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效的思考力并非天生,而是长期自我训练的结果。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让身陷思维泥沼的人走出思维误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构化思维》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陈述问题、表达核心观点的时候,能少说废话,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建构条理清晰的思考模式。万事万物,皆有结构,皆成框架,皆成系统。</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各种境遇,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林清玄却说“常想一二”。有人还说“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而换一种思维就是“落到谷底,反弹就是起"。有时候,我们陷入的不是困境,而是“被困境”,我们“认为”自己当前的境遇是困境,这种“认知”就是我们的思维。思维,是我们解读事实的起点,是产生行为的源头,是决定结果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将5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实验人员用一只新猴子替换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便伸手去拿香蕉,结果就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实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罚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牵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但后来,人和高压水枪都不再介入,而这只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思维不变,这就是思维方式的路径依赖。</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后,常常会以这种方式去处理大部分的信息,优势在于有效率。做过销售的人,往往更在乎结果,因为业绩和收入取决于销售结果;做过编辑的人,看到文章,即使无须他们审核,也会快速找出其中的错误问题;做过行政工作的人,做事往往也会更加在乎细节。这些工作方式的差异,都是思维上重复多次后,形成固定思维方式的结果,如果思维方式成熟,我们必然就会成为睿智、思考全面、轻松做正确选择的人。如果思维方式杂乱无章,没有形成结构,我们看待事物必然就会片面、局限、逻辑混乱,从而在失败里循环。</p><p class="ql-block"> 结构化思维是一个建立清晰、稳定、有序的思考结构,我们学到这个结构之后,知识体系从零散化到系统化,从无序到有序,从低效到高效。结构为王,搭建架构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格局,也决定了我们能够举控的范围,一旦理解了如何构建结构化思维,问题就能通顺、有序而简单。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作者:张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