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好的美篇

越来越好

<h3><strong> 我当过内蒙乡村女教师</strong></h3></br><h3><strong>  ●魏德俊</strong></h3></br><h3>         那是一九七八年的六月份,我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村里要招一名民办教师!</h3></br><h3>        从到内蒙下乡插队以来,沉寂了十年的我,一下子被这个消息激活了!围着锅台转,做了九年农妇的我,终于盼来了希望。虽然我已经当了两年的赤脚医生,但这个活儿真的不太适合我,因为一给社员打针我的手就止不住地抖。</h3></br><h3>        听说这次招民办教师,需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我连忙找来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的课本,认真翻阅起来。</h3></br><h3>       初中毕业至今已经十二年了,重新拿起课本,发现我没有忘掉多少。因为我从小儿学习就好,又是重点学校塘沽一中六六届老初三的,所以我不怵头考试。</h3></br><h3>        两天后,考试开始了。参加考试的是村里的十五位高中毕业生,还有一名老教师,他因为家庭成份不好文革中被停职,这次他也想拼一下。</h3></br><h3>        我走进教室坐在课桌前,像十二年前学生时期那样,从容不迫地答着试卷。</h3></br><h3>        第二天便公布了成绩,我考了第一名!我兴奋至极,以为这回可熬出头了。可是,我还没来得及高兴,一瓢冷水就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原来是村支书从中作梗,他说这次考试不算!理由是小学教师必须要有高中以上的学历。他还说等过两天重新考,而且考高中以上的文化知识!</h3></br><h3>        我一听急了,什么?还要考高中的?我是初中毕业生,这不是故意卡我吗?他说的理由虽然无法辩驳,但是我的心确实不甘!因为我太想得到这份工作了。</h3></br><h3>        猛然间,我想起了早已埋藏在心底的一件往事。九年前,这位支书曾经是个民办教师,比我们这拨儿知青仅大两岁。有一天,他让他的弟弟给我递纸条,意思是让我嫁给他,不要嫁给我现在的丈夫。当时,对于他的纸条我根本不予理睬,后来他便说了我许多坏话。几年的工夫,他却当上了支书。这次一定是他对那件事仍然耿耿于怀,才给我设置了如此大的障碍。</h3></br><h3>        我不能坐以待毙。既然考试成绩我是第一名,我就一定要争取到这次当老师的机会!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十五里之外的公社,找分管文教的李主任。</h3></br><h3>        李主任是位和蔼的山西人。我向他说了这个情况,他对知青比较同情,他让我直接去找公社的学区主任。问清了学区主任的姓名,我便去学区找任德耀主任。</h3></br><h3>        见到了任主任,我把迫切想当老师的愿望和他讲了,并且讲了考试的结果及支书要重新考的决定。主任认真地听我讲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上下打量着我,当即向我表态:“我看,这教书的人选就是你了!”</h3></br><h3>        我马上说:“支书不同意怎么办?”主任果断地说:“明天我去你们村亲自找他谈。你放心,回去等着吧!”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温暖,连忙谢过主任并告辞回村。</h3></br><h3>        果然,第二天任主任来到我们村找支书。支书恰巧不在,去了八里之外的台几营村了。任主任又追到台几营,找到了支书,这件事终于定了下来。</h3></br><h3>       支书说的重新考试取消了,我顺利地当上了小学教师。</h3></br><h3>        经过一个暑假的文化知识复习,我又买了一套有关语法、修辞等方面文化知识的自学丛书,进行了深度学习之后,对于教书工作已是信心满满。</h3></br><h3> <h3>抓紧时间深度复习文化知识</h3></br><h3>        然而,校方一上来竟然安排我带六年级的语文课及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这是一所戴帽小学,一共七个年级。看来,我所面临的工作任务不仅繁重,而且还挺有难度。这个时侯有人告诉我,支书放话说:“一定要让她鸡飞蛋打!”</h3></br><h3>        我暗自下定决心,要干,就得干好!绝不能让人看笑话!况且,我一定不能辜负学区主任对我的信任!</h3></br><h3>        开学了,我以饱满的热忱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那年,我不满八岁的大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小儿子刚刚三岁,白天交给奶奶照看。</h3></br><h3>        村小学校的教学环境很差,一排土坯房,只有四个角儿能看到几块砖。这种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四角落地”。所谓操场,就是教室门前的一片空地,没有任何体育设施。教室里,几排破旧的课桌凳。一块木制的黑板,隔一段时间,就要用墨汁刷一遍。讲台上,有一个不大的讲桌。</h3></br><h3>        学生们在课桌前坐定,看着我,十八双眼睛里满是新鲜与期待的眼神。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激动得很,我就要和他们朝夕相处了,从今天以后我就是他们的老师!