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的时节,相聚云端共教研。2022年12月7日下午,闵行区体育与健身学科开展了以“聚焦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 明确新方向”为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是由闵行区教育学院主办,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承办。本次活动内容主要有教学研讨、教学展示、点评交流三个部分。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小学体育与健身教研员王立新老师、闵行区教育学院中学教研员王叶妹老师、浦江一中陈耀忠校长及全区380余位体育教师。</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浦江一中体育组教研组长费晓芳老师对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表示欢迎。由浦江一中陈耀忠校长致辞,介绍了浦江一中排球项目的概况,鼓励了体育组全体成员在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对体育学科教育教学的大胆探索与研讨。同时对上海市教研员王立新老师、闵行区教研员王叶妹老师、指导教师吴泾中学陶汝俊老师及其他兄弟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预祝本次活动顺利开展。</p> <p class="ql-block"> 教学研讨环节以微论坛的形式为大家展示了,浦江一中体育组全体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上梳理了排球项目大单元的教学思路,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重构了18课时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排球的运动技能的同时加深对该项运动完整的体验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 教学展示环节中,耿凡诗雨老师展示的是七年级《排球:条件限制下尝试性隔网比赛》的课堂实录,师生一起为全体教师展示了一堂学习“女排精神”、展示女排风采的课程。课堂初始,以中国女排的比赛实录导入本节课,创设比赛情境拉开训练序幕,让学生深刻理解排球项目合作共赢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中,耿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垫调的技术动作,以分组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技术动作的要点。并结合分组隔网的技术比赛和分组隔网串联对抗比赛,进行学练效果的检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练-赛-评”贯穿始终,不仅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协同进步、胆大心细、勇于挑战的良好作风。</p> <p class="ql-block"> 排球项目突出展现了球类运动的合作性,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利用海绵棒和网兜完成条件作业下的垫调练习,小组四人合作配合,体会发球、接发球、垫调技术间的环环相扣,特别是一传不到位时,垫调前随时跟随球动,能判断一传的落点、快速移动到球下、降低重心、利用“蹬转送”的技术要点,将球垫高垫准平稳的垫到进攻区,为攻手进攻创造良好的机会。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互动,培养彼此间的信任感和默契度,为后续的学习和比赛创造良好的合作互助氛围。</p> <p class="ql-block"> 课堂接近尾声时,耿老师通过组间的垫调技术比赛、隔网的实战对抗,让学生结合真实的比赛情境,体会垫调技术中身体的协调发力的同时,理解垫调在排球比赛中的重要性。排球比赛中,技术间有的相互制约、相互提高的特性,在比赛中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技术的个人要求、良性竞争的斗志。通过实战比赛,学习女排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意识,明确个体在团队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大胆挑战、细心做事的优良品质。</p> <p class="ql-block"> 在点评环节中,吴泾中学排球专项教师汤剑老师,先对本节课中排球垫调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讲解,主要集中于垫调的情境和技术要求两方面,汤老师称赞了本堂课中耿老师为学生创设课堂和比赛氛围、以及通过比赛情境的设立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技术的环节设计。</p> <p class="ql-block"> 闵行中学胡海洋老师,以奇思妙想促学练、学练比赛同推进、专项体能演进练三个方面对耿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交流。胡老师对耿老师运用网兜、标志物等教具和语言提醒和激励中强化技术动作的学练,帮助目标的达成;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实践体验中感受排球运动的乐趣并积极投入课课赛;专项体能时刻围绕主教材和技术的提升的课程设计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 七宝中学姚琍老师,对浦江一中团队以教研组带动积极研修新课标大单元教学的学习与实践,推动教师的教研推进和教学实施予以肯定,姚老师认为这是基于教研的深度研修给予老师专业的实践探索。课堂中重视问题为导向,以多种教学手段方法提供丰富的教学场境,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以“学-练-赛-评”的模式进一步实践提高学生排球技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小学体育与健身教研员王立新老师对浦江一中团队通力合作提出赞扬,以微论坛的形式研讨义务教育新课标与教材,结合学校情况、学生实际、教师专业,完成排球大单元的架构,为课堂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王老师认为整堂课注以真实的比赛情境、问题情境,双情景的条件作业引发学生思考,以任务驱动挑战学练,符合新课标的导向;耿老师也关注教学重点的层层递进,整堂课紧密围绕垫调中“蹬转送”的教学要点的展开;同时还重视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以逆向教学设计的方法,将评价前置,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中进行学练和比赛。</p> <p class="ql-block"> 闵行区中学教研员王叶妹老师,首先对王立新老师参与本次教研活动并给予专业点评,闵行区排球项目组、浦江片团队的老师们对本次教研活动做出的支持和努力,浦江一中陈耀忠校长的支持,以及中心组老师们的点评和专项老师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其次,王老师对闵行区排球项目组与浦江一中团队探索新课标背景下排球大单元设计初次尝试给予肯定。王老师认为,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在基于新课标、学情,围绕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以主题为引导、以解决关键能力为目标的相对体系的、系统的、完整的教学,以新课表为准绳提升教研活动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做了比较好的思考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研讨,激发了老师们对新课标深度学习的热情,并对课堂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提升教师对新课标大单元的理解。相信,在今后不断的研讨中,老师们能不断研习、思考、实践,送给学生一一堂堂精彩而高效的体育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撰稿:耿凡诗雨</p><p class="ql-block"> 审稿:褚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