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汹涌而至的疫情又一次阻断了正常的学校教育,学校利用周末迅速建立起了网上授课的组织架构,全校一百多名教师迅速进入角色,承接着学校线下授课内容立即展开了网上教学。从此,漫步大街小巷,总能听到老师们铿锵的话语;天微明,已是万家灯火,朗朗的读书声汇成了一首钢琴协奏曲,整个镇区变成一座诺大的校园。面对疫情,教育人没有退缩,教育没有止步。是谁点亮了孩子们的明天,是谁扛起了千万家庭的希望。没错,就是这一位位忠诚于人民的“网红”教师......</h3> <h3></h3><h1> <b><font color="#ed2308">网课优秀教师</font></b><font color="#ed2308"><b>邵乔洋</b></font></h1> 2022年11月,我们本该在明亮的教室里快乐的学习,但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居家上课。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了,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情怀、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担当不变。网课虽然不能与学生接触,但作为化学老师的邵乔洋仿佛能看见他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神,能感受到师生之间莫名的心息相同。虽然疫情让我们不能正常进行线下学习,但它阻挡不了孩子们求知的渴望。<br> 为了不负众望,邵乔洋老师坚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挖掘资源,总是提前一天备好课;为了不让孩子们因为网课放松心态,她坚持在教室直播,让孩子们有在教室的熟悉感、真实感。空空的教室虽然很冷,但她带给孩子们的知识是温暖的。<div>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即使是网课,她也把实验搬到教室,亲自做实验,坚持实验操作与理论讲解并行,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心主动去学。准备过程和操作过程虽然繁琐,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更深刻。为了弥补网课的虚拟化,让孩子们不忽略每个知识点,将知识记牢,她的板书比平时线下教学时候书写的更详细,更认真,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住知识。毕业班学生时间宝贵,为了不耽误孩子们有限的学习时间,她在学生离校的当天晚上就开始了直播,给孩子们上了离校后的第一节直播课。<h1> 她坚持带病上课,也总是上完课,才利用课下空余时间输液,好几回都是刚拔完针,晚饭都没吃,就急匆匆赶去给学生上晚自习。一边管理家务,一边备课,生病的她,从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虽然她很忙碌,但是她过得很充实,也很踏实!</h1></div> <h1> <font color="#ed2308"><b>网课优秀教师谭雨荷</b></font><br> 谭雨荷同志,是我校八年级四班、五班的英语老师,自线上教学以来,该同志积极行动,全身心投入到线上教学中,在提高线上教学实效方面做了大胆摸索和尝试。<br>1、课前营造仪式感<br> 生活要有仪式感,学习亦是如此,谭老师要求每们学生在家里都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每天订好闹钟,端坐桌前,按时听课。<br>2、课堂互动多关注<br> 在授课的过程中,关注评论区以及发言区的学生互动,了解哪些孩子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高效的。班上建立督查小组,充分发挥班委和小组长的督查职能。班委每节课都会及时查看每位学生的观看时长,及时在群里总结。<br>3、作业布置生活化<br> 把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寓教于乐,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英语的趣味性。</h1> <h1> <font color="#ed2308"><b>网课优秀教师孟笑羽</b></font><br> 孟笑羽同志,是我校七6班班主任。自线上教学开始以来,该同志积极行动,全身心的投入到线上教学中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br>1、班级管理,关注细节,宽严适度。<br> ①、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身份转变过来,还存在有小学生的生理特征,表现在:注意力只能保持一阵,上课不能全程精神集中。针对这一点,孟笑羽老师就以班会为抓手,从思想上让学生知道要好好学习。办会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励志视频,有不好好上网课的反面图片,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认识,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白好好上网课的必要性。<br> ②、只引导不监管,还是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孟笑羽老师自己设计表格,从每天学生的网课听课时间,离开时间,作业完成情况,与老师互动情况,都要认证记录。凡是一天三次不上课的学生,晚上班会时就让家长说明情况。这样家校共同监管,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br>2、课程教学,以生动、浅显、直观为标准。<br> 孟笑羽老师担任数学课,在线下时,由于面对学生,可以当面解答。但在线上时,这一优势不复存在。该老师就自己买了电子手写板,可以随时手写,体现在电脑上,既保证了授课时间,有让学生看懂,理解。同时下载和教室一样的希沃白板系统,让学生感觉还是在教室上课一样。为上课时能看到学生,就采用腾讯会议上课,达到好的效果。<br> 作为一名去年回来的新同志,在线上教学中能自己想办法,以管理好学生和教好课为自的责任,难能可贵。</h1> 夜幕下,他们的灯光漂白了四壁,晨钟中,他们已闻鸡起舞。当下的家庭,特别需要孩子成才,当下的中国,特别需要人才。他们身背家国情怀,肩扛民族使命,胸怀初心,逐梦中国。他们继承了一中人高邈的志向,无惧艰险的勇气,永不言败的韧性。所以他们只能筚路蓝缕,踔厉奋进。责任,一个抽象的名词,自幼在他们的心中发芽。奉献,一个广义的概念,囊括着万千事态。当奉献因责任而更加绚丽多彩时,我们生活的世间也会变得更加美好。<br><br><br><br> 作者单位:小史店镇第一初级中学<br><br> 2022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