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冬,来自北京的何桂兰主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学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带领我们经历一件件语文的“盛事”,我们跟随着她的脚步,走在探索和进步的路上。天气虽冷,而六小教研,却是风生水起、生机盎然!</p> 课标培训 掷地有声 <p class="ql-block"> 12月1日、2日、5日下午,何主任以“落实课标精神,用好统编教材——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为例,谈课标与教材整合”为主题,为六小语文教师做了2022版《语文新课标》培训。何主任从新旧课标的对照中,引领我们把握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从课程目标、课程建议以及评价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详实解读;与统编版教材进行了对接、整合,以生动的案例从课堂实践的角度给出了操作路径,绘制了清晰图谱。</p> <p class="ql-block"> 历时三天,四五个小时,这场盛宴的背后是已年过54周岁的何主任辛勤的付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逻辑缜密。</p><p class="ql-block"> 两百多张精美的ppt,是汗水与时间的结晶。何主任住在学校,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工作状态。师生散去,她坚定的身影又开始了夜晚的工作,坚实的脚步奏响在静谧、偌大的校园里。</p> <p class="ql-block"> 课标讲座让老师们明确了“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那里去?我们到了那里吗?”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全面地把握,对六大学习任务群有了清晰地认识。本次课标培训为我们指明了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方向,提供了抓手和准绳,<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解决了我们的困惑,增强</span>了我们对新课标理念践行的信心和决心。四五个小时,我们意犹未尽……</p> 示范引领 事必躬亲 <p class="ql-block"> 12月9日,何主任为大家作示范课《桂花雨》。 何主任的课堂关注语文核心素养。关注文化,文章的题材是民风民俗,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人情之美,民风之美,亲情之美;关注语言运用,整堂课何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表达交流,语言训练比重比较大;引导学生想象,给学生搭设想象平台,如“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让学生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都谁家浸在桂花的香里,并把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关注审美表达,在品读文本之后,出示绮君的文章书籍,让学生了解琦君的文章,多以思乡为题裁,充满着淡淡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何主任关注学生的阅读五项能力的培养。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词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继而进行有感情朗读。读写结合,落实语文习作要素。</p><p class="ql-block"> 何主任还特别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学习“桂花香”部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默读,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说话,把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描述;朗读,读出想象,读出感悟。并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摇花乐”部分,学以致用,达到学法、读法、写法的一以贯之。</p> <p class="ql-block"> 何主任的示范课令人耳目一新。从设计到风采,我们不仅经历了北京海淀的课堂,更感受到了一个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我们知道了语文课应该这样上,语文老师可以这样当……走过她的课堂,便成为她的粉丝。</p> 教师培训 如火如荼 <p class="ql-block"> (一)备课</p><p class="ql-block"> 六小的“达标课”,是我们一年中极为重要的亮相和展示,为了利用这一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何主任决定和作课教师一起备课。因疫情停课,何主任利用这个时间约老师们到校探讨,从一个老师到两个、三个、四个……短短不到两周时间,已经有19位老师加入到语文备课群里。上好一节需要三番五次的研磨、切磋,老师们的每一次来访,何主任都力求让她们带走新的东西,充满收获感……这间办公室,如活水源头吸引着、滋养老师们,使她们越来越有信心……</p> <p class="ql-block"> (二)试课</p><p class="ql-block"> 备课是一回事,好的教学设计只是走出了教学的第一步,课堂才是运动场、主阵地,学生有提升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为了引导老师把课讲好,为了让老师有个精彩的展示,每位老师正式讲之前,何主任都要听不止一次的试讲,引导教师进行角色转变,做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去感悟、去体验。重点处、难点处,何主任就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帮助教师实现了课堂转型。</p> <p class="ql-block"> (三)听课、评课</p><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影响,本学期线下教学可谓一波三折。复课后,在做好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工作的的同时,六小紧锣密鼓的开展“达标课”和“示范课”“新教师课亮相课”活动。何老师不辞辛劳、全程参与。每次课后,她精彩的点评总是拨云见日——关于课时的分配、关于语文要素的落实、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于阅读五项能力的提升;关于读书、关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关于重难点的落实与突破,关于评价、关于板书……何主任的评课字字珍贵,句句经典,是从理念到实操的接地气的培训——她对语文教学深刻的把握,讲透了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酣畅淋漓,促人反思。</p> <p class="ql-block"> (四)疫情期间坚持教研</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何主任停课不停研,她除了组织老师们开展线上教研活动之外,依然和大家一起磨课,为了扩大影响力,除了一对一辅导外,或者一对二、一对三……那一个个白天、夜晚,教学的智慧穿越时空,润色着我们枯燥的生活,就这样,何主任和我们共同攻坚克难,同心同力,在彼此的给予和贡献中互相鼓励着、感动着……</p> <p class="ql-block"> 套用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六小人:“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何主任这样的师傅。”</p><p class="ql-block"> 何主任:“我是幸运的,因为能在这样和谐向上集体,发挥价值……”</p> <p class="ql-block"> 时令已是寒冬,六小校园也消逝了翠绿的容颜,不变的还是那盏灯光,还有灯光下孜孜不倦的身影以及关于语文教学那说不尽的话题——课例研究、考试命题、学生评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