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我再一次登上石泉国家4A级景区云雾山鬼谷岭,此刻山绿天蓝,白云飘飘,凉风习习,让人神清气爽。站在山顶天台观遗址,波澜壮阔的云海涌入眼帘,游客们的欢呼声不绝入耳,此情此景激起我心潮起伏:鬼谷岭啊,你似乎诉说着石泉旅游产业的起始,见证着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并走向从大到强的历史。 鬼谷岭云海 <font color="#ed2308"> 游客惊呼鬼谷岭壮观云海</font> <b>一</b><br> 鬼谷岭海拔2008.9米,方圆7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纵横家、哲学家、教育家鬼谷子修道授徒的地方。2002年,石泉县以李佩今为首的文化界人士,成立石泉县鬼谷子文化研究会,发掘鬼谷子文化。这事立即引起中共石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县长徐启方邀请和组织市、县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40余人,赴鬼谷岭考察,无不为其人文、生态、天象资源而震撼。 <font color="#ed2308">县鬼谷子文化研究会赴鬼谷岭考察</font> 2003年1月,石泉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决定,將云雾山旅游开发作为事关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同年8月,全国首届石泉鬼谷子文化研讨会在石泉召开,大会认定:石泉是鬼谷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2004年7月,中共石泉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鬼谷岭天台观遗址召开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140多人参加的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全县云雾山旅游开发,从此徐徐拉开石泉旅游开发的大幕。<br> 而那个时候,当地人民群众还不了解旅游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将给石泉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font color="#ed2308">中共石泉县委十五次全委会</font> <font color="#ed2308">鬼谷岭景区当年开工建设场景</font> <font color="#ed2308">鬼谷岭景区开园仪式</font> 在县委“南靠前、水为先”的发展策略下,2007年10月,境内燕翔洞景区开园,2009年5月,中坝峡谷景区开园,副省长景俊海、省政协副主席李进权,安康市委书记刘建明来了,景区人山人海......<br> 景区内的黄村坝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山崖阻隔,道路不通,村民无法和外界往来,还是竹筒打水,吊罐煮饭。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他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了了,有的办起了“农家乐”,有的贩卖山货特产走出了大山!<br> 然而正是那个时期开山寻路的创举,书写了石泉旅产业的从无到有,启迪着后十年的展翅腾飞!<div><br></div> <font color="#ed2308">大型文艺演出:鬼谷子下山</font> <font color="#ed2308">燕翔洞景区</font> <font color="#ed2308">如梦如幻燕翔洞</font> <b>二</b><br> 据普查:石泉县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148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56个,占旅游资源总数的29%。<br> 有人说:发展旅游只能富民不能富财政。中共石泉县委、县人民政府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正是我们党的初心所在,民富才能国强,能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不动摇、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动摇、坚持“康养休闲”的基本定位不动摇、坚持“全域规划、区域突破,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资源统筹、要素聚合,创新发展、彰显特色,文旅融合、扩大开放”的原则不动摇,由此建设“宜游、宜业、宜居”新石泉,一张蓝图画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达目的不罢休!<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中坝大峡谷迎宾瀑</font></div> <font color="#ed2308">中坝大峡谷景区</font> <font color="#ed2308">石泉旅游村建设</font> 围绕“三宜”石泉建设,一系列建设项目清单出来了;一项项激励措施出台了;一条条考核措施出来了;一项项保障措施出台了,每年县财政预算旅游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br>坚强的领导,有力的保障措施,促使石泉旅游产业不断向着新的高度发展,“石泉十美”旅游形象品牌越来越鲜明:从鬼谷岭起始,到五次“中国.石泉”鬼谷子文化研讨会、高峰论坛;从国宝鎏金铜蚕出土到连续三届“中国•石泉鎏金铜蚕文化国际研讨会”,“鬼谷故里、智慧之乡”、“鎏金铜蚕•丝路之源”文化品牌响誉祖国大地,吸引来自北京、广东、湖北、湖南、陕西、山西等地100余批次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到石泉考察交流。<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汉江石泉古城西城门</font></div> <font color="#ed2308">2018中国.石泉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font> <font color="#ed2308">2019中国.石泉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font> <font color="#ed2308">2020年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文化研究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font> <font color="#ed2308">外省、市各类游客赴石泉旅游</font> 广东顺德自然涂公司总经理伍惠芝女士得知石泉相关情况后,连续10年无偿援助石泉县鬼谷子文化研究会12万元,用于鬼谷子文化的研究。 <font color="#ed2308">广州顺德自然涂公司总经理伍惠芝女士</font> 2012年4月,台湾鬼谷子文化学术研究会会长张益瑞一行15人慕名专程到石泉考察鬼谷岭天台覌遗址,交流学术研究体会。 <font color="#ed2308">台湾鬼谷子文化学术研究会会长张益瑞(着黄衣)</font> 到2016年,汉江古城、后柳水乡、鬼谷子文化小镇等一批景区、景点相继建成;2017年,池河金蚕小镇建设启动,被省政府列入“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9年9月,鬼谷岭景区开业营运,荣升国家4A级景区;石泉汉江古城2017年荣升国家4A级景区后,年均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1亿元。”...... <font color="#ed2308">燕翔洞景区获国家4A景区,原副省长徐山林授牌</font> <font color="#ed2308">汉江石泉古城游客如潮</font> <font color="#ed2308"> 燕翔洞景区</font> <font color="#ed2308">雁山瀑布景区</font> 与此同时石泉县本着“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原则,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创建通过“景区带片、景点带村、企业带户、服务带人”模式,进一步改“景区内外两重天”为全域共建共享,全县旅游服务中心实现县、镇景区三级覆盖,内部提等升级国道 4 条, 新改建旅游公厕54个,建成 5 条景观路,开通 7 条景区公交专线和客运班线,实现一路畅通、一路安全、一路风景、一路休闲。