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仉振清

<p class="ql-block">百善孝为先</p><p class="ql-block">仉振清</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师们!美好的春天在拥抱着我们,我们都想让家庭更加幸福、和谐、美满,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报效祖国。那应该怎么做呢?从现在做起,以孝当先,三年之后必有改观。</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种过地,懂得要想除掉田野里的杂草,那就得种庄稼,同样,要让我们的心灵无纷扰,就需要用美德去占据,这个美德就是“善”,包括视善、语善、行为善。视善,就是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寻找他人的长处,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升自己;语善就是多说和美之语,多读圣贤之书,比如《弟子规》、《论语》等等,不传是非之事;行善,就是具体到行动之中,帮助邻里、同事、朋友、多做利他之事,主动帮助他人。</p><p class="ql-block">百善孝为先。家是我们的源头,家是我们的根本,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每个家庭好了,世界就祥和了。在家里,我们每个人尽好自己的“道”那就是“孝”。媳妇有媳妇道,婆婆有婆婆道,像我吧,最初是女儿,后来成为媳妇、妻子、妈妈。女儿就应听父母的话遵从父母的教诲,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并要学会干活,懂礼节,长大后不能给父母丢脸。长大结婚后成了媳妇,这是人生重大转折点。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就是指我们媳妇。媳妇就要给全家人带来喜庆,嘴角要时刻上扬,要孝敬公婆,和睦妯娌。作为妻子,要相夫教子,助夫成德,夫妻之间互相尊重。在家里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女人以柔为美,当有冲突时我们应矮下来,先应着(好、行、是,我知道了),等先生心情好的时候再和他探讨,分析,这时也要以尊重为前提,不能以说教为目的,在家我们是老婆,不是老师。各自天晴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p><p class="ql-block">一、孝敬公婆 和谐家庭</p><p class="ql-block">家庭和谐是一切的根源,而家庭和谐离不开婆媳关系,婆媳关系一直是微妙冲突而又复杂的,我家也不例外。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结婚后一直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洗衣、做饭、这些家务只要是我下班后都是我来做。一天傍晚,我做好晚饭端上圆桌 ,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始吃饭,每次都是老人先吃第一口。婆婆吃了一口菠菜眉头紧缩、满面愁容地瞪了我一眼说:“菠菜这么咸,怎么吃啊?”我的第一反应:做饭还有错,以后不做了,谁爱做谁做。随后又想到了出嫁前一天妈妈的叮嘱:到了婆家要相夫教子,尊敬公婆。我随即胆战心惊的尝了一点:真是太咸了。我怎么这么粗心呢?不知道先尝尝,惭愧的小声说:“妈,对不起,我错了。麻烦您等一会,我再去重做一些”。婆婆的脸色随即阴转晴:没事,不用再去做了,可以少吃点。婆婆不再纠结,我才如释重负。</p><p class="ql-block">我们当时居住在平房,饭后洗碗是在院子里一个水泥平台上。有一天,我在洗碗时不小心“啪”打碎了一个碗,婆婆正在院子里种菜听到响声后立马说:“小仉,我们家的碗都是你打破的”。打破了碗本来自己很羞愧很自责,听了婆婆的话更是雪上加霜,我哽咽了一会,深吸一口气放松一下,又想到了妈妈的叮嘱:到了婆家要听婆婆的话,不能给父母丢脸。迟缓了一会我说:妈:“我知道错了,下次一定注意,改掉毛糙的毛病”。随后婆婆眉头渐渐舒展开:“打个碗没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摩擦还是常有,一次次的忍耐,自己难以承受,就回到娘家向妈妈诉苦:从小在家听您的话,习惯了,很容易。您让我事事时时听婆婆的话,太难了,太委屈我了。我只是嘴上勉强答应婆婆,但心里一直憋屈的很,有想爆炸的感觉。妈妈您也太守旧了,几十年一直听奶奶的话,从没有和奶奶拌嘴,也这样要求我,我做不到。