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大办民兵师的年代

一凡老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上世纪的1964年前后,正是大办民兵师的年代。那个时候,我是一名“基干民兵”。亲历了老家宋杖子大队民兵营被东北军区(沈阳军区)授予“红旗民兵营”称号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红旗民兵营是“辽、吉、黑”三省民兵中唯一一个“红旗民兵营”。其影响意义之深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杖子大队“红旗民兵营”授旗仪式那天(大约在1964年11月左右),东北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亲自授予宋杖子大队“红旗民兵营”锦旗一面并讲话。</p><p class="ql-block">他说:宋杖子大队民兵营绝对是“招之必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亦农亦兵”的队伍。</p><p class="ql-block">颁发“红旗民兵营”锦旗之前,陈锡联司令员按照正规部队的要求,检阅了民兵集合、队列操练、刺杀、打靶等一系列军事科目及战术表演。</p><p class="ql-block">为检查民兵连的集合速度,陈锡联司令员乘坐吉普车,亲自检查离大队部最远的孟杖子生产队的民兵。从接到集合命令,再到大队部完成集合,民兵们仅用六分钟就跑完2.5公里的路程。</p><p class="ql-block">陈锡联司令员在授旗时说:“这个集合速度,正规部队也不过如此。你们做到了,说明你们的军事素质和军事技能都是过硬的……。”</p><p class="ql-block">在整个授旗过程中,民兵们昂首挺立在寒冷的冬季北风中。女民兵那种英姿飒爽;男民兵那种坚毅刚强,不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感受不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当基干民兵的时候,无冬历夏,都是白天在生产队里劳动,晚上在训练场里训练。这种训练从不间断。特别是在凌源县武装部组织的冬季民兵拉练大检查中,宋杖子大队红旗民兵营的基干民兵全副武装参加了县内长途急行军。无论从沿途的行军纪律、军事科目训练等,都和正规部队无二。</p><p class="ql-block">拉练训练结束后,县武装部长李成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宋杖子大队民兵“绝对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p><p class="ql-block">平时的严格训练,练就了王彩霞等女“神枪手”。在陈锡联授旗之前的空中移动目标打靶中,王彩霞创造了五分钟打碎二十只气球的好成绩。被陈锡联夸赞为“神枪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我而言,1964、1965两年的基干民兵经历,至今难以忘怀。那个时候的训练虽然吃尽了苦头。但也为以后的工作与人生,准备了“坚韧、毅力和不服输”,并成就了我的人生历程。这就是我当基干民兵的最大收获!</p><p class="ql-block">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基干民兵训练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尤其是民兵连给每个基干民兵都配发一杆枪,而且每棵枪配发五颗子弹。</p><p class="ql-block">民兵们爱枪如命。每天都把枪擦拭得油光瓦亮。那时的民兵还担负着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巡逻任务。真正成为维护地方社会治安的中坚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凡老人写于2022年12月2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