想着我少年时期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我浑身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h3></br><h3> <h3>终于站在了教师的讲台上</h3></br><h3>        从此,我就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我是班主任,每天早七点准时到校,在教室里陪读。夏秋季,陪读还好过,冬春季就难过了。因为内蒙寒冷,有五六个月要生炉子。每天我到了教室,孩子们还没有把炉子生着,教室里都是浓烟。我一边咳嗽着,一边帮孩子们把炉子生着。往往一个小时的晨读时间炉火也着不旺,我和学生们只得挨冻。肃杀的严冬,教室的玻璃窗上布满了一层厚厚的冰凌花儿,整日不化。</h3></br><h3>        时间一长,我的双手冻得手背上都是一道道的小裂口儿,学生们黑乎乎的小手上也都是小裂口儿。我在学生行间踱着步,一边察看他们预习课文情况,一边察看他们的御寒衣着情况。我发现了学生头上蠕动的虱子,他们穿得太单薄太破旧了,可见他们的家庭生活是多么艰难!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什么时候这些孩子们能够摆脱贫困?只有让他们学好文化知识,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才是最佳的出路。</h3></br><h3> <h3>让学生们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h3></br><h3>       我每天认真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学习文化的认识,并在课堂上从学习的兴趣着手,寓教于乐。我在学生面前没有威严,学生不惧怕我,非常乐意上我的课,课堂气氛极其活跃。</h3></br><h3>  一个学期下来,学区要统考了。统考,这是当时学区检验教学工作成绩的法宝,而且还要排名次。临近考试,我的心紧张起来,嘀咕着可别考砸了,别叫那位支书看我的笑话。</h3></br><h3>        很快,考试成绩下来了。我带的语文成绩在全区十几所学校中排名第一,数学成绩排名第二。第一年,我就吃了一颗定心丸。以后,在逐年的统考中,我的教学成绩都没有低于第二。外面再也没有说风凉话的了,那位支书也哑口无言了。最使我难忘的,是一次统考后全学区开大会,我带的两个年级的两门科目都得了第一。两次念到我的名字,我两次上台领奖,两个信封里,分别装着七元奖金。当我领完奖,台下的公社书记朝我直点头,我的内心真是激动不已。</h3></br><h3>        学区主任曾经专门来听我的课,对我赞誉有嘉。以后便年年组织观摩教学,每年都会有十几所学校的三十多位老师来我村听我的课。那时,我已成了学区的先进典型。</h3></br><h3>        一九八○年,国家为下乡知青最后一次安排工作。学区主任找到我,郑重地说:“你是一位素质很好的老师,不要走了吧,就留下来当老师吧!”他给我带来一张审批表让我填。于是,从此我转为了一名正式的国办教师。</h3></br><h3>        一九八三年,我带的毕业班又取得了好成绩。这一年,和林格尔县教育局第一次在和林二中成立了重点班,而我带的班考入二中重点班的比例为百分之四十。为此,当月学校给了我双工资的奖励。我的儿子也随着考入二中重点班。就在这一年,我被教育局调到和林县民族中学附小任教。</h3></br><h3>        一九八四年,我被调到和林县城关四完小任教。四完小的设施较村小要好得多。这里是新盖的一排砖瓦房,教室里的桌椅黑板也都是崭新的,校园有围墙有操场。</h3></br><h3> <h3>因成绩突出被调到和林县城关四完小任教</h3></br><h3>        四完小的师资力量也比村小雄厚,有教书多年的老教师,也有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我来了以后,仍然是带毕业班语文课。四完小的班容量比村小要大许多,每班有三四十个学生,生源复杂。有当地农民子弟,有县城职工子弟,还有一部分是二中、民中教师的子女。</h3></br><h3>        我一如既往地早七点进教室陪读,仍然冒着浓烟为学生生炉子。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凌花依然是整日不化,在这冰冷的教室里,每天陪读一小时,我仍然和学生们一起挨冻。手上布满的一道道小裂口儿,回家做饭一沾水就钻心地痛。</h3></br><h3>        幸亏每天下了晨读,办公室里地老虎的灶膛下,早有老师烤好的一灶香喷喷热乎乎的大土豆,又冷又饿的我们赶忙掏出美美地享用起来!</h3></br><h3>        这个地老虎,是老师们在大办公室的中央位置用砖垒的一个大炉灶,专烧大同块儿,平时我们可以围着大炉灶判作业或者备课,很暖和。</h3></br><h3>        每到秋季开学时,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号召高年级的学生粉刷教室。我便带着六年级学生将六间教室粉刷一次。这种活儿是很辛苦的,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哪干过这种活儿?我既要指挥他们干好,还要保障他们的安全。六间教室,我忙前忙后地操持着,圆满地完成了任务。</h3></br><h3>        在四完小,我始终没有脱离毕业班。有一年,我向校长建议:“教师带班可以来一次大循环。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跟到六年级,这样也能看出教学效果。”校长同意了,我便带了一年级。</h3></br><h3>        这批学生刚刚升到二年级,校长找到我,面带为难地说:“二中的几位老师找来了,他们要求毕业班仍由你把关,如果你不带,他们就要把学生转走。”