-----妈妈拿出了姥爷(姥爷曾经是秀才)教给她的传家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宝典,耐心的给我解释,告诉我道理:“结婚后,你就是婆家的人,父母教育你,必须恭敬听从,父母斥责你,要顺从接受。结婚成了媳妇,这是人生重大转折点,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就是指媳妇,媳妇就要给人家带来喜庆,嘴角要时刻上扬,要孝敬公婆,和睦妯娌。这是本分。当遇到问题时向内求,都是我不好,改正自己的错误,做好自己,多为他人着想,别人就会对你不同。</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时间,我牢记妈妈的教导,多找他人的好处,放大他人的长处,以《弟子规》做镜子,反省自己的不足。并时时提醒自己:劳动是最尊贵的修行。作为儿媳,我是一切的根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家务活就是我的,我要撒欢地干,干了别唠叨。 婆婆是长者,年轻时是生产队长,妇女主任,一直是家长的家长,自然是我的楷模,我应从内心恭敬婆婆,婆婆怎么说,我就怎么听,怎么干,但我也知道,家人天天在一起生活,勺子碰着碗是难免的,这时我会先静下来,然后自言自语唱歌;婆婆不会错,婆婆如果错,一定是我看错,如果不是我看错也是因为我的错导致婆婆错,如果认为婆婆不会错,你的日子过的一定很不错!歌唱的多了,儿子也会跟着唱:奶奶不会错,奶奶如果错,一定是我看错-------。</p><p class="ql-block">渐渐的儿子也会唱了。</p><p class="ql-block">家是讲情的港湾。我会时时感念长辈的恩情,爱屋及乌,我爱我的先生就应爱我的公婆。我常常在丈夫面前念叨老人对我的好,感知老人的爱,遇到事情我先从自身找问题,反省自己的行为,用爱和感恩包裹着自己的心。种下爱和感恩的种子,怨恨的杂草就无处生存了。</p><p class="ql-block">公婆对我好的地方,我要天天记在心里,时时跟亲朋好友念叨,常常的跟孩子也要唠叨,因为在长久的重复讲述中,这份善念和对老人的感恩之情就会扎根在孩子的心里了。而且当老人知道自己在我们心中是如此和善的人时,他们也能够感受到我们这份诚心和孝心,那么我们和公婆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了。久而久之,我们和公婆之间也能做到彼此理解,相互的关爱体贴。</p><p class="ql-block">93年的冬天,我上夜班,是下午四点的班。下午三点钟,我家来了三个不速客人,当时婆婆不在家,我也不认识 。从我先生和他们的对话中,我得知是婆婆娘家的三个表哥从西山五里来城里做事,顺便来了我们家。从他们的表情和衣着我看到了他们的心酸与艰辛,我说:“这么冷的天,我给舅舅下碗面吃吧”舅舅们对视了一下不好意思的说:“给你添麻烦了”。从舅舅这句话中我明白他们已经很饿了,家里正好有豆腐,我炒了一锅白菜豆腐,特意用大碗盛的面条、每人一碗,两个荷包蛋都放在了碗底。舅舅们一边开心的吃着面,一边不停的说着好吃好吃,谢谢谢谢!我告诉舅舅:我平时每天都上班,都是妈妈买菜,做饭,在照顾我们。等我们下班回家后,妈妈就把饭做好了,我做饭很少,做的也不好,还望舅舅包涵!还希望舅舅们常来做客。我也是农村孩子,还有点笨,但是妈妈从不嫌弃我,总是耐心的教我做家务,所以我非常感谢感恩我妈妈。之后我就上班去了。第二天婆婆开心的告诉我:“你仨舅舅可高兴了,说我很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儿媳妇.”3岁的儿子也在身边撘话:奶奶还说妈妈不舍得吃鸡蛋,妈妈总是给爷爷奶奶盛上鸡蛋。家人之间互爱的种子,就这样在儿子的心灵已悄悄生根。孩子是镜子,折射的是父母,对于他人的帮助,心怀感恩和敬畏,才是最好的启蒙教育。</p><p class="ql-block">二、孝敬公婆 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我们孩子成长最好的方式是明理、最快的受益是行孝。 “儒”:人人都需要的教育。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允许每个人活出各自的精彩,你只需做好你自己。</p><p class="ql-block">教育子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让孩子爱上家人、学会家务、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是一种智慧。 我儿子在三岁时就能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们和父母一直生活在一起,吃饭是在一张矮桌上,当我整理好饭桌准备吃饭时,就引导儿子帮我搬小凳子。我盛饭时,让儿子帮我摆筷子,我盛好第一碗饭都是先给爷爷,再给奶奶,儿子也跟着:“爷爷的、奶奶的、爸爸的、妈妈的、我的”。