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子箴言百则第93</p><p class="ql-block">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p><p class="ql-block">——齿硬早亡,舌软长存</p><p class="ql-block">近期看到人生寿命的几则资料:不少地方的百岁老人,女性高达95%,而男性仅5%左右。女性向来被称为“弱女子”,为什么寿命这么长?老子《道德经》第76章给出了答案:“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78章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原来所谓“弱女子”,正是凭借她的“柔弱”和坚韧,超越男子汉的刚强。</p><p class="ql-block">关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老子的成长经历有一段生动描述:少年老子拜商容为师,年迈的商容张嘴问老子:“我满嘴的牙齿哪去了呢?”老子回答说:“您的牙齿掉光了。”商容又问原因,老子说;“牙齿虽然坚硬,但是它几十年咀嚼坚硬的食物,时间长了就磨损掉了。”商容又伸出舌头问:“舌头不也是一辈子不停搅动消化食物吗,为什么还完好无损呢?”老子又回答说:“舌头生性柔软,懂得进退,能屈能伸,会保护自己,有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完好。”商容听后连连称赞:“你能从生活现象感悟人生智慧,未来可期,前途无量啊!”</p><p class="ql-block">人生命运正是如此。纵观世间老寿星,都是心态平和、与世无争,知所进退,知足常乐,这就是“柔弱者生之徒”。反观那些待人傲慢骄横、遇事逞强好胜、动辄与人争高低,占上风的人,往往寿命不长,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坚强者死之徒”。“勇于敢则死”,“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箴言警钟长鸣,他们却听而不闻!</p><p class="ql-block">中国女性凭借坚韧的个性,承受世间痛苦和灾难,比男子寿命长久,还可以从众多贞节牌坊得到佐证。古代连年战乱,男人英勇顽强拼搏沙场,不幸英年早逝。而遗孀担当亡夫未尽之责,操持家务,孝敬老人,抚养子孙,数十年如一日,誉满乡里,朝廷立坊旌表,乡邻有口皆碑。</p><p class="ql-block">《清史稿》记载:晚清涡阳县曹市集,出了位振威大将军牛师韩。他为保卫西北边陲安宁,57岁殉职疆场。朝廷察访,其父牛斐然为善乡里,其祖母侯氏夫君早逝,她恪守忠孝节义,抚养儿孙长大成人,操持牛氏家族兴旺发达,所行善事惠及乡梓。于是朝廷恩准建牛氏宗族祠堂,立侯氏贞节牌坊,李鸿章亲题匾额“励志教忠”(附牌坊照片)。这座典雅精致的青石牌坊,直可与江南众多牌坊比肩;可惜文革时被作为“四旧”推倒,现仅存残石一堆。所幸牛氏祠堂作为1939年新四军四师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成了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本文引述女子贞节牌坊为例,意在说明弱女子凭借坚强意志和忍耐精神,可以战胜艰难困苦,支撑一个家族从危难走向兴盛,美化一方乡风民俗,诚是男子们的榜样。今有全国知名女校长张桂梅,在深山创办女子高中,培养千万计的女孩成才。这些女孩又将组建更多的好家庭,培养更多的好后代。因此,张桂梅老师获得国家“七一勋章”的最高荣誉。</p><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本文列举男女性别做比较,意在说明人性刚柔性格的利弊,并非说男子性格强硬导致失败,更非说女性都能以柔弱胜刚强。人性的优缺点与性别没有必然联系。学习老子《道德经》,切忌生搬硬套,更不能对号入座。只有学会辩证分析,才能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进而领会老子箴言的精神实质。</p><p class="ql-block">2022年12月25日,古历壬寅腊月初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