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课程缘起:</b></p><p class="ql-block"> 滚筒是安吉游戏材料的一种,在中班时,孩子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它的乐趣,钻进滚筒里,站到滚筒上,在滚筒里捉迷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滚筒有着不同的探索。进入大班后,孩子们的身体迅速发展,动作越来越协调,更多的孩子加入到滚筒游戏中,通过个人探索,同伴讨论,小组研究,在一次次的合作游戏中,让我看到了幼儿的成长,遇见了一群了不起的儿童,我带着教师放手,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去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则的游戏精神,我和孩子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游戏从这里开启—游戏计划</b></p><p class="ql-block"> 问题:下周轮到我们班玩滚筒了,你们想怎么玩?刘艾嘉:我想在滚筒里玩钻洞洞的游戏。舒子琛:我想推着玩儿。刘艾嘉:还可以站在滚筒上走呀。王艺然:也能在滚筒上爬过来爬过去地玩儿。孩子们纷纷议论着,我们一起来把它画下来吧。</p> <p class="ql-block"> 滚筒游戏开始了。孩子们躺在里面,享受着,有在滚筒里打滚的,有的爬到滚筒里捉迷藏,有的尝试站到滚筒上,虽然站不稳,但是努力让自己站起来,有的直接坐在滚筒上,左右摇摆,还有的小朋友相互合作,一个躺在滚筒里,一个在外面推着滚筒往前滚,大家各自探索着不同的玩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发现问题:</b></p><p class="ql-block"> 你是怎么玩滚筒的?我爬到滚筒里面转来转去,它就一直滚来滚去。我轻轻一推,滚筒就往前滚。我蹲在滚筒里,在里面躲猫猫!我整个身体钻在滚筒里面去了,滚筒就动了!我想站上去,但是滚筒一直在动,我就掉下来了!站到滚筒上面是什么感觉?有点飞起来的感觉,因为我离开地面了。有点怕,但有点好玩。</p><p class="ql-block"> 有点“恐高”。感觉要掉下去了。讨论时,孩子们的想法很多,大家畅所欲言,玩滚筒的方式层出不穷,但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爬不上去、走不起来、总往下掉…</p> <p class="ql-block"><b>我们遇到了困难:</b></p><p class="ql-block"> 赫赫:在滚筒上总是站不住,滚筒晃来晃去的。硕硕:我试了好几次,还是站不稳,会掉下去。艾嘉:我能在上面站稳了,可是一走起来我就有点害怕。艺然:我的好朋友扶着我我就敢上去,我一个人就有点不敢上去了。滚筒圆溜溜的,好难站上去呀,想要站稳并往前行走就更难了,那么要怎样才能玩的又安全又有趣呢?在游戏中,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自我挑战走滚筒</b></p><p class="ql-block"><b>1.友爱互助式</b></p><p class="ql-block"> 刘艾嘉对李昱葛说:“快看,齐书冉都能站在滚筒上,还能慢慢走,咱能行吗?”李昱葛说“咱也试试,那不就知道了吗。”艾嘉语气中充满了“不屑”。李昱葛:“哎呀,这个滚筒根本稳定不下来,我一爬上去它就动,真是烦人!”刘艾嘉:“你不会慢点啊,我看齐书冉她就是慢慢的爬上去的,我试试看。”</p><p class="ql-block"> 刘艾嘉小心翼翼的爬上去,但他不敢站起来,一直蹲在滚筒上,他刚要站起来,滚筒就开始晃动,滚筒一晃,艾嘉一下骑在了滚筒上面,像一位骑士一样。她这时又把一只脚慢慢的拿到了滚筒上面,另一只脚也一点一点的拿上午,但艾嘉还是哆哆嗦嗦,蹲在滚筒上不敢站起来,但又想尝试站起来,她刚一弯腰,滚筒又晃动了,这时艾嘉说:“算了。我不玩了,我要下来,”这话被我听到了,我急忙靠近刘艾嘉的身旁,我问她,你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你站起来。艾嘉说:“还有,就是需要别人扶我一把,谁来扶我,谁来扶我,站在旁边等候的几个小朋友把手伸向刘艾嘉,“我扶你,我也扶着你”。刘艾嘉分享了自己站在滚筒上的心得:好朋友在旁边手拉手扶着,心里不害怕就慢慢站在上面了,在朋友的协助下能走两步。</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次探索,孩子们发现同伴之间互相帮助更容易成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2.站立行走</b></p><p class="ql-block"> 付璟禾是一个非常胆小但又特别执着的孩子,站在滚筒上自由行走前,她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掉下去重新来,摔倒了爬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功地在滚筒上随意的行走。大家都非常很崇拜璟禾,都向她请教经验。璟禾回忆道:一开始只能自己在滚筒上行走,自己是先跪在滚筒上,然后再慢慢站起来,但有时候很容易就滑下来,一定要先让自己的身体站稳。</p> <p class="ql-block"><b>3.乘风破浪</b></p><p class="ql-block"> 和滚筒再一次亲密接触,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越“站”越勇,幼儿通过动脑思考、自主设计与讨论,想出了一系列站在滚筒上的方法,并通过多种尝试,一步步地挑战自我,最终成功地站上滚筒,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在逐渐增强,合作与探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p> <p class="ql-block"><b>教师思考:</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组合,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有的是利用物体稳固重心。有的是利用同伴的助力来稳固自己的重心。不管是借物还是借人,最后他们基本都能站上滚筒,慢慢往前走。谈感受分享成功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陈恩溢:站在滚筒上只要眼睛看前面,身体保持平衡就行。李昕桐:我们走的时候一定要步子小一点,不要太快了,快了就不好控制了。</p><p class="ql-block"> 贾玉贤:其实也不是很难,双手举平,保持平衡。</p><p class="ql-block"> 孙浩博:我之前就会了,不过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掉下去。