都坐下后,我就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爷爷、奶奶,告诉老人家 说:爸爸、妈妈您先吃!等再吃饭时,儿子就抢在我们的前面去搬凳子,摆筷子:“爷爷的、奶奶的、爸爸的、妈妈的、我的、一共需要五个凳子,需要十只筷子”并且把筷子、凳子都摆放整齐。开心的说:爷爷奶奶先吃,我们再吃。儿子在学习干家务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学会了配合,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习惯于“长者先、幼者后”。</p><p class="ql-block">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长辈,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将来走上社会,才会更加受用。很多时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影响到孩子未来路上的关键选择和决定,最终影响到他的命运。&nbsp;</p><p class="ql-block">三、生活小事 蕴含孝道</p><p class="ql-block">1、一副毛衣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家务活就是我的,我要撒欢地干,干了别唠叨。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婆婆有双皮鞋特别心爱。每次我擦皮鞋时悄悄的先给婆婆擦,有一次我正在擦着皮鞋,邻居二姨来我家串门一眼就认出了婆婆的皮鞋,羡慕极了:“有你这样的媳妇真幸福”。“好媳妇”称号很快传遍大街小巷,婆婆自豪极了!</p><p class="ql-block">2、姐姐的毛衣针。儿子快三岁时,我也想学着给儿子织一件毛衣,向儿子的姑姑借了一副竹子的毛衣针。两个月后毛衣织好了,我正在和婆婆包水饺,姐姐来了,说过几天要用毛衣针。我赶忙去找,四根竹子针竟少了一根,“姐姐,对不起,姐姐先吃水饺,我再找找“。第二天,姐姐又到我家说:“小仉,我的针找到了吗?”我忙说:“姐姐 对不起,针还没找到呢,我再继续找。”第三天,姐姐又到我家:“小仉:我的针找到了吗,你也真是忙人,我这么好用的针你怎么给我弄丢的。”我忙说:“姐姐,实在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找不到了。你先别生气,我再想想、再找找”。这时婆婆骑着三轮车出去了,半小时后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副竹子针,没好气的喊着姐姐的名字:“小蕾(姐姐的小名),给你的毛衣针,不就是一块钱一副针,也就是人家小仉脾气好,要是别人早和你翻脸了,你每天都来吃吃喝喝,从没有嫌弃过你,而你还不知好歹----。”婆婆的举动即鞭策着我,又温暖着我。让我明白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人一低头命运就改变了。</p><p class="ql-block">3、大哥买房:生活愉快的过了三年,1993年,在山东理工大学教书的大哥学校集资买房,妈妈得知儿子还缺2万元,自己手里又没钱,爱莫能助,无奈想了一个下策:把我们的老房子卖掉、能卖3万元,2万给大哥添上买房,余下一万给两个媳妇补买首饰。我知道后和先生商量:老房子是妈妈的根源,是妈妈引以为豪的祖业,妈妈内心是不舍得、真心不想卖,卖房是出于无奈。第二天,我把我们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又向我妹妹借了3千元,凑够了2万元。当我把2万元钱递到妈妈手里时,一向坚强如铁、口若悬河的妈妈哽咽了,把我紧紧的抱在了怀里。-—真的是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p><p class="ql-block">4、巧设计策 公婆开心: 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希望生活平静如水,但水花四溅总是难免的,我家也是一样。我先生一家传承了血气方刚的性格,争吵不免。有一次,孩子的爷爷、奶奶因为一盆花吵得不可开交。爷爷很喜欢花,养了十多年的兰花好不容易开花,奶奶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花摔碎了,爷爷大发雷霆。奶奶说:不就是一盆花,值几个钱、用得着吗?爷爷说:不是钱的事,是态度,做了错还有理。这样僵持了一周,怎么也劝不下,我想这样下去,家庭温暖没有了,也会伤两位老人身体。我灵机一动,模仿老人的笔迹给对方写信,然后放到各自的枕头底下,故意露着一点,好让他们看到。