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繁华德山街

芦山

<p class="ql-block">  原常德市德山街古镇座落在这大堤外滩上下一公里的地面。</p> <p class="ql-block">前几年古镇被废弃后曾堆放着一片宛延数百米的沙丘。</p> <p class="ql-block"> 也曾繁华德山街(上)</p><p class="ql-block"> 史宏新</p><p class="ql-block"> 在常德市武陵区城东十里之遥的沅水河畔,曾经有一座百年小镇,叫“德山街”。它背靠芦山大堤,西邻马家 吉,南与孤峰岭、老码头、苏家渡隔江相望。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这座小镇,曾凭借紧靠沅水,且离常德城近的优势,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水运码头,是这一带木材、棉花、大米、蔬菜等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对促进当地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发挥过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随着水运的兴盛,德山街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它却悄然淡出,并逐渐消失。现在,人们站在孤峰岭对岸的大堤上放眼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延绵不断、堆积如山的沙丘,再也寻觅不到小镇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德山街,直到19岁才离开这块热土,脑海里多少留下一些小镇的记忆。可以说,我是上世纪中叶德山街历史的见证人。</p><p class="ql-block"> 石板路上立高墙 </p><p class="ql-block"> 窨子屋前排商行</p><p class="ql-block"> 德山街仅有一条西起马家吉 ,东到现在的造船厂,不足两千米的狭长小街,街宽三四米,最宽处也不足5米。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街道都还是麻条石铺就的石板路面(1956年后,才改为水泥路)。街道两旁,多数为徽式建筑的窨子屋。青砖、黑瓦,墙面都抹上白灰。街道上每隔七八十米便横有一堵约10米高的马头墙,与街道两边的房屋连作一体。高墙下面街道通过的地方,留有一个4米高的拱门,人们称它叫“拱墙门”。这道高墙是用来防火的。</p><p class="ql-block"> 窨子屋高大宽敞,临街面多为商行、店铺。店前挂有匾额和招牌,柜台成“L”型,除一些大商行外,一般都以梭板为门。每天开市、闭市都由店铺的伙计或者学徒来上下这些梭门。店面往后,都有两进房屋和天井。第一进为经营、办公和接待客户的场所。第二进的天井两侧有东西厢房,然后是主人的卧室和堂屋。再往后就是厨房、餐厅及伙计们的住房、仓库等。</p><p class="ql-block"> 除徽式建筑的窨子屋外,还有一部分是两层楼的木板房和平房。在德山街的上街,有人在一处高台小院内修建了一座三层楼的洋房。洋房的柱子、大门和窗户格子上还刷有或红或绿的油漆。小洋房修建得别致典雅,解放后曾作为德山派出所的办公楼,后来又给邮电所做了营业室。</p><p class="ql-block"> 德山街以七姑巷为界分上下街。七姑巷以西称上街,以东称下街。从北到南还有六七条小巷,如七姑巷、张家巷、覃家巷、代家巷等。这些小巷一头连大堤,一头在河边。每条巷子的下河处,都有青石岩砌就的码头,便于船只装卸货物和居民下河洗衣挑水。</p><p class="ql-block"> 七姑巷东西两侧约200米长的街面,是德山街最繁华的地段。它不仅是商业经营的宝地,也是小镇的经济文化中心。一些大的商号,诸如“康永兴木号”、“公强(棉)花行”、“和记(棉)花行”、“康盛堂米行”,康运福、黄言裕、文言顺等南货店,杏花村酒家及大和堂、长康堂大药房都云集在这里。此外,还有一些钱庄、银行、渔行、桐油行、杂货行、饭铺、小吃店,真可谓是店铺林立。这里不时还有一些耍猴的,耍杂技的,唱“西洋镜”的,打三棒鼓的,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毛家茶馆听“说唐” </p><p class="ql-block"> 大戏院里演出忙</p><p class="ql-block"> 随着德山街木材业、船运业的发展,茶馆等休闲行业也应运而生。在不足500米的地段就开了十多家茶馆。其中以七姑巷东侧的毛家茶馆为最盛。</p><p class="ql-block"> 每当夜幕降临,各家商行气灯初放之时,毛家茶馆早已座无虚席。只见说书人清了清嗓子,把惊堂木往桌上一拍,话说某某如何如何,就眉飞色舞地说开了。什么《方江女侠》《岳飞传》《说唐》,可谓好戏连台。原本闹哄哄的茶馆,一时间鸦雀无声,就连茶馆门前的台阶上也挤满了听书的路人。</p><p class="ql-block"> 从七姑巷西行200米,有一座“水府庙”。庙门南开,背后连着一座“大戏台”。大戏台高两米,台面约五六十平米。这是木商、船商在祭祀河神和举办大型活动时,请来戏班唱戏的地方。从戏台向北走过一个广场,就是“水府庙”的大殿,大殿上供奉着河神和其他一些神灵。