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新安课堂节暨新安江第三小学共同体线上语文教研活动

微笑江南

在“双减”背景下,为理解、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更好的促进教共体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为主题的新安江第三小学课堂节活动。 继音乐专场和数学专场后,12月15日上午,我校开展了新安课堂节暨教学共同体线上语文教研活动。由语文组的两位年轻教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语文课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课堂展示</b></font></h1> 第一堂课是由王陈丽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在课堂开始时,王老师运用提问导入的方法,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习生字时王老师运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小雪花”“小猫找主人”充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麻车小学和大同一小课堂掠影</h3> 第二堂课由新安江第三小学范佳琪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第16课《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范老师从词语闯关登顶,就开始铺垫山高路陡的情境,再通过摸草鞋、学动作,感受朱德同志挑粮的样子,引出战士们的心疼,来藏他的扁担。把讲述故事内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步步引导,学生逐渐体会到战士们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也对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钦佩不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麻车小学和大同一小课堂掠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课堂点评</font></b></h1> 课后三校语文老师均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 <br> 新三小汪燕老师肯定了王老师的课堂,认为该课思路清楚,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王老师在识字教学时,能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识字。带拼音领读、去拼音读、游戏巩固、随文识字等,形式多样,扎实有效,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br><br> 大同一小王滢老师对《雪地里的小画家》进行了点评:王老师的这堂课朗读教学有亮点。王老师围绕“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进行了具体的朗读指导,通过一张下雪的动图的演示,让学生沉浸在下雪的情境中,铺垫好了朗读的情感,学生在自主想象中自然地将第一句话读好了。 麻车小学叶宇美老师对《雪地里的小画家》作出了精彩的点评:王老师的执教更是让我们听课者感受到课堂教学原来可以有如此流淌的甜美与收放自如的舒达。整堂课教学流畅自然,条理清晰,充分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开放的语文教学的设计思路,重点突出,整节课麻车小学的小朋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新三小唐远胜老师对《朱德的扁担》作出了精彩的点评:这篇课文很难上有趣,但是可以上生动,通过范佳琪老师的课堂,感受到了课堂的生动,范老师通过让学生“摸草鞋”这样的活动拉近了孩子们和课文的距离,也拉进了孩子们和那个年代的距离。 麻车小学胡晓琴老师认为范老师执教的《朱德的扁担》板块清晰,以学习活动“了解朱德同志怎样挑粮以及体会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圈画、做动作、抓关键词、朗读等多种方式感受朱德同志挑粮环境的艰苦,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朱德同志晚上辛苦忘我地工作,体会他与战士同甘共苦做好铺垫。 这一环节贴切地与课后习题衔接,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br><br> 大同一小的黄梦芹老师这样点评了《朱德的扁担》一课: 范老师语言精炼,可以看出字字句句都是经过课前精心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地了解老师的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每一次教共体活动的开展,对于老师们来说都是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三校师生之间的交流,这一次的活动虽然拉下了帷幕,但是共同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歇,期待教共体再一次携手同行!

课堂

老师

朱德

王老师

教学

麻车

学生

语文

小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