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戒律清规”

熊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公有一双大耳垂,肥肥的垂在两腮,年龄越大耳垂越凸显,就是这大耳垂老引来误会。以前村里来了下乡干部会把外公误认做村支书,外公眯着眼摆摆手说“农民”;后来住城里坐在街上晒太阳的空闲,路人搭讪的、递烟的、追问外公是不是高干退休的...... 外公迷着眼摆摆手,解释给大伙“农民”;离奇的是,有些人不相信,坐到外公身旁念叨家里的困难,希望外公向上边反应反应,能不能帮忙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外公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农民。</p><p class="ql-block"> 外公的故事就像书房里的三字经,讲来讲去,讲了一代又一代“三岁没了娘,冬天穿不上棉衣,三餐吃不上热饭,受罪咧”可能是后娘严苛,外公在日常生活中很讲规矩,并且教育子女后代守规矩。</p><p class="ql-block"> 外公家是上百年的老房子,木门木窗木门坎(槛),小时候喜欢蹬在门坎上往外跳,外公喊我们“小孩的,去别人家可不许双脚蹬门坎噢”</p><p class="ql-block"> 以前做饭要生活烧柴,肚子饿的咕噜叫,外婆的饭菜迟迟做不出来,我们围在木桌前筷子敲着碗玩闹,外公放下旱烟袋,咳嗽一声:“小孩的,不能敲碗,筷子敲碗讨吃要饭!”好不容易饭菜上来了,吃到一半筷子插碗里,闹着要去玩,烦人的外公又来了“小孩的,筷子不能插碗里,外公还想活个大岁数”。</p><p class="ql-block"> 比起对小外甥的仁慈,外公对自己的女儿们可不这么客气了。</p><p class="ql-block"> 外公有四个女儿,个个都是高中毕业,在那个艰苦岁月里,农民家庭供养出四个高学历女儿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我母亲是老大,18岁被外公送到了东北去见世面;二姨个性要强,从小当男孩来养,下地干活男子都比不上,在学堂读书打遍天下无敌手;三姨出生那几年是外公最艰苦的阶段,营养不够最瘦弱,外公最偏她;四姨虽是老来子,却是被管教最严的一个,因为她要给小外甥们做表率,她就是外公杀鸡儆猴的那只“鸡”。</p><p class="ql-block"> 外甥们躺在炕上睡懒觉,外公的苕帚先打在四姨身上,四姨一声惨叫,我们全体起立,外公转过脸笑眯眯的说“小孩的,太阳晒屁股了”。</p><p class="ql-block"> 过节的时候一盘热气腾腾的炒鸡蛋端上桌,四姨刚要提筷子,外公的烟袋杆就敲了过去,然后对我们说“小孩的,等长辈儿”</p><p class="ql-block"> 邻居家的黄杏熟了沉甸甸的压着一枝伸到外公家东房上,大人都下地的功夫我们踩着梯子上房偷杏吃,外公回来发现后罚四姨站在南房墙跟面壁思过,数了杏核带着我们去领居家送豆子,以此致歉。</p><p class="ql-block"> 外公也有讲歪理的时候,外公总把“谁说女子不如男”挂在嘴上,但凡干了男孩子的才会干的事都会受到表扬,哪怕是打架。二姨因此备感骄傲,慢慢的“受欺压”的四姨也找到了不挨打的突破口,越来越二姨化,小外甥们也朝着全能化进发。大概都为了听到外公那句“小孩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赞扬吧!</p><p class="ql-block"> 大学时在图书馆一书上偶然看到:踩门槛是旧时汉族民间禁忌。流行于东北地区。民间认为双脚踩着门坎不祥。我国北方民间传说,门坎是户主的脖子,踩门坎则户主噎脖,因而严禁踩门坎,据文献记载,此俗春秋以前即已形成。</p><p class="ql-block"> 外公的小家常里藏满了大道理,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对后代们影响很大,比如“吃亏是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做事要讲道理,不能讲蛮理”,“人长,天亦长”这些就是我们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塑型剂。</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外公经常被误认作老干部应该不止是缘与他的福相,更多的是他蕴含哲理的见地;路人愿意诉以衷肠是外公五六十年代地道农民的真诚朴实形象,给人踏实的感觉,像宽厚臂膀包容是非。</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外公已离世整整四年,他的戒律清规仍然回荡在我的耳边,不自觉间从我的嘴里冒出,成为约束儿女的标尺。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两次死亡、一次是肉体失去生命迹象,一次是被所有人遗忘,这么看来外公还活在世上!</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