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内蒙古风味、包头市特色——烧麦的调查报告</p><p class="ql-block"> 烧麦是包头市的传统美食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p><p class="ql-block">一、烧麦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 据说稍麦的起源在清代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传说,明末清初之时,在归化城中,大南街大召寺,有哥俩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嘉,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在店里打工。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收入,为了今后娶媳妇成家,弟弟在包子上锅蒸时,就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稍带卖的钱积攒起来。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捎带着卖之意。 </p><p class="ql-block"> 另传,早年这种蒸笼小点都是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奶茶,配以各色糕点,吃着热腾腾刚出笼的蒸笼点心,因其边稍皱折如花,称为“稍美”,意即“边稍美丽”。又因在茶馆“捎带着卖”,故又称其为“捎卖”。 </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通过晋商传到京津等地,称为“稍麦”,名扬北京城。当时,在北京城前门一带,贩卖稍麦的饭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往往标有“归化城稍麦”字样。后来经过改良演变向南传播,就改叫“烧卖”了。</p> <h3>二、烧麦的现状<br>1.烧麦的做法(1)蒸烧麦 ①姜末50克 ②大葱300克 切末 ③羊肉500克 切丁 ④盐、干粉、鸡精、鸡精⑤加入姜末葱末 ⑥倒入胡麻油10毫升 ⑦提前准备好的面皮 ⑧包烧麦 ⑨蒸烧麦<br><br><br></h3> <h3>(2)煎烧麦 ①热锅 ②烧麦底部沾油下锅 ③油煎5分钟 ④倒水闷5分钟</h3> <p class="ql-block">2.烧麦的吃法 </p><p class="ql-block"> 人们在食用烧麦时,一般会选择搭配香醋、砖茶、腌菜等食品。香醋帮开胃助消化,可以调节食物新陈代谢的酸碱度,还可以改善、增加味道。而砖茶更是搭配烧麦的不二选择,烧麦本身的油脂很大,清香的砖茶则可以助消油腻、降脂减肥,同时还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腌菜也是部分人的选择,爽口、解腻的腌菜为烧麦更添一份美味。</p><p class="ql-block">3.烧麦的地域差异 </p><p class="ql-block"> 南方人诧异,北方稍麦居然像肉包子一样,里边全是肉,油花乱飘;北方人惊奇,南方烧麦居然包着米饭,连肉都见不到。这就反映出了南北饮食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原因:肉类在南方的匮乏,长期只有鸡鸭鱼虾火腿肠,而长期得不到充足的牛羊肉供应,他们的饮食只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米饭,依赖高产的杂交水稻,东北大米都很少见。稍麦里边没肉可包,豆皮里边没肉可放,而草原上,有丰沃广袤的草地,是时常杀牛宰羊吃大块肉的。</p><p class="ql-block">4.人们对烧麦的看法 </p><p class="ql-block"> 经调查,大部分人喜爱吃烧麦,但是却对烧麦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了解较少、传承意识不强。大部分人认为包头美食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的原因在于家乡人的传承意识不足,虽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却没有实质性的举措去传承美食文化。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希望烧麦在原料、价格方面有所改进。 三、结论 </p><p class="ql-block"> 包头人民喜爱吃烧麦,吃法做法多样,但是有美食文化正在缓慢丧失和人们希望美食发扬光大这样的矛盾亟待解决,需要包头人民作出实际行动。西北的烧麦不同于南方的烧麦,而包头的烧麦又是西北烧麦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烧麦的起源是一段历史故事,这个故事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烧麦的馅料、做法等体现了包头的自然环境和西北游牧民族的饮食结构;而烧麦的吃法,更反映了人们对吃饱、吃好的追求,反映了包头独具特色的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