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习的格局是什么?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书中提过,学习的三种境界:第⼀是为了考个好⼤学找份好⼯作⽽学习;第⼆是因为兴趣,知道⾃⼰为什么⽽学习并从中感到快乐;第三是因为使命感⽽学习,或拥有“为往圣继绝学”的崇⾼,或怀抱“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我希望孩⼦们都是因为第⼆和第三种境界⽽学习。</p> <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孩子学习很努力很认真,成绩却不好?</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事半功倍”这个词,孩子为什么看起来很努力,学习效果却不好。你肯定会说,那还用说,低效能的勤奋呗。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低效勤奋呢?很多家长又会说,不会学习啊,没有掌握方法啊,盲目瞎学啦。</p><p class="ql-block">的确是这些原因造成的。但是,这些都是笼统的一个说法,好像并不能真正去对症下药找到低效的“病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美国著名的视听学习专家埃德加 戴尔在20世纪50年代就最早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金字塔学习理论中可以看出,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被动学习的“知识留存率”比主动学习的“知识留存率”要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单纯的靠听讲和阅读所带来的知识留存率分别是5%和10%,而主动学习中的“讨论”和实践“环节,知识留存率分别是50%和75%。这就充分说明,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的确比主动学习要差很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而我们的孩子学习大多数情况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就必须要将学习的方法由被动的“听、读、看”转变为行动,去做、实践、讨论、教授给他人。</span></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学霸们都是如何学习的呢?</p><p class="ql-block">黄静洁老师在书中讲到,全球顶级名校关注和实践的是“体验式学习法”。就是把学习金字塔的顶端被动学习向下迁移,而把顶部的主动学习向上迁移。让孩子们将学习到的知识向外输出。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三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拓宽孩子的学习场景和学习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让孩子把所学到的知识点分享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建立学习小组,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或去共同完成一个小型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这本《学习的格局》不仅仅讲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传递一种学习的理念,学习是有格局的。格局大与小,在于我们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