信是这样写的:亲爱的,这么多年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很多,我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很感激你,很在乎你,我们养花是为了欣赏的、用来开心的、愉悦的,不是拿来生气的。奶奶回家看到信流泪了;“小仉,快看,你爸会说好话了”。爸爸看到信更兴奋;“小仉,你妈会写信了,今天我请客,我们去饭店给你妈好好庆贺庆贺!”两天之后,秘密公开了,两封信出一人之手,并且一模一样。我的模仿能力也太拙了!但在这之后我被封为全家的调解委员会主任,什么婆媳有矛盾,父子吵架了,哥嫂有争议了,都和我聊聊,我就帮着开导开导,这样子和婆婆一起和谐的生活了十多年。验证了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的魅力。&nbsp;</p> <p class="ql-block">5、婆婆临终赞美:1999年婆婆得了心脏病需要住院治疗,当时还没有医疗保险,住院费需要自己全额缴纳,婆婆担心慢性病住院会花很多钱,不想住院,我就开导婆婆:现在我们工资都高了,我的工资足够全家人生活,您儿子和我爸爸的工资给您治病,我们一定没问题。在我的开导下婆婆安心的住进了医院。在婆婆住院期间,我和先生轮流陪床,我下班后直接赶到医院,在医院陪伴婆婆聊天,顺便给婆婆按按后背,舒缓舒缓腿脚。临床病友说;真羡慕您,有这么好的闺女,又贤惠又体贴。这时婆婆总是自豪的说:这是我小儿子的媳妇,比女儿还贴心的媳妇。</p><p class="ql-block">在婆婆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是我先生陪床。婆婆拉着儿子的手说:“妈要走了,妈只有一句话叮嘱你:记得一定听你老婆的,听小仉的,我们这个家就没错。”十多年又过去了,直到今天,先生对我一直呵护有加。真心感谢婆婆对我的信任,让我家庭和睦,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刚结婚后不久,婆婆和邻居二姨说:“你看小仉,黑干憔瘦的,又土里土气,又不会做活,我感觉配不上我们家儿子。”而到今天:婆婆对我完全的肯定与褒奖,是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让我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美满。</p><p class="ql-block">6、给公公找老伴:现在我们条件好了,老人衣食无忧了,孝敬老人的“心”更重要。我婆婆去世一个月后,孩子爷爷想找个老伴,我先生姊妹三个都反对:娘刚走一个月,爸太无情了,不行!就是不行!我就说服他们:虽然我能帮爸爸洗衣做饭,但我们无论多孝都做不到每时每刻陪在老人身边,有些事是我们儿女无法做到的,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爸爸有个伴他开心,我们省心,何乐而不为?经过我的多次开导,先生终于松口了:反正有什么事都是你的,我们不管了,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帮爸爸找上老伴后,爸爸可开心了,用三轮车带着阿姨常常逛公园,去庙会,爸爸人也精神了,回家还帮着我做饭了。这样开心的过了三年,阿姨突然得了脑血栓,嘴、眼歪斜。我知道后第一时间把阿姨送到医院,陪阿姨治疗了十多天后有了好转。这之后爸爸什么事都是我的,从拆洗被褥,缝补衣扣,看病查体,到银行取钱,更多的是接听电话。前段时间,大哥大嫂回来了,我们在一起聊天,听到座机铃声:我先生一看立马喊我:“小仉,爸爸的电话,快接电话”。爸爸在电话里告诉我:你哥哥大约几点来,我今天不去公园了,在家等着你哥哥。就这样,什么事爸爸都乐意找我,全家人非常亲近我,在家虽然我是最小,但什么事都商量我,让我出主意,他们总是自豪的说:有小仉在,我们都省心,都放心!</p> <p class="ql-block">孝敬老人 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朋友们:孝,不仅能让我们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还有更妙的作用,就是能让我们身体健康、解除痛苦。</p><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我的妹妹因和婆婆闹矛盾,而出现了头痛、眼痛、腰痛。我根据自己的所学,给她对号入座:头痛是对抗老人所得,眼病是看别人的缺点收脏而得,腰痛是心烦自己的先生而得。并且让她明白:百善孝为先,不管父母慈不慈,只管自己孝不孝;不用远道去拜佛,父母就是活菩萨。同时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妹妹明白了道理,就时时处处找婆婆的好处,上班前、下班后多喊妈妈。真心的赞美婆婆,拥抱婆婆。老人面对甜言蜜语的媳妇,开心极了,逢人就夸;我的儿媳是如何如何的温柔,如何如何的体贴。先生也被感化而明理了,家庭和睦了,妹妹的病也随之不见了。