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19年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国家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了《巴黎和约》,但是由于日本要求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中国代表团不同意,所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个问题就暂时搁置了。</p> <p class="ql-block">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中国共9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实际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其会议的议题之一就是中国问题。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有: ①《四国公约》: 此条约是镇压远东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的;②《五国公约》: 此条约是美、英、日、法、意五国争夺海军霸权的,规定了五国海军的吨位、火力等;③《九国公约》:这个条约是专门关于中国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中国问题,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提出了“十项原则”,主要就是中国要恢复主权。而西方国家代表则对中国代表的“十项原则”不以为然。美国代表罗脱针对“十项原则”提出了“四项原则”,主要是“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维护各国在华的既得利益。</p> <p class="ql-block"> 中国代表团提出一般原则后,又提出了具体要求,而这些具体要求在会议上讨论的结果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关税自主</p><p class="ql-block"> 中国提出从1922年1月1日起,将关税调整为12.5%,但是多国均反对,仍主张按照原来的5%执行。</p><p class="ql-block"> 二、废除领事裁判权</p><p class="ql-block"> 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会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考察和研究,实际上否定了中国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三、取消外国在华邮政的控制权</p><p class="ql-block"> 结果是: 外国租借地以及列强控制的铁路及其附属地的外国邮局原封不动,只撤销上述范围外的一些邮局。</p><p class="ql-block"> 四、取消外国的在华军警和无线电台</p><p class="ql-block"> 列强勉强同意撤出军警,实际上外国仍然保留了少量的军警;设立电台须经中国政府同意。</p><p class="ql-block"> 五、收回租借地</p><p class="ql-block"> 英国同意归还威海卫,但不同意归还九龙;日本则表示不放弃旅顺和大连,这项要求实际上也被拒绝。</p> <p class="ql-block"> 六、关于收回山东主权问题</p><p class="ql-block"> 1921年12月1日,日本提出这个问题由中国和日本两国直接谈判,美国、英国两国旁听。1922年2月4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根据条约,日本归还原德国的租借地,但又规定中国必须将该地区全部开放为商埠,准许外国人在该地区居住和经商等。青岛海关归还中国,但是中国需要支付5340万金马克的赎金。在赎回期限的15年内,由日本人担任铁路的车务长和会计长,也即胶济铁路仍然由日本人把持。</p> <p class="ql-block"> 七、关于二十一条问题</p><p class="ql-block"> 日本人认为可以放弃个别条款,但是必须保留旅大租借地和南满铁路的控制权。中国代表团声明不能接受,所以二十一条问题也没有解决。</p><p class="ql-block"> 《九国公约》传到中国后,中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要求取消二十一条。中国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和抵制日货运动,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由于当时的中国还不强大,所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个问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到彻底的解决。</p> <p class="ql-block">注: 本文参考了《百年中国对外关系(1840~1949)》(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