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市文联的正确指导下,在邯郸文化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和关注学会发展的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武安文化学会秉持“文化共传承,一起向未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向,奋楫争先,躬身耕耘,成果丰硕,为武安历史文化研究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换届工作,圆满成功</h1><div><br></div><div> 7月23日上午,武安文化学会在武安市文旅局二楼会议室举行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俊梅到会指导并讲话,市文联副主席于冰主持会议。武安文化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原市人大副主任孟天顺,武安文化学会第一届会长、原市文化局副局长刘玉平,武安文化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牛保增出席会议,4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div> 会议邀请邯郸市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编剧温王林,《邯郸文化》杂志主编、国家一级作家张记书到会指导。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武安文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报告、修订通过新的文化学会章程。受武安文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委托,武安文化学会群众文化分会会长郭果林作武安文化学会五年来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表决武安文化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成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组织建设,不断加强</h1><div><br></div> 为充分发挥学会在组织建设、服务会员中的作用,重点突出了“三加强”: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利用微信群为会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提供了便捷。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文化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武安文化学会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把广大地方文史爱好者团结在学会的周围,为学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工作活力。三是加强平台建设。进一步办好“武安文化”公众号和《武安文化》杂志,为会员交流学习和发表作品提供平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文史研究,成绩斐然</font><font color="#39b54a"> </font> </h1><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 为进一步激发会员创作热情,去年以来,武安文化学会以服务社会和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会员武安文化研究素养和创作能力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会员对武安文化、对社会的认识,编纂完成武安文化系列丛书10本,计500万字,包括《武安平调落子剧本选》《武安饮食文化》《武安城志》《武安快板选》《武安民居文化》《武安文化脉系》等。组织人员编写《花富村志》《交通志》,已完成初稿。编辑出版《武安文化》杂志2期20万字。既促进了武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又为武安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加比赛,成绩优异</h1><div><br></div> 会员张裕昌报告文学《反哺》在河北省文联征文中获优秀奖,诗集《布雅山歌》获第二届雁翼诗歌奖优秀奖,纪实文学《靳延寿敌后遇险记》选入省文联出版的《红色冀忆》一书。<br> 由中共武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讴歌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林茂杯”主题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活动中,会员邵慧敏《林茂四季,用绿色书写新时代》,骈玲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张文庆《我和盘根村的两次交集》,刘占英《诗意南山沟》,王长河《父亲的“遗产”》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br> 张文庆获邯郸市国学研究会2022年“永不分梨杯”壬寅迎春征联优秀奖,邯郸市图书馆、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联合举办的“牛报喜讯 虎迎春风”第八届“迎新春 对春联”活动优秀奖,“冀滦化肥杯”全球征联暨滦南县第36届迎春征联二等奖。<br> 李文林谜作“快约之后两交心,上台留影笑迎 (食安用语) 公勺公筷”获得“喜迎二十大,确保食以安为先同安食安杯”海内外灯谜创作大赛获“三等奖”。歌词《美丽风光在哪里》获武安市“丛台酒业杯”公益广告征稿中,获“二等奖”。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讨交流,丰富多彩</h1><div><br></div> 8月6日,武安文化学会召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势详解》新书首发式暨太极文化研讨会。此次首发式暨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动太极拳的文化传承,促进太极文化走进校园,引导青少年习练太极武术,增强健康体魄,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9月18日,武安文化学会举办《乡音》《心语》两书首发仪式。此次新书发行仪式的召开,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武安地方文化传承,以文化自信构筑武安力量,以及了解武安、宣传武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月15日,武安文化学会赴李石门参观指导矿山书法协会第六届书画展。这次展览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参加人数之多,艺术作品之优,都是令人欣喜的,展出的300幅优秀作品,既有形式多样的各体书法,又有意境深远的山水花鸟,热情体现了文化自信、民族自强、艺术审美的精神魅力,形成了思想与内容、形式与表现的相互映照,记述了书画家守正创新,书写时代,赞扬辉煌的荣光与梦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化活动,异彩纷呈</h1><div><br></div> 武安文化学会先后举办赴紫竹院开展采风、洺湖广场举办了“喜迎二十大,欢乐城乡”群众文化大舞台演出活动、在西石门举办庆祝建党101周年文艺演出等活动,同邯郸市艺术团共同举办“喜迎二十大 邯郸向未来 ”文艺轻骑兵基层行使活动。武安文化在薪火相传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为武安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笔耕不辍,佳作频出</h1><div><br></div> 武安文化学会副主席郭果林先后创作快板《喜迎党的二十大》《万民齐欢腾喜庆二十大》《喜迎二十大》《安全责任大于天》《解封之后也不行》,话剧小品《卡口》《俺离不开妈》,配乐诗朗诵《人民健康大于天》《二十大精神放光芒》《一袋垃圾》,戏曲作品《保家乡守山河国泰民安》《战疫情靠的是万众一心》《歌颂二十大》等作品。并由邯郸市群艺馆、邯郸市艺术团、武安市文化馆等单位表演。在网信办、武安之窗、武安市文联、武安市文化馆等多家微信平台播出。 2023年度工作计划:<br>一、指导思想<br> 按照市文联的总体要求,围绕“广联系,多活动;出人才,出精品”的根本任务,以推动武安文化研究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认真履行文化学会的基本职能,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促进武安文化研究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br>二、工作任务<br> 1、努力营造出人才、出成果的良好氛围,发现和培养文化人才,强力推出更多的精彩力作。<br> 2、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到旅游景区、企业、乡村采风,助力文旅融合,服务乡村振兴。<br> 3、编纂出版武安文化系列丛书和学会杂志《武安文化》。<br> 4、继续编写地方志书。武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深入研究地方文史,与武安的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提升武安文化魅力,促进武安经济发展。<br> 5、召开武安文化学术座谈会。邀请地方文史研究专家授课,提高会员研究能力和素养。<br>三、工作措施<br> 1、着力构建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会员编组联系制度,建立各分会活动和会员情况报告制度,设立会员情况登记薄,加强上下沟通。<br> 2、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br> 3、为了繁荣武安文化发展,进一步吸收新会员,并为爱好文化的志士仁人搭建展示的平台,适当的时候组织线上或线下文学创作交流。<br> 4、拓展文化研究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