真的是亏五伦就伤五体,怨、恨、恼、怒、烦、就是五毒丸,吃了半丸就生病,吃了一丸就要命。</p><p class="ql-block">今天科学也研究出来了:当我们开心愉悦时,身体就分泌营养激素来滋养我们的身体,当我们生气郁闷时就分泌有毒激素伤害我们的身体。真的是乐一乐,天堂有你一宝座;愁一愁地狱里面游一游。您总是快快乐乐、开开心心,不但自己不生病,朋友家人都受益。</p><p class="ql-block">五、孝敬老人 儿子成才</p><p class="ql-block">孝,更大的受益者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前段时间和儿子聊天,儿子告诉我:“记者采访他,身为新西兰优秀学联主席,讲讲儿时的记忆”儿子说:“我清晰记得,在我五岁时,刚刚学琴不久,一天傍晚学完钢琴回家路上,天已经黑了,我也饿了,看到路边有个卖桃子的,妈妈停下来帮我买,一问满头白发的老爷爷家住在西山十里外,妈妈就把桃子全部买下来,买了整整两大兜,说让爷爷早点回家。我们回家之后妈妈把桃子高兴的分给了三个邻居,当时我还纳闷,妈妈一向节俭,这次怎么舍得买这么多,是妈妈教会了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当帮助别人的时候是快乐的.</p><p class="ql-block">“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一优良的品德伴随着儿子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认可,成长为山东理工大学外教学联主席、新西兰汉密尔顿学联主席、新西兰优秀学联领袖。前段时间和儿子聊到工作,儿子说:“我是新西兰最大的学联主席,仅学联干事就一百多名,不仅有大陆学生,还有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学生,我们亲密一家,可以充分发挥我的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关于生活,我教教钢琴生活费就有了,现在已有三家公司邀请我,我去哪家公司上班都没问题,我的目标和使命:是让我周围所有华人过好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儿子的目标让我欣慰,儿子的履历让我自豪!</p><p class="ql-block">2014年11月20日晚十点习主席抵达新西兰访问,儿子随从到机场迎接,当天正是彭妈妈生日,儿子带领大家高歌两曲《歌唱祖国》、《生日快乐》祝福彭妈妈生日快乐!彭妈妈在异国他乡听到了熟悉的旋律,感受到了温暖、幸福,开心、愉悦、溢于言表,纷纷和大家握手言欢。</p><p class="ql-block">11月21日,习主席在总领馆与大家座谈,高度称赞儿子具有“赤子之心”,并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nbsp;</p><p class="ql-block">2016年11月3日,儿子得到了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的亲自授奖,祝贺儿子为中国与新西兰两国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2018年春节前儿子难得早点回家过年,2月2号回家,2月3号专程来到了自己的母校--北关初中,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并与学弟学妹交流学习成长心得。给学校送去了温暖,每位学生一本《论语》诵读本。儿子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告诉大家:学会知恩、感恩是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夫孝,得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的产物,孝是对父母的感恩,一个孝子要让父母放心、安心、舒心,体现在生活中就是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我们人人都想有智慧,那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在我们每个年龄段做好该做的事。现在我们做个好孩子、好学生,将来一定是个好公民!</p><p class="ql-block">2019年春节后,儿子被高中母校邀请与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鼓励同学们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他感恩母校的养育之恩,拿出了自己工作的第一份薪水回馈母校,作为奖励基金,帮助品学兼优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p><p class="ql-block">这期间实验中学、民族中专等多次邀请儿子为同学们做立志报告。