“四带”模式,带动全县2万多人从事旅游产业,带动旅游商品和农产品销售3.2亿元。 这期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及综合收入保持20%以上增速,全县人均旅游收入10009.3元,旅游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口的32%,走出一条“依托绿水青山、实施绿色发展、实现旅游强县”之路。 更令人欣喜的是,全域旅游的创建带动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一些村华丽蜕变,一批能人应运而生,旅游志愿服务者超过千人。<br> 池河镇明星村按照“集体经济牵头、引导全民参与”的思路,通过组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由集体经济控股、村民入股的旅游公司,以“三变”改革盘活土地、房产、山林、公共设施等资源,实行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统一筹建、资源资产统一开发,吸纳1600余人融入农旅融合产业链,实现桑园变景区、旧宅变民宿、农民变股东蜕变。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总产值2亿元,群众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名星村”。<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汉江石泉古城游客如潮</font></div> <font color="#ed2308">熨斗古镇庖汤会</font> <font color="#ed2308">雁山瀑布景区</font> <font color="#ed2308">潼关旅游村</font> 后柳镇永红村农民柯亚飞 借助后柳水乡景点的兴起,办起“临江农家乐”、宾馆,年收入近百万元!<br> 如今,这个仅有18万人口、面积1525平方公里的小县,共建成5个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获批国家森林公园1个,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西北生态旅游十佳县”、“省级文化先进县”、“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陕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等20多项荣誉,真正实现了从有到大的腾飞。 <font color="#ed2308">省民进副主委闵新华调研石泉旅游文化</font> <b> 三</b><br>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旅游产业发展中,人民政协紧紧融入县委中心工作大局,县委指向哪里,政协跟到哪里;政府干到哪里,政协合力到哪里,切实做到无缝对接、合拍共振!<br> 虽然县政协一届一届更替,但合力发展旅游产业的使命不变,政协主席任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的格局不变。人民政协智囊团、人才荟萃优势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履行三大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省民进副主委闵新华在中坝峡谷调研</font></div> <font color="#ed2308">非洲风情到石泉</font> 原政协主席胡吉应,任职期间直接负责旅游工作,他跑西安、跑北京、跑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参与旅游营销,衔接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合作事宜。 <font color="#ed2308">原县政协主席胡吉应</font> <font color="#ed2308">原政协主席李平</font> 作为丝绸之路见证物的鎏金铜蚕出土于石泉,2017年,当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提到这事后,时任政协主席、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的程达斌,立即通过县政协与县政府专题协商会议,提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各项措施,促进金蚕小镇建设,被县人民政府全部吸纳。针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他委托常务副主席率政协委员赴四川考察,将四川经验与石泉客观实际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 <font color="#ed2308">原县政协主席程达斌</font> <font color="#ed2308">原政协副主席赵以刚率队赴四川考察全域旅游</font> 石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后,是满足现状,还是奋勇向前,县委提出“以打造全国旅游康养目的地”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促进全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协主席胡学军兼任石泉县旅游康养产业链链长,他紧紧围绕县委部署,协调相关部门出台了《石泉县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石泉县旅游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组织政协委员由主席、副主席带队,分四组对全县旅游康养资源、旅游康养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font color="#ed2308">石泉县政协主席胡学军</font> <font color="#ed2308">胡学军调研旅游文化产业</font> <font color="#ed2308">政协主席胡学军、副主席李亚莉调研旅游村建设</font> 十年来,全体县政协委员围绕旅游产业发展认真履职,提交相关提案40多件,开展相关调研、视察、专题协商20多次。政协委员帮助农村企业申报的“鬼谷子腊肉”商标,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和“中国著名品牌”<br><br> <font color="#ed2308">政协主席胡学军指导委员工作室建设</font> <font color="#ed2308">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会</font> <font color="#ed2308">政协委员为发展石泉旅游建言献策</font> <p class="ql-block"> 这十年,我虽然2013年就退休了,但作为民进会员在连任四届县政协委员之后,继续被协商为十三届、十四届县政协委员,在协力旅游产业发展中,贡献了余热体现着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在县政协与县政府融入丝绸之路专题协商会上,我提出的五个融入被写入了县政协五年总结报告中;在县政协赴四川全域旅游考察中,我关于石泉创建全域旅游的建议及提交的方框图,受到主管副县长的高度评价,座谈会后专门要去了我的发言稿及方框图。之后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化旅游先进个人”。</p> 2020年,我在连续四次参与“中国.石泉鬼谷子文化研讨会”后,奉命筹建依托石泉、面向国内外的“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文化研究委员会”。中国军科院及全国20多个省的高校、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应邀参与,目的就是提升软实力,用鬼谷子文化承载石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站在鬼谷岭上看全省,这十年,石泉旅游只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细胞,却汇聚着全省的巨大变化,因此我要讴歌你的昨天、今天,还将讴歌你光辉灿烂的明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