木行老板、船老板和运木工人们,在木排和船只开发之前,常来这里烧香祈福,祈求河神保佑平安。</p><p class="ql-block"> 在七姑巷东侧200米处,有一座“德山大戏院”。这是解放后修建的。德山大戏院是一座木质人字顶结构的建筑,可容500人看戏。戏院右边是票房,进入大门有一个可以转动的木栅栏。场内座位全是带靠背的长条椅,椅背上还可放茶杯。每张条椅可坐4人。如客人需要,戏院茶房还有茶水供应。每杯2分钱。舞台上方挂着4盏煤气灯,台上放着十几块舞美工作人员绘制的可以移动的景片。大戏院建好后,这里上演过若干场汉剧、歌剧、话剧和花鼓戏。鼎盛时期有时一天演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常德汉剧团的老艺术家肖兰芳、毛太满都曾多次来这里演出。看戏的观众,除当地人外,有相当一部分是老码头、苏家渡一带的居民和农民。除专业剧团外,德山大戏院里还经常有业余的文艺演出。我中学时代的学长和当地业余文艺团体,就曾在这里演出过歌剧《橘林相会》和《王秀兰》。我和我的同学们也在这里演出过话剧《中秋之夜》。大戏院有时还放电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德山大戏院成为德山地区的文化娱乐中心。 </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德山街,比这些现存的湘黔古镇还要繁华、兴旺。</p> <p class="ql-block"> 也曾繁华德山街(下)</p><p class="ql-block"> 史宏新 </p><p class="ql-block"> 沅水河畔号声紧 </p><p class="ql-block"> 木排延绵排成行</p><p class="ql-block"> 提起德山街的产业,最雄伟最壮观的,恐怕要数木材业。</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德山街木材业最兴旺的时候,这个小小的沿江小镇,竟有三四家木材行、200多运木工人(人称“排古佬”)。每到夏日,只见德山河里的木排,一块接一块,一片连一片,从马家 吉一直到造船厂,延绵上千米。运木工人编扎木排的号子声和量木记账先生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德山街的木材,一般都是由本街木商从沅水上游的贵州或洪江、辰溪那边收购来的。当地人先将山上的木头砍伐下来,然后利用山洪滚放到小溪、小河里扎成木筏和小排,这些木筏和小排再被放排工人趁洪水季节放运到德山。到德山后,木商通过包头雇请运木工人,将小排拆散,再用专用的“钩把”(一种安有铁戟和铁钩的长木柄的做排工具)和篾缆子把拆散的木头重新编扎起来,做成一块块篮球场大小的大木排,并用木板盖成房子,用于运木工人的生活。木排的前后两头各安了两把“拨招”,用于拨正木排前进的方向。每节木排的两边都安上两三把“划水招”,用来推动木排向前行进。运木工人双手抓住“招”把,双脚蹬紧脚下的木头,人朝后仰着,使劲地朝胸前扳,排就向前行进了。有时,运排还需要用一种高大的专用木船来牵引。这种船长六七米,宽两三米,高出水面一米多。船尾安有“拨招”(相当于船舵),船体两边各安了三四把“划水招”(相当于桨)。</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木排的运输就靠轮船拖运了。</p><p class="ql-block"> 德山街启运的木排,从沅水入洞庭,再进入长江,至汉口、南京等地销售。当时,经营木材是个很赚钱的生意,听老人们说,从德山发运一次木材至南京,其利润常在万块银元以上。</p><p class="ql-block"> 因为木排的编扎,离不开“缆子”,木材行业还带动了德山街的“篾缆业”发展,德山街的上街头和下街尾,就建有七八家篾缆厂。</p><p class="ql-block"> 编扎和牵引木排用的篾缆,根据不同的用途,有大小不同的型号。篾缆直径最大的有碗口大,最小的也有大拇指那样粗。缆子的制作工序,大概是先将竹子劈成宽窄、大小、厚薄不等的青篾和黄篾,再以黄篾为缆芯,用青篾裹,像编辫子一样编制成的。编好的篾缆再放入石灰水池里浸泡。较粗的篾缆一般是在粗大的楠竹搭成的塔架上编成的。最高的塔架有三四层楼高,远看就像是一座瞭望台,塔顶的操作平台约有四五平方米,可容三人在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编制篾缆。工人们先用绳索将劈好的竹篾通过滑轮拉上塔架,让编缆师傅在塔架平台上编制,等编成的篾缆下地以后,再放入石灰水池中浸泡,使其变得柔软更有韧性。</p><p class="ql-block"> 为木材业服务的,除了篾缆厂外,还有一些专门打制铁戟、铁钩的铁匠铺和专做“钩把”长柄的木器行。</p><p class="ql-block"> 义渡厅里避风雨 </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上话家常</p><p class="ql-block"> 沅水河边,除了木排之外,在七姑巷等水运码头还经常停泊着一批批整装待发或正在卸货的船只。码头工人嘴里含着竹签,双手托着背上重负的货包,汗流浃背地在码头上爬行。那时,德山街的码头工人多达上百人。</p><p class="ql-block"> 德山街的上街有个“义渡厅”。“义渡厅”既是德山街的唯一渡口,又是上街的一个水运码头。渡口临街处建有一座砖石结构的大厅,两层楼高,厅内面积约有五六十平方米。大厅顶部的横梁上,搁着经修缮并用桐油油饰过的渡船。大厅临街的拱门上方,书有“义渡厅”三个大字。