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p><p class="ql-block">他的光辉却被淹没,</p><p class="ql-block">今人甚少知道他,</p><p class="ql-block">他就是清末紫砂名家赵松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师蠡阁支泉(赵松亭)款紫泥汉君壶,是一件集“诗书画印”为一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清丽绝俗的高超制陶魅力作品!</p> <p class="ql-block">赵松亭是清末最杰出的紫砂刻陶名家之一,同时又是位造诣很深的书画艺术家。 他精刻的紫砂陶艺,集“诗书画印”的金石气和书卷气为一体,在造型和艺术品位上力求完美大气,故而在审美的精神内涵中,颇受文人雅士的钟爱。精善书画,是他制壶工艺得以升华的主要原因。传世松亭的刻陶工艺,无论是文化品位的内涵性,还是刻制水平的精妙程度,无不透视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神韵。从中可以看出,松亭先生驾驭刻陶的能力如同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一样游刃有余。他制造的壶艺,极富艺术性和价值性。他和同时代著名收藏鉴赏家吴大徵先生相交深厚,过往甚密,常聚一起研讨壶艺,并共同合作过不少紫砂精品。他们合制的佳壶,往往是一些藏壶家梦中追寻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如今,能于古玩市场和收藏者手中见到赵氏制壶可谓寥寥,就是遇见,也多为仿造制品。</p><p class="ql-block">赵松亭是一位紫砂全才,他能集制坯、书画、篆刻、销售诸艺于一身。既是技艺出众的壶艺名家,又是刀法洒脱的陶刻大家;既能经营得法,又能销售有方,在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坛上无人能比。</p> <p class="ql-block">这款大师作品非常漂亮,保存十品完好,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师蠡阁、支泉款汉君壶, 款识:支泉(盖款);师蠡阁(底款)刻款:东溪生刻,为赵松亭制陶并刻的紫砂壶;</p><p class="ql-block">“支泉”、“东溪”:赵松亭号东溪,东溪一般以刻款形式出现;赵松亭曾用名支泉,支泉多用于印款。</p><p class="ql-block">是一件集“诗书画印”为一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清气绝俗的高超制陶魅力作品。说明:此壶壶身圆扁,分三截式,中部为壶腹,平滑光整;上下两部内收,形成两大坡面,立体感十足。平压式壶盖上配桥型壶钮,二流式壶嘴小巧俊秀,圆耳式壶把与壶钮、壶嘴遥相呼应,形成一条贯穿全壶的流线。壶底部铃“师蠡阁”章款,网孔,为民国时期文人订制之器,盖款支泉为赵松亭曾用名支泉,东溪生刻,为赵松亭艺名东溪(号东溪)。1.赵松亭(1853~1943年),清光绪年间宜兴紫砂名工,字支泉,宜兴人。工冶砂壶,工艺卓越。常与吴月亭等合作制壶,由松亭造壶,月亭等书刻。赵松亭曾为吴大澄制壶,壶盖铃“支泉”,篆文方印,底铃“憲斋”篆文方章,“憲斋”为吴大澄之晚号。2.师蠡阁,晚清举人,著名教育家童斐(1865-1932)订制壶款,童斐,字伯章,爱茗壶,常以“师蠡阁”订造茗壶,民国五年任北洋政府开办的江苏省立宜兴职业学校校长。</p> <p class="ql-block">由于松亭先生在制壶工艺上不陈陈守旧,且有推陈出新的开拓精神,故他的制壶工艺有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制陶艺人影响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