</p><p class="ql-block"> 王艺然:我发现,我的脚往后走,滚筒就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滚筒再体验,创意欢乐多</b></p><p class="ql-block"> 每天的自主游戏时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玩,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玩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可以启发兴趣爱好,还可以从玩中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性。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放手游戏,正确引导孩子在“玩中学”、“玩中发展”,让孩子们体验到游戏带来的惊喜与挑战。在经过一段时间放手游戏后,发现孩子是有无穷的力的,游戏创造性水平也一步一步的提升。刘宸硕:可以用滚筒当跷跷板,一定很好玩。还可以在滚筒上搭木板,雨彤接着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表征。</p> <p class="ql-block">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思考行动了起来。在滚筒上搭木板、木梯,搭了一座滚筒桥,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了滚筒的多种玩法,但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集中到从排列整齐的滚筒上走过去的队伍中去。大家纷纷想去尝试这座用滚筒搭起来的“桥”。</p> <p class="ql-block"><b>发现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滚筒桥”的人气为什么这么高?</p><p class="ql-block"> 宸赫说:“因为它很好玩”!</p><p class="ql-block"> 硕硕说:“因为它很刺激!”</p><p class="ql-block"> 老师问:“为什么它又好玩又刺激?”</p><p class="ql-block"> 政宏说:“因为滚筒中间有空隙。我们走上去的时候滚筒它还会滚,我们就要保持自己的平衡,要不然就会掉下去。”</p><p class="ql-block"> 梓妍说:“那咱们想个办法把滚筒固定起来,让滚筒桥更牢固。</p><p class="ql-block"> 老师说:“小朋友们太棒了,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拿起画笔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吧。”户外活动时间,我们再次来到草地上,孩子们推来滚筒搬来木板,玩起来了滚筒和木板、安吉梯的组合。随着游戏的体验,我们的挑战精神被大大地激发了,赫赫提出了把滚筒竖起来,做柱子,两边用木梯和木板连接起来,就成了高架桥,我们可以试着站在高架桥上行走。</p><p class="ql-block"> 但在体验中,梓妍和书豪发现了新的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①起点处木梯倚靠在滚筒上容易滑动,人爬梯子时会容易摔倒</p><p class="ql-block"> ②高架桥的玩法很有挑战性,但滚筒的尽头处下不来呀?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着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整改体验后,两个问题都顺利解决了,在游戏中,我们就是游戏的小主人呢!敢想、敢做的精神让我们自信了许多,同伴间合作的意识也越来越浓郁了,运动的喜悦也逐渐升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滚筒桥</b></p><p class="ql-block"> “怎样才能在滚筒上平稳地行走呢?”赫赫提议,先把滚筒卡住不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说干就干,于是孩子们搬来了木梯,将两个木梯分别卡在滚筒的两端,把滚筒卡在中间。看,孩子们成功地站在滚筒上并且能平稳行走啦!是不是很像杂技演员啊!随着游戏的不断开展,幼儿的经验不断累积。从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了解,从不敢站上滚筒到能慢慢走滚筒,从单一的玩法到现在的多样玩法。经过调整后,孩子们共同找到了滚筒合作探索的乐趣,大部分孩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不再满足一种玩法。有的小组用滚筒组成了一座长长的、凹凸不平的桥,孩子们在多个滚筒组成的桥上面走,玩得可开心了。只听陈沐歌说:“刘艾嘉,快把你的滚筒也加入到我们设计的凹凸不平的桥中来,可好玩了。”于是孩子们开始用滚筒做了长长的滚筒桥。</p> <p class="ql-block"><b>教师思考:</b></p><p class="ql-block"> 幼儿游戏后的表征分享环节,能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对幼儿自主游戏后续的开展推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分享的时候,孩子们抛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并敢于挑战,不气馁,这种探索的精神非常值得支持与鼓励。探索怎样站上滚筒的过程中,孩子们用爬、跨、踩等不同的动作站上滚筒,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木板、安吉梯、同伴的帮助,用实际行动尝试站上了滚筒。不断探究的学习品质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滚筒的执着和喜爱。原来滚筒高架桥之所以有趣刺激,是因为滚筒和滚筒之间有空隙,当我们站上去后,滚筒就会滚动起来。孩子们发现滚动起来的滚筒比固定住的滚筒要有趣得多,经过滚筒桥的锻炼,孩子们的平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于是花样滚筒大探索就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翻山越岭小勇士</b></p><p class="ql-block"> 大家快来,用滚筒当小山,我们三个小组一起来比赛,看谁能第一到达终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袋鼠跳跳乐</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又把滚筒创新出新的玩法,李昱葛说:“快,绕过滚筒墙,马上就到家啦,我们把滚筒墙摆成一条直线,我们绕着每个滚筒转一转,很快就绕处滚筒墙,就把沙包成功运回家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创意跷跷板探秘中</b></p><p class="ql-block"> 王艺然和陈沐歌选择了一块平衡板和一个滚筒,他们两个迫不及待的想坐跷跷板上,但滚筒太高了,她们怎么也坐不上去,于是在一旁的刘艾嘉想出了好办法,她抱着陈沐歌后背,想把她抱上去,由于力气太小哦啊,失败了,于是三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想把陈沐歌报上去,但还是无济于事,这时陈沐歌想出了好办法,她拿来一个轮胎,然后站在轮胎上,一下就坐在了滚筒上,两个好朋友一起上下动了起来,但因为滚筒经常来回滚动,平衡木只能稍微上下活动一点点。