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临沂齐鲁园小学语文组举行线上“每人一节优质课”说课比赛活动

蒙蒙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倾桃李染风霜,执“鞭”挥汗育良才。为深入贯彻落实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核心素养,12月12-16日晚7点半,临沂齐鲁园小学以“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举行语文组线上“每人一节优质课”说课比赛活动。</p> 云端教研彰智慧,深耕细耘显匠心。为确保本次教学活动更有序、更实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务处周密部署,制定了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以说课的形式进行,借助钉钉平台开展比赛,每节课10-15分钟。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学科组长组织教师抽取比赛顺序,提前72小时抽课题备课,磨课。 本次语文组共33位教师参与比赛,每位参赛教师紧扣《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内容,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层层深入阐述说课内容。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循循善诱,或风趣幽默,但都以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诠释了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解读与匠心设计,展示出教育的智慧和个人独特的风采。 第一位参赛选手是赵宸老师,她的课题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赵老师仔细研读教材,发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词句”是对第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延伸,学生有感受生动词句的基础。基于学情并结合新课标,赵老师针对本单元设计关于感受大自然之美的任务群,而本课属于任务二:收集大自然之美,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给予学生自主感受的机会,提供了想象支架。<div> 李佳凝老师带来了《狐假虎威》一课,根据课文特点采用情景教学法,设置“课本剧表演小明星”的学习情境以及“读故事,打开故事之门”、“学故事,走进故事世界”、“演故事,登上故事舞台”和“创故事,成为故事明星”四大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深入理解寓言内容。</div> 王宁宁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王老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发现2022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大理念在本课设计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即: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王老师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生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生成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同时拓展资料,感受周恩来总理的爱国情怀,完成立德树人这一目标。 张欣薇老师的课题是《雪孩子》,张老师关注到本篇课文的特殊性:首次提出默读的要求;首篇不全文注音的课文。所以张老师引导学生在默读实践中逐步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并采用图文对照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搭配学习任务单进行主题情景剧,活动与任务相匹配,带学生走进课文情境,进行情感体验。<div> 蒋梦君老师的课题是《爬天都峰》,她关注到本课所在习作单元的训练要素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在教学课文中渗透写作方法,为习作教学做铺垫,同时链接生活,让学生的习作有方法也有抓手。</div> 孙颖老师以《八角楼上》这一课引入本课课题《刘胡兰》,从毛主席视角切入新英雄刘胡兰,补充时代背景,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对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铺垫。基于“革命英雄”这一任务主题创设“争当五星级革命英雄宣传员之我是小小宣讲员”的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实现教学评一体化。<div> 马银铠老师的课题是《难忘的泼水节》,马老师充分考虑二年级的学情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采取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由此产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同时设计“党的故事我来说”这一单元活动,圈画关键词句,观看纪录片《周总理和我们在一起》,体会周总理和可爱可亲可敬的高大形象。<br></div> 孙英丽老师的课题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孙老师仔细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在语言表达训练时注重链接前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框架。采用情境设置法、朗读法、合作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利用星级评价查漏补缺,多元化自评、互评,巩固所得。<div> 吕恒菲老师带来《青蛙写诗》这一课,吕老师对整个单元进行详细分析,确立了“诗歌朗读大赛”的单元情境任务,将学生带入小青蛙写诗的场景。同时,本课以“一起写诗”为课堂主要情境,让学生自然流畅地进入活动并参与活动。做到“学有基础、学有兴趣、学有评价、学有拓展” 。<br></div> 杨凝老师的课题是《陀螺》,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两个语文要素的关系,杨老师创设“童年游乐场”这一任务情境,设计了游戏说明书、批注小超市、心情过山车、小游戏大道理、玩转传统游戏的学习活动,努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用批注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情,为单元习作奠定基础。<div> 栾庆平老师带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开展“成长五味瓶”为主题的班级成长故事会为驱动任务,通过“运用批注,体悟心情”、“活用批注,梳理心情”、“创意批注,抓住变化”和“把握心情,恰当表达”四个任务的学习,实现单元的整合学习,最终完成单元“项目成果”——《成长故事集》。本课以任务二“活用批注,梳理心情”为主线,以争当金牌故事家为学习情境,通过四项学习活动:活动一:总结概括,巧梳理,赢梳理星;活动二:学贵有疑,做批注,得批注星;活动三:巧妙捕捉,说心情,拿体会星;活动四:联系生活,会安慰,夺开导星。让学生学会借助批注进行阅读,体会心情变化。<br></div> 王鹏燕老师的课题是《风娃娃》,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以“童话森林的邀请——童话节”为主题,分别设置课程发布会,森林伙伴学相处,童话森林总动员三个主任务及八个子任务。而本课《风娃娃》在大单元任务中则主要承担“森林伙伴学相处”这一主任务,开展“好心也要做好事”“森林里的童话节”子任务。学生兴趣充分激发,教学目标前后链接,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持续性评价。 单梦晓老师的课题是《古诗三首》,围绕“追寻百年不变的爱国心”这一单元任务情境,单老师设计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子任务,努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语言,构建画面,体会诗歌之美。本课以任务一:触摸诗人爱国情为主线,以“穿越历史,获得最佳小主播称号”为学习情境通过六项活动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诗句,感悟诗歌的情感。通过“感动中国百年人物”主题展览进行古今联系,体会家国情怀,回归单元主题。<div> 袁韵格老师的课题是《雾在哪里》,依据核心教学目标和任务框架,创设“超级模仿秀”情境并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落实感受外国作家的想象的子学习任务。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雾孩子”这一淘气的人物形象,进行情感朗读,利用多种方法,有层次得指导朗读,以读促悟。<br></div> 丁圆圆老师带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丁老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和先扶后放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加深个性化理解。