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剪语<br><br>“肥水不流外田”的悲剧 <br><br>王性初<br><br> 在过去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婚姻的选择余地和现代青年比起来,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以前,男女间别说是公开的社交活动,就是偶而异性间见见面都比今天的登月还难;哪象今天,没水也能游得几十哩,人字还没一撇,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也因此,月下幽会,私奔偷情,青梅竹马,一见钟情等等,无不成了古典名著和戏剧传奇中历久不衰的主题。于是,为了“亲上加亲”肥水不流外田,许多地方便有了“外族不娶”、“外姓不嫁”的禁忌,把通婚的范围限制在很小的圈子。如今这个小圈子早已被砸的七零八落,如今同性恋、异国恋司空见惯。混血儿的人口比例到了天文数字。也许这是文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吧?<br> 说到“肥水不流外田”,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不喜欢本族的女子和外族的男子结婚,甚至有些村落,不许本村的姑娘嫁到外村。谁要犯了忌,就会为族人所不齿,部落的首领,或是家族的族长都有权用最严厉的家规族法来处置这些违规者。于是不少人家,时兴姑表亲,堂兄妹结婚是禁忌,姑子舅子表兄妹结婚则是亲家找亲家,大吉大利。因为本乡本土,本族本姓,大家原本就是一家人,这样的婚姻基础劳固,就是发生什么纠葛,有大人在那儿撑着,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br> 近亲结婚却给后代带来了许多不幸,由此而产出的痴呆儿或是有先天缺陷的婴孩就特别多。笔者有次去老家的一个小镇,看到街上有许多流着鼻涕,斜眼兔 的弱智小孩,原来,这个镇至今还在防止肥水流外田。由于这个恶果,如今人们反其道而行之,肥水流内田反而成了一条禁忌。<br><br><div> (婚姻禁忌杂谈之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