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评《百鸟朝凤》或者是“嘲讽”

爱太阳的七小玉

我小时候不爱睡午觉,爷爷总是会跟我讲很多中国民间就传下来的寓言故事。我第一次接触关于凤凰的传说,应该是在小时候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这个传说大致是如下这样的: 源出,凤凰只是一只十分普通的小鸟,羽毛也很无任何夺目之处,丝毫不如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众星拱月。但是,凤凰有一个独特的优点,那就是勤劳,它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是从早到晚兢兢业业,它会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突然有一年,森林大旱。所有的鸟儿们因为觅不到食物,而饿得饥肠辘辘。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帮助大家共渡难关。在那次旱灾过后,众鸟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纷纷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故此,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当然爷爷的话语没有那么书面) 后查古书,关于“百鸟朝凤”的典故还有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前两个半月(这篇文章断过笔,因为平时事情太多,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吴天明导演拍得《百鸟朝凤》在各大城市上映,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因为“方励为求电影院排片下跪”这一新闻才开始关注这部电影的。在这个“金钱与娱乐”横流的世界,很多人都遗忘了优秀的文化和优质的文艺;从消费人群进一步的阐释是,消费就意味着要有消费者,而能抓住绝大多数的心那就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就像马云,抓住了网络的时效性、快递的便捷以及消费者“偷懒”的消费心理,三者合为一体变有了今天的“电商神话”。影视业也是如此,想到这儿,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几年诸如《泰囧》、《左耳》、《港囧》、《天使与恶棍》此类的通俗搞笑剧、青春励志电影,为什么都那么火🔥?因为,每个人对过去的人,或者现在的人设置在不同的时空都有一个期待视野的引申空间,谁都不能说出一个确切、肯定的答案。所以,无法还原和论证的时空生活,加之现实中没有的完美无瑕的男女主角,就这样幕上幕下的剧情就很抓住受众的“期待”,占得“吸粉”的先机,特别是在感性情感上更为丰盈的加码,试问台上、台下的人谁没有过青春?当下中国的大多数的80、90后,哪个不是看着《还珠格格》一边吃着老冰棍一边赶着暑期作业长大的?更何况是那些写了十几年剧本的“老司机”、拍了几十部作品的导演们,他们还不知道如何把控观众槽点和看点?编剧们捕捉到了普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幻想心态,稍稍一立足现实,就会在你看到预告片的那一刻俘获你的芳心,所谓的“卖点”和“票房”就不是大问题了,毕竟中国人口那么多。加之,冯小刚导演代言的金剑南里面有这样一句广告语“电影,观众说好,就是值。” 而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是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一部“现实剧”的作品。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那些乱七糟八的,如“京东”、“苏宁购”、“iPhone”、“天天爱消乐”等那样的商业性的植入广告,没有那些高颜值、超人气的时尚明星的出演,没有花哨跌宕的情节设定,更没有女一为男主哭天抢地的爱情故事。有的只是平实真挚的叙事手法,有的只是时代变迁与人心的转移,有的只是金钱娱乐与传统沉淀之间的较量。很明显,在这部剧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好像输了。吴天明导演用他的平平实实在认认真真拍电影,在实实在在地叩问现在大众飘飘然的心。不计票房,不计排片多少只求电影和中国文化本身,如同焦三爷所讲的话:“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中国人最爱办的“红白两事”,与游家班对立的是西洋乐队。当时游家明因身体不适无法完整的吹奏《百鸟朝凤》,于是身患重病的焦三爷因心疼爱徒而顶了上去,那一曲吹得一方面是“余音绕梁,不绝三日。”,另一方面又像凤凰涅磐前最后的振翅嘶鸣。也是从那儿起,焦三爷一病不起,游家班也开始一蹶不振。影片里有句对白是“焦三爷,从前出活儿的时候,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千感万谢的,可现在,谁他娘的还把咱唢呐匠当回事儿?”唢呐,对于焦三爷来说,是最初让你引以为傲的勋章,再到“游家班”赖以为生的行当沦为行讨工具,到最后“游家班”的散场,游天鸣的精神支柱也离开人世,那么这样的传统艺术该怎么继承下去?这几年让我坐观到底的电影只有两部,一部去《疯狂动物城》,还有一部则是《百鸟朝凤》。唯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为了等“彩蛋”,一个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尊敬。凤凰逝去,自有百鸟相送。 但影片的最后的吹给焦三爷的曲儿,连个“四台”都凑不齐,焦爷的灵魂听完游天鸣吹完的曲儿,无奈的走了。这最后的唢呐,是吹给吴天明导演的,是吹给日渐幕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更是吹给只求关注、求快餐的中国人的! 更难过的是,尽管经过“一跪”跪起了《百鸟朝凤》在文艺片中少有的“高票房”;但是这部电影买票看的人依然太少,更少的人是看进了心里的。这部电影被很多影院标为专场电影放映,还有一大批人是冲着免费电影去看的。看电影的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一个人坐公交提前半小时去的紫荆电影院,那场人很少全场大概20多个人吧(100人的场),我坐在中间第五排靠边儿。除了这部电影,让我第二深刻的便是这一次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电影开始的前两分钟,有一对父子缓缓的走了进来,一个中年男子扶着自己年迈的老父亲坐在我后面一排,看穿衣风格像沿海人,静静的坐在我后面。整个观影过程,并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坏,中途只有一个拿爆米花的女生离了场。看到后半场,很多人都和我一样都开始哽咽或者流泪,每个认真看的人,都能随着这部片子情节的推进而体味吴天明导演真切的创作表达,传承人的欲哭无泪以及传统文化的哀鸣。当今有很多传承人依然在“经济合力的怪圈”中拼死挣扎,希望我们的国人们多多看看我们自己原本有多好,奥斯卡、好莱坞、诺贝尔奖是很重分量,但那些是东方人的根吗? 在霓虹灯蔓延、碎片化式信息爆棚的世界里,偶尔在浮躁里体味下神秘,感受下先人的智慧也是很不错的效应,就像很多人追星引起了下雪天“啤酒和炸鸡”的爆仓热销一样。希望,我们优秀的文化以及优质的文化载体也能这样,借着现代化的营销模式,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 有的时候物质矛盾太复杂,而世界又偏偏太矛盾。即使眼泪总是在和眼睛告别,文化的每一滴被感动的眼泪都是中华世世代代民族结晶所赠予的关于灵魂的恩赐。总说人间的葬礼充满悲伤,但此刻的天堂是天使婚礼的教堂。希望百鸟朝凤,焦爷的离去是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开始! 尊严,从来都是自己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