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阳市卧龙岗文化园

<p class="ql-block">  今年冬季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虽然致命率低了很多,但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防不胜防,所有活动或转为线上,或处于暂缓阶段。</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7日上午,天气晴好,趁着自己没“阳”,吃过早饭,走进南阳市卧龙岗文化园。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整整两个小时,从三顾广场起始(目前只有三顾广场一个进口),到汉画馆,再到武侯祠,对卧龙岗文化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游后感分享大家。</p><p class="ql-block"> 卧龙岗起自嵩山至于白水,自北向南逶迤而来,有“一岗三相”的美誉,曾走出西周姜子牙,秦国百里奚,蜀汉诸葛亮三相。南阳武侯祠初建于魏晋,就坐落于卧龙岗上,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南阳人也称武侯祠为卧龙岗、诸葛亮庵),现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20年起,南阳市委市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将武侯祠扩建重修。目前已建成融武侯祠、汉画馆、三顾广场为一体的多元化4A级“南阳市卧龙岗文化园区”,整个景区依岗就势,自然天成,规划占地约3000亩,已建成的核心景区1500亩,成为南阳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来到三顾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红色基调的标语——“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让人心情有点振奋。广场中央,四匹骏马雕塑昂首奋蹄,展现了刘备、关羽、张飞、侍从,到南阳请诸葛亮出山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进去山门是“天下第一岗”的牌坊,拾阶而上,走过依山傍水的“溪谷廉泉”,沿着弯曲的道路一直向北,沿途石刻的蜀汉战争壁画,把人带进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园区没一个游客,我自己信步漫游,路两边的刚竹随风梭梭作响,阳光照在“晴雨阁”、“龙角塔”上,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走过壁画长廊,到了汉画馆。南阳汉画馆始建于1935年10月,是中国第一座专门收藏、陈列、研究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汉画像石研究中心。经1959年、1976年两次重建,馆内有藏品1500多石,其中一级品150石。1999年12月27日新建成的汉画馆对外开放。2000年南阳汉画馆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博物馆,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从汉画馆出来,走过飞龙谭,来到武侯祠,祠内建筑主要有隐居求志正殿、诸葛茅庐、野云庵、古柏亭、伴月台、宁远楼等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南阳武侯祠在唐代已名扬天下。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赞美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诗圣杜甫《武侯庙》云:“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诗仙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之词绵延不绝。尤其是“隐居求志”大拜殿大门两侧,当年祖籍湖北宜昌,而在南阳历任五届郡守的顾嘉蘅,其折衷之作“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宁远楼大门两侧,四川监茶使赵藩撰写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楹联更为一绝。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碑刻,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定格在历史的记载中。关张殿大门两侧“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兄玄德弟翼德徳兄德弟”之四龙四德的楹联对仗工整,门楣上“目无魏吴”牌匾,把关羽、张飞两位猛将,不把曹操、孙权看在眼里那种豪迈气势展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国家、省、市领导人及海内外游客,参观武侯祠后均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门,阳光正灿烂,真的为自己是南阳人感到自豪。更祈福疫情早过去,山河无恙,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图文:曾凡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