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阅读是长根的事业。要想成为一个卓越教师,必须要根植于深厚的阅读。</p>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许昌市光明路小学的王议婉,我为大家分享的图书是《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p>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谷里书院”创始人——张祖庆所著。这本书中没有刻板严肃的长篇大论,也没有什么强理论、强学术著作,而是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让我能够在书中也能找到自己教学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1.那些与课纠缠不休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2.从新手到卓越的课堂修炼</p><p class="ql-block"> 3.当我们谈语文时,我们谈什么</p><p class="ql-block"> 4.评课就是评自己</p> 读书感悟 <p class="ql-block">一、重视倾听的习惯养成</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考试时,班里那些口若悬河的孩子,常常考不过那些安安静静地孩子。平时尽心尽力讲过一遍又一遍的知识点,学生做起来还是出错。这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出在哪里,我对此疑惑不解。</p><p class="ql-block"> 翻阅这本书,张祖庆老师告诉了我答案。听,被长期忽视与轻慢。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里提道:“互相倾听是相互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从教师和学生互相倾听开始。</p><p class="ql-block">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把“听”归为语文能力之首,是有道理的。会听是会读会写会说的基础。会听,就是专注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会听,就是会梳理别人话语中的重点;会听,就是会让不同的想法和自己交流,或共鸣或碰撞,产生新的思想。安静地听,完整地听,是母语学习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二、学会打磨自己的课</p><p class="ql-block">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师日常生活中的水流花开,才能推动自己的永续成长。书中提到,刚入职的新老师,多花时间磨自己的课,走向成熟的老师,要多花时间磨自己这个人。</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在书中提到他会反复回看自己的课堂,最多的回看次数有三十多次,他总结了许多经验,产生了不少灵感,获得了很多警醒。正是这样的用心与付出,张老师让那些有一堆毛病的课,经过自己细心打磨,找出自己不足之处,在下一次课堂中慢慢地改进,最终让自己的课堂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就是自己打磨课的一个过程,自己与自己较量。我觉得磨课,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磨练。闲暇之余多看看教学的专业书籍。不断打磨自己的教育思想,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自身水平提高了,课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多把工夫花在“功夫”上。好好练朗读,好好练板书,好好写批注。提升自己的基本功,才能真正上好每节课。毕竟,高质量的示范,是最好的教学方式。</p> <p class="ql-block">三、持续阅读,汲取能量。</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长根的事业。要想成为一个卓越教师,必须要根植于深厚的阅读。张老师提到的这点让我们了解到了每个名师的成长路径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学习,从而汲取能量来充实自己。</p><p class="ql-block"> 阅读,才能让一个教师持续往前走。但你能不能走远,还要看你的底气。底气从哪里来?底气是从书堆里冒出来的。阅读是促进成长的最好方式。张老师提醒自己,也提醒我们,阅读要聚焦、聚焦、再聚焦,一年深入阅读一类书,深入地阅读一个作家,慢慢地让自己在某一个领域能够深入下去。</p> <p class="ql-block"> 守得住初心,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耐得住寂寞。是张老师给我们最真诚的建议,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扎实地练好教学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努力从新手走出来,成为一个有底气的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读了张老师的这本书,其中很多语言让我醍醐灌顶,也明确了自己以后的教学方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这些道理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使用起来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虽然不容易,但却必须努力去做,不断努力提高,让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