</p><p class="ql-block"> 陈沐歌说:“你用点力呀,这个翘翘板没动起来呢”?</p><p class="ql-block"> 王艺然说:“我明明动了呀,肯定是你没用力!</p><p class="ql-block"> 陈沐歌说:“滚筒光动,我不敢用力。”</p><p class="ql-block"> 王艺然说:“咱俩都不动试试,筒还动吗”?</p><p class="ql-block"> 刘艾嘉说:“你们用的滚筒、板子搭起来玩的跷跷板,我们感觉跷跷板翘不起来,你们可以调整一下,用其他东西,因为滚筒光滚动,不稳定。</p><p class="ql-block">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乐表征与分享。</p> <p class="ql-block"><b>教师思考:</b></p><p class="ql-block"> 《3—6岁幼儿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大班幼儿需要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而滚筒是非常锻炼平衡能力的器材,又一个感统训练的游戏活动,它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全身协调性,又能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挑战能力、意志力和合作游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探究中,孩子们不断的发现滚筒的新玩法,大胆挑战与尝试,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了创造能力,身体动作,也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勇于挑战自己是幼儿面对滚筒时的不畏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平衡,最终实现走滚筒的高难度动作。</p><p class="ql-block"> 在滚筒游戏中,幼儿经历了完整的“不会走滚筒——会走滚筒;单人挑战——多人挑战玩”的学习过程,我们看到了孩子们遇到困难不退缩,虽然出现过失败,但是孩子们没有放弃,学会了坚持,一次次的挑战,失败,再挑战,让自己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越来越厉害。</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经历了重重困难站上滚筒,与滚筒一起走,到同心同力花式秀,相信孩子们会“筒”甘共苦,会出现更多的“哇”时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滚筒深探秘,小探索大发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筒”搜寻</b></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有彩色的油漆桶、安吉筒,它们都是圆柱体的。咱们一起找一下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孩子们开始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圆柱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找到了些什么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筒”分享</b></p><p class="ql-block"> 李昱葛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桶,在她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环保小卫士——四色垃圾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筒”找茬</b></p><p class="ql-block"> 在找茬游戏中,我们经验共享,不仅知道了这些桶的外形不一样,用途不一样,作为我们的游戏资源,它们的玩法也各有特色呦!我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做了调查,了解了不同的桶有着不一样的用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筒”认识</b></p><p class="ql-block"> 那么滚筒为什么可以转动?让我们在科学活动课上找到答案吧!《认识球体和圆柱体》。</p><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相同和不同。</p><p class="ql-block"> 2.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操作技能。</p><p class="ql-block"> 3.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筒”创造</b></p><p class="ql-block"> 美工区也同样热闹,一个个纸筒在孩子们灵动的小手中变身,为它们穿上好看的衣服。</p><p class="ql-block"> 建构区里刘艾嘉、窦铭伟、李昱葛正在搭建桶桶运动场;益智区四色垃圾桶分类也成了孩子们炙手可热的新玩具。</p> <p class="ql-block"><b>课程总结:</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收获在和滚筒的互动中,笨重的滚筒在我们的游戏下轻盈地滚动起来,成了我们的游戏伙伴,充分锻练了我们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让我们从最初的不敢走——敢走、从不会走——会走——能走一段距离、从我不行——我试试,自信逐渐增强。游戏中由易到难的探索,我们与滚筒创立了亲密的游戏活动关系。我们在想参与、敢体验,能合作、会分享中,很好地诠释了自由、自主、不怕困难和乐于探索的游戏精神,且游戏中能注意安全。并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迁移,顺利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为我们点赞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给孩子提供自己玩的时间,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们是游戏的天才,在滚筒游戏中他们的玩法不断创新,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惊喜!在快乐的自主游戏中,对于滚筒的新探索还在继续,让我们一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