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先从题目着手,从文中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p> <p class="ql-block"> 灰雀如此可爱,同学们抓住关键词“每次、都、经常”体会列宁对灰雀的非常喜爱。</p> <p class="ql-block"> 随着文中灰雀的丢失,走进了文中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从第一次对话中,同学们从小男孩吞吐的语言中,读出了小男孩的紧张与灰雀丢失有关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的对话中,尤其是列宁的自言自语,老师引导同学们体会列宁用温柔的话语感化小男孩,以及小男孩的回答暗示他已经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想改正。</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对话中,老师引导孩子们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尊重和爱护,令男孩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最后,灰雀果然回到了树林中,同学们进一步读出小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同时,从列宁的“微笑”中,同学们体会到列宁知道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此感到高兴。</p> <p class="ql-block"> 列宁对灰雀说的话,既化解了男孩的尴尬,又保护了男孩的自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