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资料记载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此建立了大夏国都城,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距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统万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统万城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西城为当时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017年夏季我在榆林暂住,听说榆林附近的靖边县有一个大夏国都城遗址, 7月31日,天气晴爽,我们自驾车来到了统万城遗址。也许是旅游部门对此宣传的不够也或许人们对历史遗址兴趣不足吧,眼前这片遗址公园内,这天只有我家6人在园内欣赏这片深藏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遗址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难忘的一次了解古代历史踪迹和建筑风格的有益行程。</span></p> 赫连勃勃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将,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这是统万城名字的由来。 统万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 统万城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西城为当时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 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 它是匈奴民族的第一座、也是最后一座、在世界上留存至今的唯一一座城池。 据相关史料记载,统万城城墙之所以为白色,是因为城墙的材料中有一种叫“高岭土”的矿物。1600年前建城时,很可能就是挖取当地深部地层的白色高岭土筑城,因此城墙显白色。 <p class="ql-block">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距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p> 据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惨无人道的一次城建运动,为了满族赫连勃勃“统一天下,君临万邦”的野心,为了保障城墙的极高质量,在暴君赫连勃勃的默许与史上最严包工头叱干阿利的压迫下,数不清的民工埋骨黄沙之中。 据《晋书》记载,每建一小段城墙,叱干阿利就让一个弓箭手在一定距离处对城墙放箭。“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这样苛刻的要求客观上也换来了统万城城墙的无比坚固。 北宋初年,党项羌族领袖李继迁以统万城为根据地,与北宋对抗。宋军攻破后毁城。 统万城在北宋时期大火中焚毁,只剩下部分白色的城墙残存至今,历尽沧桑却依然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