我说:“不是说好的吗?再说,我这个一年级刚刚带顺手。”校长说:“我也是没办法,要不,学校每月给你加十元工资。不过,给你加,就得给数学老师也加上。”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看着校长为难的样子,我只好答应。</h3></br><h3>        一九八六年,我在城关镇四完小附近盖了几间房,我带的毕业班在升学考试中又取得了好成绩。在全县的成绩排名中,作文成绩排在了第一位,语文成绩排在了第二位。</h3></br><h3>        教育局长的夫人是四完小的音乐老师,她说:“真佩服你哩,你今年房子也盖成了,考试成绩又这么好,真是家庭和事业双丰收啊!”接着,又半开玩笑地说:“要不,你再从一年级教吧,叫我家巴雅尔跟你重学一遍吧!”</h3></br><h3>        听了这些赞扬的话,我心里甜滋滋的,我觉得我选择教书这一行,真是选对了。我真的非常喜爱这份工作。</h3></br><h3>         一九八八年,教师评定职称。虽然我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但我的学历还是文革中定的格,初中文凭,根本不够小学教师要求的学历资格。教书这些年,光为毕业班把关了,从没有机会派我去参加培训和学习。最后,教育局只能给我破格评为小教一级。</h3></br><h3>        八八年后半年,我开始参加教育局举办的文化知识的培训,并通过考试很快过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还差一门地理,我就能评为中级教师的职称了,我真的很期待!</h3></br><h3>        一九八九年春,国家又给下乡知青一项好政策,允许知青的一名子女回城落户。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万分!我已经离家二十一年了!如今,真能让自己的一个孩子回津落户,这也能了却我一桩心愿。</h3></br><h3>        经过一番周折,最后我的家人一致决定,为了孩子回津落户,我也必须调回天津。再者,天津的老母亲已经八十三岁高龄,迫切需要我的照顾。</h3></br><h3>        此时,我的内心矛盾激烈地碰撞,我是多么热爱我的工作和我的事业!我回津后又能干什么呢?我舍不得我的教学成果,舍不得我即将评定的职称,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但是,为了我孩子的前途,最终还是做出了返城的决定。</h3></br><h3>   调令下来了,我的心潮难平。</h3></br><h3>       我忘不了,一九八八年初,我生了一场病,在和林格尔县医院的病床上,门开了,进来十多个孩子,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水果罐头:“老师,您好了吗?”</h3></br><h3>       看到这情景,我有些着急:“谁让你们来的?老师没事。你们,哪来的钱?赶紧,把东西退回去!”我的话音有些喝斥。</h3></br><h3>        孩子们默不作声,转过身去,过了几分钟,又转过身来,恭恭敬敬地站为一横排,手上都举着一个水果罐头。令人想不到的是,每个罐头的盖子竟然都已经打开了!</h3></br><h3>       瞬间,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泪水,唰地一下子涌了下来:“你们的家,都不富裕!快回去吧,老师过两天就去给你们上课……”</h3></br><h3>        我还忘不了,一九八六年我盖房时,我家购买的房瓦暂时都卸在了四完小附近。在屋顶上瓦的那天,是我的学生们帮我一块块搬到新房那儿……</h3></br><h3> <h3>带领学生们栽种了几排小白杨</h3></br><h3>        我更忘不了,在四完小的操场四周,我和学生们一块儿栽种了一排排的小白杨……</h3></br><h3>        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九日,我就要离开我奋斗了十一年的教学工作岗位,离开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这让我怎么能够舍得?</h3></br><h3>        我把那本厚厚的教案和复习提纲,以及我为毕业考试印好的准备练习的一沓沓试卷,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一位韩老师。我把校长放在我手里的五个月五十元的另加工资,退还给了校长。我的心里,仍然觉得对不住我的学生,仍然对学校里的一切恋恋不舍!</h3></br><h3>        别了,我的教师生涯!别了,我热爱的事业!别了,我的孩子们!</h3></br><h3> <h3>载着对于教师职业的恋恋不舍返津</h3></br><h3>        三十年过去了,那段教书的经历已经刻在了我的心里久久不忘。曾经多少次梦见我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梦见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h3></br><h3>       我的那些考入了中专和大学的学生,如今你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定是各有建树了吧!那一排排的小白杨也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了吧!</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tnMHoOeFpoT4tn76WXrh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