这座大厅主要是让过渡人遮阴避雨和候船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渡口有五六条船两岸对开。渡船约五六米长,两米五宽,船上没有篷,船尾有艄公,船头有两把划水桨。过渡人划桨的可以免过河费。“义渡厅”渡口的对岸便是老码头。从德山街去市二中上学的学生,每天都在这里过渡。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里就改为轮船过渡了。</p><p class="ql-block"> 在“义渡厅”渡口,还停泊有许多小乌篷船。在交通不便的当时,从德山街去常德城,需沿大堤走10多里旱路,不想走路的,便可在这里乘坐乌篷船(当时叫“搭划子”)。这种小船可同时乘坐四五人,船舱有篷避雨。船老板生活起居都在船上,有炉锅、柴火,可以做饭。将船舱的铺盖一卷,便可搭客。船老板在船尾划着双桨,乘客在船上拉着家常,约一个小时才可划到常德城,在陡码头(现在的市六中大堤边)起坡上岸,全程记得好像是收2毛钱。那时的德山街人去“广德医院”(现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大都搭划子进城。</p><p class="ql-block"> 德山街在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劫难,一次是1943年侵华日军的轰炸,一次是1952年长康堂药店失火引发的火灾。这两次灾难大伤了德山街的元气,使这座小镇失去了以往古镇的一些风采,但解放以后仍然有一段兴旺和发展的时期。</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德山街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儿时在那里生活的一切都还记忆犹新。肖兰芳、毛太满在大戏院塑造的艺术形象,毛家茶馆说书人眉飞色舞的音容笑貌,以及同学们背着书包摆渡上学的情景,都还历历在目;运木工人做排的号子声,还经常在耳边回响。每到清明节,我去德山扫墓,总还想去那里看看。每当站在茫茫荒凉的沙丘面前,凝望对岸的孤峰岭,便不觉有几分凄楚与怅然。不过转念一想,德山街的淡去与消亡,毕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德山街虽已不复存在了,但关于她的繁华往事,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珍贵的童年记忆。 </p><p class="ql-block"> (本文于2015年1月19日和26日分上、下两期在《常德晚报》”沅澧文化”专栏刊载。后由“尚一网”转发)。</p> <p class="ql-block">运木工人将从沅水上游运来的小木排在德山街宽阔的水面聚集,然后再将小排编扎成篮球场大的大木排。</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工人们将拆散的木头编扎成大排</p> <p class="ql-block">运木工人为自已搭建生活起居的工棚和木屋</p> <p class="ql-block">篾缆厂的工人们在为编扎木排劈篾 、编缆</p> <p class="ql-block">已编成的篾缆</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靠水运码头兴旺起来的德山街开始步入萧条和衰落。</p> <p class="ql-block">  古镇情</p><p class="ql-block"> 史宏新</p><p class="ql-block">七姑巷 义渡厅</p><p class="ql-block">百年兴衰忆古镇</p><p class="ql-block">涛涛沅水 难书哺育情!</p><p class="ql-block">何处追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排稠 篾缆兴</p><p class="ql-block">排夫飞歌江上吟</p><p class="ql-block">乌篷绕水 送君入鼎城 </p><p class="ql-block">谁与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帆停 码头静</p><p class="ql-block">“杏花村”前宾客迎</p><p class="ql-block">庙台唱戏 夜闻说书声</p><p class="ql-block">梦与同听!</p><p class="ql-block">兴废寻常事 自古亦难评</p><p class="ql-block">莫为沙丘恼 喜迎高铁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注:2015年1月15日夜,当我写就《也曾繁华德山街》这篇回忆录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似余言未尽,接着又写下了这首古风歌词《古镇情》 歌词中“乌篷”:指从德山街开往常德城的载客小船;“杏花村”:指德山街当年一家小有名气的酒楼;“庙台”:这里系指水府庙唱戏的大戏台。)</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我们史家的老屋就座落在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