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传承文明、陶冶情操,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气的魅力和冬至的习俗。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关爱意识,在冬至节气来临之际,我们郾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决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居家的孩子和老师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感受冬天的快乐,不负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习俗。这个习俗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医圣张仲景有关。看!一二</span>年级的小朋友用手中的彩笔绘出可爱的饺子,以此来怀念医圣张仲景,盼望冬至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童谣唱起来,手语舞动起来。三年级的孩子用《数九歌》手语舞,来表达自己对冬至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对我们的先人来说,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俗话说“冬至大如年”,这一天不仅有各种纪念活动,还有众位才华横溢且人生感悟丰富的文人,在这一天书写自己独特的经历。四年级学生“吟冬至诗,书冬至诗”,品味古代诗人的雅致。</p>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习俗?五年级的学生查资料、问家长,制作精美手抄报,把冬至了解的清清楚楚,希望把祖国的传统习俗更好的传承下来。</p> <p class="ql-block"> 冬至,是三九天的开始。为了度过漫长的冬天,让我们静下心来,画一幅九九消寒图,过一个雅致的冬天。希望九九结束,疫情也离我们远去。欣赏一下六年级孩子的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 文化需要传承,情怀需要塑造。郾城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此次冬至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蕴含在冬至节里的民族文化,更把一颗饱含传统情怀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播进了孩子的内心,今后经过岁月的洗礼,生根、发芽,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塑造孩子,成就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