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如流水,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缝中悄然而过。今年是双减、五育并举的第二个年头,这无疑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提质增效?本学期,桂花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语文教师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线上教学,积极应对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疫情长达近两个月,教师们积极应对并快速适应变化,一边做抗疫战士,一边进行线上教学直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赛中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复课后,我校举行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教学优质课竞赛,共有4位教师参加。这4位教师是曾珍、肖喜根、康瑾、严秋兰,分别给我们带来《记一次游戏》《形形色色的人》《我的拿手好戏》《他____了》,四位教师都能按照单元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来完成教学,呈现形式又不一样。四堂课结束后,六位评委老师对每堂课都做了中肯的点评,她们肯定了每位老师的亮点,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可贵的建议。参赛选手认真听、用心记。最后教导处朱诒钢主任公布了竞赛结果和颁发了奖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新教师见面课促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本学期安排了四堂新教师见面课,四位老师准备充分、认真研读文本,精心组织教学,为听课教师们呈现出别样的课堂,展现新教师的青春与活力。公开课结束后,分段组织老师评课,教研氛围较为浓厚,评课教师畅所欲言,既夸赞了授课教师的优点,又指出了老师的不足,发自内心地评价让授课教师频频点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堂公开课是来自六(1)班的翁发荣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翁老师用那独特的“播音嗓”示范朗读“地球的美丽”这部分内容,声情并茂,引来听课老师们啧啧称赞。翁老师能结合关键句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结论的。这堂课涵盖量大,内容较多,也许可以把写倡议书放在第二课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24日,周眩老师在五(1)班执教《慈母情深》,这是第二堂新教师见面课。周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引领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慈母情深”。课中通过师范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等方法朗读文中描写的多处场景,让学生在读中悟。周老师在课前或许可以多着眼文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月7日,郭文招老师在三(9)班给我们带来《大自然的声音》,郭老师借助课后习题第二题来把握文中的主要内容:填一填,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同时,其中提到了本文的结构,明确全文和段落的中心句,这对学生的习作具有非常大的帮助。郭老师通过播放声音视频,让学生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郭老师提出了很多细小的问题,或许可以把这些小问题设置成几个大问题,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堂见面课是来自二(5)班的李慧敏老师给我们带来《风娃娃》,热情洋溢的李老师紧扣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讲述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在课堂尾声,李老师或许可以放心大胆地给出时间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在培训中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给语文教师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培训中获取理论知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在反思中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在上完常规课和公开课后,教师们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下面展示部分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六(1)班 康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写景作文不同于记事作文,它需要学生细致的观察、大量的词句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学生在没有辨别文章体裁,结构的情况下容易偏题严重写成了记事文。经过课堂讲授和习作的批阅,我发现学生还存在不少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观察无序,层次不清世界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学生对身边事物知之甚少,存在不够留心的现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尤为重要。部分学生在完成写景作文时经常逻辑混乱,如写玫瑰花时,开头写花瓣的颜色,中间写玫瑰花茎,结尾又回到玫瑰花瓣,有的同学甚至没有结尾,这样想到什么写什么,就会造成作文写得东拉西扯,毫无层次。类似这样的作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示某样景物的图片,又或者是带着学生在操场进行植物、环境观察。这样实时的直观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清晰的感受,但又容易导致学生对这处景物形成单一的印象,只注意到该景物在特定季节下的样子,因此很难写长。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时间顺序观察法。时间顺序观察即通过不同时间段(春夏秋冬或早中晚)围绕物体本身最突出的部分来写。以写梧桐树为例,梧桐树不开花,只在四季更替时产生叶子的大小、颜色等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不必要求学生把四个季节一一描述,只需选取最明显的春秋的叶片变化,再适时借助一些自然景物,如阳光照耀下、微风吹拂下或是细雨迷蒙下、黄叶纷飞下的梧桐树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如果是果树之类,则只需要在上述基础上加上对果实颜色、形状、气味等描写,并且描写的过程中适当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就会让作文丰富很多。花朵类植物只在特定季节绽放,可采用上下远近的空间观察顺序。以油菜花为例,油菜花只在春天开放,花开时一片金黄灿烂,教师则可以出示远看油菜花的图片和近看油菜花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先远后近的观察顺序,然后主要围绕近看油菜叶、油菜杆、油菜花和蕊等形状、颜色、气味来写,同时也可以加入蜜蜂蝴蝶飞入花间又或是风吹菜田的感官描写。梳理了作文结构后,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有话可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摘抄意识性不强有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会让学生积累自己积累好词好句,然而收效甚微。中低段的学生无法辨别的词句段的优美,且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认真做好摘抄,大多应付了事,更别提牢记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扩充,具备判断好的句段的能力,丰富单元积累。