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义有人生:《论语・乡党篇》(1-2)

张一鸣

<p class="ql-block">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夫子和乡里乡亲一起时,总显得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而流畅,只是比较谨慎罢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分享了“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这句话,今天我们接着来看“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p><p class="ql-block">      “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朝时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基本释义有两个:一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二是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p><p class="ql-block">      “朝廷”的释义为古代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p><p class="ql-block">      “宗庙”就是指祭祀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执行礼法的地方。“朝廷”是指商议国事的地方。结合孔子的一生来看,孔子尽管去过周朝的太庙,但没有去过周朝天子的朝廷,这里的宗庙、朝廷,应该是指鲁国的宗庙、朝廷。</p><p class="ql-block">      这里,《论语》编撰者用了“便便”一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其于乡党,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庙朝廷,辩辩言,唯谨尔。”(孔子在自己的乡里,容貌恭敬温厚,好似不大会讲话的样子。他在宗庙祭祀和朝廷议政时,却言辞明晰通达,只不过态度还是恭谨小心罢了。)大家注意下,司马迁的记载和《论语》差不多,只是把“便便”写作了“辩辩”。这是古文中的通假。“辩辩”是“便便”的通假,形容言语明白流畅。“辩”的本义是辩论,申辩。一涉及到“辨”,就要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因为是在宗庙、朝廷“辩”的,宗庙朝廷代表的是国家,这里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这事关国家的前途,百姓的吉凶祸福,怎么可以稀里糊涂呢?孔子是“便便”,该辩论的时候也善辩,尽管这样有可能得罪一些人,但孔子也是在所不惜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胆有识。一个人既有胆量,又有见识。《素问》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这句话把胆比作“中正之官”,指胆主决断的作用,不偏不倚,公正、果敢。所以谋虑出于肝,决断出于胆。胆的决断,还反映了人体正气的盛衰。只有正气强盛充实的人,才能“胆气壮”,进而能主决断,有果敢的行为,否则一遇到事儿,就如同萝卜出水——蔫了!同时,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易于患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日常生活中,人们评价某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说他“胆子真大”,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胆”,特别的“大”,而是说他的肝和胆,特别协调而已。</p><p class="ql-block">      工作中,孔子是该干什么干什么,该说的就要说。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恰恰与孔子相反,俗称“门里猴”,在家里显得比谁都能,与父母顶撞、强词夺理。可一到了单位,不敢说话,唯领导马首是瞻。</p><p class="ql-block">      “唯谨尔”的“唯”,同“惟”。</p><p class="ql-block">      “谨”的本义是谨慎,小心。《说文》给出的解释是:“谨,慎也。”</p><p class="ql-block">      孔子在宗庙里,在朝廷上,用现在的话说,孔子这是在上班啊!那么为国家做事,就得讲“敬”和“忠”。对上心怀恭敬之心,做事尽己之所能,这样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孔子在宗庙里和朝庭上,能言善辩,但绝不是口无遮拦,没个把门的,不是这样的,他是“唯谨尔”,是说话谨慎,注意分寸。这里的“谨慎”,我觉得并非是出于对个人得失的考虑,孔子是出于为公众负责的角度考虑的。他是“非礼勿言”(《论语·颜渊篇》),说的话符合礼制,符合自己的身份。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对自己角色的认识比较模糊。这个角色感就是“礼”,就是规矩,在什么地方就要守什么地方的规矩。比方说,一个人在单位是个科长,你就得遵守单位的规矩,按照公职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办事干脆麻利快!但你不能到哪里都是科长啊,在开学生家长会的时候,你就是个家长,而不是科长!如果在这里,你拿着自己科长的角色,那就麻烦大了。同样的,你进入市场买个青菜,不遵守市场的规矩,还要跟小商小贩说,我是科长,给我便宜点,要不,我怎么怎么地你们,岂不是会让人笑掉大牙吗?</p><p class="ql-block">      孔子在乡里之间,像是不太会说话的人。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流畅。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那种阳奉阴违,孔子这样做,是根据人的不同个性、不同地位而采取的说话方式,这样呢,就有可能减少人际交往中的障碍,这才是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性。</p><p class="ql-block">      当然,时代变了,人们的观念变了,礼仪也变了。人们大可不必把春秋时期的礼仪搬到今天来用,但孔子说话时的存心,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揣摩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论语·子罕篇》是孔子之道篇,孔子说得好,做得怎么样呢?《论语·乡党篇》给出了答案,《论语·乡党篇》主要记载的是孔子饮食起居,坐卧行走,处处合“礼”,一个“礼”字,贯穿全篇。</p><p class="ql-block">      孔子从小对“礼”情有独钟。《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小时候玩耍,常摆起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在践行“礼”的过程中,孔子没有端着架子,没有道貌岸然的清高样子。他什么时候都把自己的心态放在合适的位置,他怎么说的,就是怎么做的,最要紧的是处处合“道”。儒家的“道”,不在孔子的“子曰”中,不在儒家经典的文字里,《论语·乡党篇》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提醒。“道”就在于平常的洒扫、应对、进退之中,在言谈举止之间。</p><p class="ql-block">      孔子一生援仁入礼、以仁释礼,积极弘道,他虽然没改变了社会礼崩乐坏的现实,但他也没被这个世界所改变,这就太难得了。说到做到,方为圣人,孔子不仅说得好,做得也符合中庸之道。在当时,人们年龄平均四十多岁的情况下,孔子七十三岁才寿终正寝。孔子的长寿秘诀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是为了弘扬仁道,达到天下大同,二是为了天下人的身体健康,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把圣人生活中的气象一点一点的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学习借鉴!</p><p class="ql-block">      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可以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张口就是圣贤怎么说,闭口就是圣贤怎么做的,自己却躲得远远的,让人望而生厌!更有一些人为了标榜自己,背地里说这个人这不好,那个人那不好,一个天底下,就他一个人好!说来说去,别人都知道了就他做人做事的能力最差劲的,兄弟之间不来往,父母对他都十分厌倦,做人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的!</p><p class="ql-block">      分享到这里,我真地佩服孔子的弟子以及这些再传弟子了,这些人简直就是当时最高级的新闻记者,孔子说话的时候,神态如何,语气如何,语调如何?是很难以把握的。但读了这一章句《论语》,孔子在乡党与宗庙朝廷,论起公事和私事的言行举止,都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儒家讲究的就是做人,万事从做人开始,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作人。做人要从践行“礼”开始,“克己复礼”,方能进入仁道的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