同时设置“争当最美代言人”这一活动,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兴趣。感受作者笔下小兴安岭的美之后迁移运用,丁老师设置“最是家乡美”的练笔任务,学以致用。<div> 李静老师的课题是《纸船和风筝》,李老师基于教材与学情,采用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设置“动物森林交友会”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实际表现和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评价。<br></div> 张杰老师带来《古诗二首》一课,张老师认真分析学情,二年级小学生已经积累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诗歌,但不容易通过文字内容想象出具体可感的场景画面。所以在教学时以朗读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感受诗歌美景,想象画面。且本单元作为“想象”阅读要素的开启单元,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借助图片是重要途径。张老师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庄绪勇老师的课题是《比尾巴》,庄老师为了激发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有趣的发现—朗诵分享会”这一单元情境,串联整个单元的教学。又将本课的学习情境创设为“比尾巴大赛”,设置了:获得参赛资格、认识参赛选手、认识比赛项目、宣读比赛结果、汇报比赛成绩五个任务,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庄老师还注重指导问句的朗读,多种形式练读,引导学生体会语气的不同。 贾瑞凡老师的课题是《父亲、树林和鸟》。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提到“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等”,又结合单元要素,贾老师设计了“大自然采蜜”展览会的整体情境,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采大自然之声、采大自然之趣、采大自然之情即本课,最后是采大自然之思。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做到以学定教,采用以读代讲法,集体讨论法两种教法以及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两种学法,遵循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div> 解依陈老师的课题是《读不完的大书》,解老师设计了“读书达人争霸赛”的学习情境,上课伊始就出示图书,展开交流,充分调动学习热情。解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本课语言的贴切生动和所写之物的好玩有趣,积累“样子+感受”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习作环节打下基础。<br></div> 韩冰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小蜗牛》,韩老师自信大方,环节清晰,过程安排有理有据,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质疑、探索、感悟、朗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div> 薛国梅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薛老师精准解读教材,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根据六年级学情,结合新课标,设置“赏音乐里的传说”这一任务情境,努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语言,构建画面,体会乐曲之美。</div> 汲广雨老师说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灰雀》,汲老师创设情境,将教学分为四个板块,让孩子慢慢走进列宁,走进列宁和小男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div> 任颖垠老师说课的题目是五年级上册的《忆读书》。任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能联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计教学流程,从容淡定,结构严谨,条理分明。</div> 徐卉珂老师选择了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意在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div> 王德慧老师说课的内容是《牛和鹅》,王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设置“巧学批注我有法”这一主线,通过"我是火眼金睛——我是小小实践家——我是小小评论员——我是批注小达人"四项任务,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学会作批注,学以致用。<br></div> 张晴晴老师带来的说课内容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项链》。她引导学生在趣味识字的基础上进行文章阅读,带动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体会文中所表达的快乐心情。通过情景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想象画面,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小娃娃的快乐。<div> 季双双老师说课的题目是《明天要远足》。季老师主要以情景教学为主,让学生在情境和任务中进行主动学习,课堂交给学生。同时辅以朗读体会法以读促思、合作探究,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div> 李倩倩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乌鸦喝水》,李老师认真研读新课标,构建了本单元的核心任务群——“乌鸦巧喝水,留心善观察”,并通过学会留心观察,观察童真世界,观察身边生活三个任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串联,充分展现了对新课标下如何进行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理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引人深思。<div> 齐月老师说课的题目是《司马光》,齐老师紧扣本文重难点进行说课。通过介绍词我来搜、我来读、我来讲、我来诵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div> 张有为老师说课篇目是《雨点儿》。张老师通过和雨点儿交朋友,听雨点儿来唱歌,跟雨点儿去旅行,陪雨点来画画四个活动,将识字、朗读、理解、写字贯穿其中,思路清晰,理论丰满,贴近学情,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魅力。<div> 许梦缘老师说课的内容是《手术台就是阵地》,许老师紧扣单元要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抓住特点,研读课文,强调以读为主,读思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式、探究式学习。<br><br></div> 刘欣蕊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好的故事》,刘老师通过“整体感知来入梦,感受美好来赏梦,借助资料来解梦”三个任务贯穿教学过程,通过“想象画面、反复朗读“等方式理解“美丽、优雅、有趣”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联系课文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来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校长冯维峰,副校长李守军、赵洪艳,学校中层教干和各学科老师全程参加此次说课比赛活动。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线上说课展风采,同台竞技促成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齐鲁园小学语文组优质课比赛历时五天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优质课比赛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增进交流的平台,也提高了教师们钻研课标、研读教材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达到了以说促教的目的。<br><br> <br>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在最美的冬日,让我们一起携手行走在温暖的成长道路上…… (文 :石蒙蒙 张馨之)

学生

老师

学习

情境

任务

教学

单元

批注

朗读

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