年6月,侯占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要履历:1979.09至1982.07安阳农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1982.07至1984.06河南省新安县商业局干部;1984.06至1985.10河南省新安县商业局副局长;1985.10至1990.08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党委副书记、经联社主任;1990.08至1992.05河南省新安县磁涧乡党委书记;1992.05至1994.08河南省新安县五头乡党委书记1994.08至1996.06河南省新安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期间:1993.09-1995.12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学习)1996.05至2001.09河南省新安县政府副县长;2001.09至2005.07中共河南省新安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2005.07至2006.05中共河南省新安县委副书记、政府副县长;2006.05至2008.10中共河南省新安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正县);2008.10至2010.11中共河南省新安县委员会常委(正县)、万基控股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2010.11至2011.1中共河南省伊川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理县长;2011.1—2014.03伊川县委副书记、县长;2014.03—2016.01伊川县委书记;2016.01—2016.06洛阳市政府副市长、伊川县委书记;2016.06—2022.02洛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2022.02—洛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一级巡视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李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琰1966年3月出生,石井乡太平庄村人,西北大学生物系毕业,2008年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2.陈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倩曾用名陈维康,石井镇元古洞村人。1968年7月出生,1992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钻井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终南书画院(省直))名誉院长。1992年~1995年,在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钻井工程处32648钻井队任工程技术员、钻井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5年~1996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钻井工程处生产调度室调度员;1996年~1997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钻井工程处党委办公室机要秘书;1997年~1998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钻井工程处32149钻井队指导员;1998年~2000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32649钻井队队长;2000年~2001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长庆钻井总公司市场开发部招投标办公室主任;2001年~2004年,长庆石油勘探局长庆钻井总公司青海油田项经理兼任总公司市场开发部副主任;2004年~2005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长庆钻井总公司市场开发部主任;2006年~2009年,任长庆石油勘探局长庆钻井总公司第二工程项目部党总支书记;钻井高级工程师;2009年~2011年,任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第二工程项目部经理;2012年至今,任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3.张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辉1972年9月出生,石井镇前口村五顷村民小组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后。2003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液晶类聚合物复杂流体数学模型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2007年~2008年在德国做洪堡学者,后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井镇(区、乡、公社)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览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井镇(乡、区、公社)政府主要负责人—览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2年石井镇各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一览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