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72工厂(简称军钢),是全军唯一的一家钢铁企业。1971年至1983年隶属铁道兵后勤部,1984年1月归属总后勤部军需生产管理部。</p><p class="ql-block"> 1970年下半年,一批铁道兵来到邯郸地区,在武安县磁山人民公社上洛阳村、下洛阳村,午汲人民公社午汲村等地安营扎寨,筹建铁道兵钢铁厂,开启了艰苦创业军钢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1971年,铁道兵为生产部分军队自己需要的生铁和钢材,补充军队装备维修的需要,加速铁路建设。经中央军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在邯郸地区武安县境内建设一座年产10万吨钢的钢铁联合企业。</p><p class="ql-block">⬇️1971年7月1日指挥部开工典礼大会⬇️</p> <p class="ql-block"> ⬇️军钢建设初期图片⬇️</p> <p class="ql-block"> ⬇️1972年修建厂区铁路⬇️</p> <p class="ql-block"> ⬇️军钢建设初期图片⬇️</p> <p class="ql-block"> ⬇️军钢建设初期图片⬇️</p> <p class="ql-block"> ⬇️1972年8月1日一号炉出铁⬇️</p> <p class="ql-block"> ⬇️新兴铸管大门旧照⬇️</p> <p class="ql-block"> ⬇️新兴铸管厂区环境⬇️</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新兴铸管大门⬇️</p> <p class="ql-block"> 1971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72工程指挥部在现场举行了开工典礼,工程破土动工。建设初期条件艰苦,荒山野岭、风餐露宿,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再艰苦的条件也阻挡不了军钢建设者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1972年8月1日,第一座高炉投产,是所有军钢人难忘的日子。5.6吨合格铁水,从一号高炉的出铁口中喷涌而出。</p><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1号焦炉建成投产。1973年8月,1号烧结机建成投产。1975年3月,2号高炉和2号焦炉建成投产。1977年4月,上泉选矿投产。</p><p class="ql-block"> 1979年5月,轧钢开坯投产。1983年5月,3吨电炉投产,1985年12月,水泥厂投产。</p><p class="ql-block"> 1971年至1985年,军钢是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军钢人度过了艰难起步的岁月。国家投资2.1亿元,设计规定的19个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基本形成了年产10万吨钢的钢铁联合生产能力。</p><p class="ql-block"> 军钢设有铁矿、石灰石矿、炼铁、焦化、炼钢、轧钢、水泥等14个分厂。1985年共有职工8700多人,工厂占地面积260余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生铁、钢材、冶金焦化产品、水泥等48个品种。这些产品除供军队需要外,还销往祖国各地,支援国家建设。</p> <p class="ql-block"> ⬆️ 新兴铸管现代化厂房 ⬆️</p> <p class="ql-block">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84年1月,军钢移交总后勤部军需生产管理部领导,铁道兵改成了工人。进入九十年代是企业转型的攻关节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并购和参股重组,军钢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p><p class="ql-block"> 1996年5月,军钢改制为独资有限公司,工厂更名为“新兴铸管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经过50年的发展壮大,如今的军钢蒸蒸日上,生机勃勃,军钢精神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p> <p class="ql-block"> ⬇️2672工厂在武安位置图⬇️</p> 2022.12.12