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年间,佛教始传入九华山,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禅宗、净土宗、华严宗、律宗等先后在九华山传播,其中尤以禅宗,净土宗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广泛,并产生了一批影响较<br>大的僧人和寺院。<br> 明清时期,由于金乔觉为地藏应身之说之确定,故九华山成了汉传佛教地藏文化的中心地,九华山寺院如雨后春笋!今天小编整理其中最为出名的九座代表寺院,一起看看吧。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化城寺</div>九华山化城寺又名地藏寺,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早在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已有僧人在此筑庵,唐至德初年(公元756年)建化城寺,被认为是地藏菩萨转世的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金地藏)在此传经布道。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历史悠久,同时也是地藏菩萨道场。寺庙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排布,共四进,由南到北依次为灵官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前三进为清代建筑,后一进为明朝建筑。<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肉身宝殿</div>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肉身塔,位于安徽九华山神光岭,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肉身宝殿殿宇宏观,顶覆铁瓦,四周回廊石柱环卫,重檐斗拱,画栋雕梁;殿内七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八座,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塔基、神台、殿内地面均铺以汉白玉;殿西有佛教文物陈列室,殿后有半月形瑶台,台上列铁鼎,终日香火不断,称'布金胜地",台侧奇花异草,与台下古木争荣。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祇园寺</div>九华山祇园寺,原名祗树庵,又名"祗园禅寺”,为全国重点寺院,与甘露寺、百岁宫和东岩禅林合称九华山四大禅林。祇园寺始建于明代,是九华山宫殿式与民居式组合、规模较大的寺院,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察和光明讲堂、藏经楼等10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祗园禅寺殿宇层层叠叠,迥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势磅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岁宫</div>九华山百岁宫坐落于九华山东崖之巅,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始建于明代,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全国重点寺院。数百年来,百岁宫数次重建,多次传戒;数百年来,百岁宫数次重建,多次传戒。百岁宫现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充分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建成了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察于一体的5层走马通楼,寺与周围峰、石、洞融为一体,殿宇与山体有机结合,巧夺天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甘露寺</div>九华山甘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甘露寺依山而建,庄重古朴,由三组民居式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大殿后新建藏经楼,大殿西侧建斋堂和2-5层附属用房,全寺新老建筑近万平方米,均为皖南民居风格,现存有大雄宝殿、配殿、察房、钟鼓、碑刻等文物古迹。<br><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旃檀林</div>旃檀林,又称旃檀禅林”,位于九华街西南,全国重点寺院。旃檀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砖木结构,由4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其中主殿高六丈三尺,殿内长、内宽、内高均为19米,以与菩萨二月十九日诞辰、六月十九日出家、九月十九日成道的三吉日悉心相应。旃檀禅林内梁栋、门窗、佛龛雕刻精美,藏有匾额、碑刻、法器、供器、瓷器、木器等文物。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禅堂</div>九华山上禅堂,原名景德堂,位于神光岭东南的半山腰,始建于明代。上禅堂现存寺宇系清末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民居式样,山门开在大殿东侧,别具特色;山门虽小,殿宇却宽敞明亮,佛像栩栩如生,为高手之作。大雄宝殿内供释迦、观音、地藏、十八罗汉等塑像;韦驮殿中的韦驮像雕刻精细,惟妙惟肖。上禅堂西崖有金沙泉,泉畔新建滴水观音亭;金沙泉深不盈瓯,四时不竭。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台寺</div>九华山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天台与玉屏峰之间,是在九华山地理位置顶部的寺院,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天台寺依山势而建,高处殿檐与寺后峰顶岩石相接,寺内三进殿堂通连,建有地藏殿、大雄殿、万佛楼等,形成既无天井又无院落的整体建筑,巨钟、大鼓等法器陈设齐全。天台寺历史悠久,相传千年以前金地藏曾在此居住,洁瓶僧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慧居寺</div>九华山慧居寺,原名慧庆庵,始建于清朝早期,为全国重点寺院。慧居寺由韦驮殿、弥勒殿、地藏殿、藏经楼和山门殿等组成,殿内十八罗汉坐像工艺精湛,造型生动,为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藏经楼下置九天圣母殿,为全山独有,佛道相融体现了九华山文化特色。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