在完成一定积累量后,学生对于写景的作文已经得心应手了,很容易出现同一类型的作文永远都是同一主题,这就会导致他们对写作认知狭隘,写作空间难以提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仿作。摘抄能够帮助学生无从下笔时提供较好的思路,仿作则在原有水平上举一反三,于模仿中创新。学生学习写作时是建立在最简单的模仿基础上,当学生能够熟悉运用积累后,就需要老师在基础上提供更为丰富的题材,让学生的习作水平逐步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9)班 郭文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自然处处都是美,而声音的美妙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大馈赠。本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对于课文生字已经熟悉,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三年级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很多声音都已经在生活实践中有所感知,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在引领学生去体味作者在描写大自然的声音时运用的语言的独到和美感。整节课下来,虽教学内容呈现比较丰富,但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看,我接下来的教学,仍然任重道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 、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方式固化,不够创新。对于一篇语言如此优美的散文,我通过各种视频图片,然后不断地讲解分析句子,学生是远远体会不到句子的美的。美在于体会,在于欣赏,课堂上我缺少了让学生多读,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体会其中使用的修辞和独到的用词,让他们自己读出自己的感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让语言真正内化,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知识水平的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 、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衔接不够到位。本篇课文,作者是从“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这三个方面具体写大自然的声音。要在一节课里把整篇课文学习完确有难度,但我觉得如果设计时合理规划,简单的部分简单过,难的部分重点讲,做到详略得当,不仅能让学生学起来有的放矢,而且整堂课也更“有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每一次的教学后的反思都是一次很好的自我觉悟和提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让祖国的下一代能真正传承发扬好我们的优秀灿烂文化,语文学习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将在接下来的语文教育教学中不断改进,努力创新,让语文教学与当下学生实际接轨,实现师生同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风娃娃》教学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二(5)班 李慧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执教的《风娃娃》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最后一课,本文通过风娃娃好心办坏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现将执教这一课作如下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进行讲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二是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在本册教材的一、三、六单元也分别安排了借助图片,借助短句,借助关键词和借助重点句复述故事。第八单元复述课文的要求重点在《风娃娃》一课呈现,要求借助提示讲故事。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一点,通过提示学生相关段落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讲好故事内容。其次,我还精心设计了几处引读,比如学习关键段落“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这个句子其实就是理解课文的重点,也就是风娃娃为什么会好心做坏事的原因。我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引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正是因为风娃娃又有了这样的想法,才会做坏事。为后面学生回答,风娃娃错在哪里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个部分引导好了,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故事包含的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风娃娃》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很注意增加学生与文本的接触机会,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在指导朗读时,我设计了多种贴近课文内容的读的方式。如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来读句子,然后让学生模仿风娃娃的样子做动作来读句子,使学生体会孩子的心情。每一次读文前,不管是指名读,还是齐读,都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事实证明,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的训练,能较好完成本课感情读文的目标,读得充分,读得有效,读得入情入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当然在这节课我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评价不够及时。虽然,课堂上我关注了后进生,对他们不断地鼓励。但是,对于优秀的学生,显然我的赞扬是不够的,以致于使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当学生的实际状况与自我的预设不一样,使得教学目的完成不了。我为了完成这堂课的教学目的而忽略了教学的实效性。整堂课急于求成,学生的错误没能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缺乏引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低段教学中词句的积累和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四、传授知识应该与育人相结合。在教学风妈妈的话时,我只是通过单方面告知同学们要向风一样,做个对别人有用的孩子,却没有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谈感受。在育人这环节上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五、课堂结构不够严谨。对于风娃娃做坏事部分讲解得很细致,对于风娃娃做好事部分没有做到细化讲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最大的失败也是最大的成功”,这是我上完这节公开课最深的感触。没有把课展现给大家看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上完课回头思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不足,前行唯有继续努力,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教师。</span></p> <p class="ql-block">今后,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语文新课标,践行新课标理念,充分备好课,踏实上好每一堂课,提质增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