</p><p class="ql-block">现在,儿子已经回国创业,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回国内,创立了新澳进出口贸易公司、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为国内提供优质的奶粉、保健品,以及健全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增加了财富。</p> <p class="ql-block">六、践行孝道 改变自己</p><p class="ql-block">自利利他,自渡渡人。最大的受益是自己。不学圣贤之道,不知道自己的心胸有多小。十年前自己的美好愿景就是退休后逛逛街、爬爬山、打打牌。通过这几年学习,让我明白了事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人这一生不应该只是来吃喝、玩乐。而应该为大家做点什么,为社会留下点什么。人生是有限的,让有限的时间变得有意义。同时解除了诸多疑惑与烦恼,愉悦了身心,增长了智慧。</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忠恕”之道,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修身正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生活中,不能总一味地强势,适当的示弱是化解难题的一剂良药。女人如水,则家庭和谐。</p><p class="ql-block">此时想到了妈妈曾经的唠叨与守旧,正是优秀文化的传承。《孟子》有言:“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告诉我们: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父母,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知识是力量,良知善念是方向。我理应谨遵效行。人有善念,天必佑之。</p><p class="ql-block">福田心耕。当初遇上矛盾与冲突时,只是违心的逃避,强迫自己从一件件事上来改,所以很难彻底改正,过失层出不穷,永远改不完,且冤屈在心,压力重重,导致自己神经衰落、心率紊乱。现在明白了,有矛盾不能只是忍耐,而应明理,进而知过改错,不能局限于从事上改,更应从理上改、从心上改,才能改的彻底、改的明了。</p><p class="ql-block">回想当初,刚结婚时,自己打碎碗,做菜出差错,面对婆婆的教导一肚子怨气,现在深刻认识到是自己心胸狭隘,不明理,不懂五伦之道、缺乏孝悌之爱,导致自己的冤屈,理应感谢婆婆、感恩婆婆帮助我成长。</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不仅自己家庭幸福、愉悦,感染家人一起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同时也带动妹妹全家改变了命运。</p><p class="ql-block">践行传统文化更好的提升自我,“教学相长”通过践行公益来检查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的成长。8年来我从一个不善言谈、胆小怯场、时时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今天带着微笑,带着幸福走进乡村、社区和学校传播国学经典,用自己的故事感染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引领家人,让众多家人受到启迪,感受到温暖,解除痛苦,让众多家庭和睦而幸福。把家人的改变、家人的解脱、家人的成长、家人灿然的笑容、作为自己幸福的源泉。</p><p class="ql-block">践行传统文化能够奠定人生的幸福,把握人生的方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做人的根本就是“孝悌”。一个人只要做到了孝悌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孝悌之志、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坚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得福。</p>

婆婆

妈妈

儿子

我们

父母

自己

媳妇

公婆

开心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